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藏乡教育纪行

2017-12-20 08:45:51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晨 储召生 高毅哲 王强


 
  劝学记
 
  从山南出发,沿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和雅鲁藏布江北岸一路向东,伴随我们的,是漂亮而嚣张的雅江和不怒自威的雪山。
 
  走进桑日县中学大门,学校操场上,放着一圈桌子,每张桌前都围站着一圈一圈的学生和家长。
 
  “你们离开父母到更远的地方读书,一要学会自立,二要学会自强……藏语是母语要学好,汉语也要学好……”一个声音从一个圈中传出。
 
  站在中间讲话的,是一个面庞黧黑的年轻人。他的身份却让我们吃了一惊:桑日县增期乡党委书记张永园。
 
  增期是桑日县最偏远的一个乡,平均海拔4500多米,离县城60多公里。“昨天在县里开了一天的会,今天一早我就到县中来,看看这些刚上初中的乡里孩子的上学情况。”面对记者,这位三十出头的乡党委书记搓着手说。
 
  一旁,增期乡两所小学的校长正与桑日中学的老师按入学名单逐个核对学生名字,“增期小学一共35人,雪巴小学一共32人,全勤!”
 
  像这样的“整班交接”,张永园每年都会参加,而这也是桑日县各乡镇一把手的“规定动作”。在桑日中学,我们就碰到了好几个乡的一把手。
 
  “现在,教育已经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心太多了,因为好政策已经深入农牧民人心。”张永园说。
 
  以前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农牧民送子女上学的意识淡薄,“放一头牛一年就能挣好几千,上学有啥用?”
 
  因此对张永园来说,每年开学他都有一项重要工作——到学校看看哪个学生没来,然后带着乡镇干部、学校老师,逐一到学生家劝学。“我们给家长算得失,讲教育改变命运的例子,讲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好政策。”
 
  这几年,增期乡接连走出了5名大学生。“只要谁家里出了大学生,全家就能脱贫,这些群众都看在眼里,也是我们劝学时讲得最多的故事。”张永园说,现在群众逐渐意识到教育改变命运的道理,主动送子女上学的热情也高了,“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再走劝学路了”。
 
  西藏是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现在,告别“劝学路”的张永园,工作重心转向了扶贫,但他仍把教育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教育扶贫虽然见效慢,但却是最长久、最稳固的脱贫政策,不会返贫”。
 
  张永园告诉我们,自己有两个愿望:一是给乡里的两所小学各配一辆皮卡,让孩子们能吃上新鲜蔬菜,长好身体、走出大山;二是依托乡里的帕姆温泉,大力开发旅游业,带领剩下的224户深度贫困户尽快脱贫。
 
  “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也是我们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张永园说。
 
  在桑日中学,很多学生都珍藏着一条白色的哈达,那是他们离家到县城上学时父母亲朋的美好祝福。他们身上,还有家庭和家乡对未来满满的期望。
 
  虫草记
 
  雪域高原上,有一种特殊的“神草”——虫草。
 
  每年初夏,许多牧民家庭在高原上扎营,挖寻虫草。
 
  因虫草的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又只生长在高山牧场、雪线一带,无法人工培植,故价格一路攀升,一斤动辄好几万元,虫草收入成为许多农牧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正因此,每年西藏许多学校要为此放一个月左右的“虫草假”。
 
  “今年虫草季,我们县所有学校取消了虫草假。”加查县教体局副局长唐晓萍告诉我们。
 
  加查是著名的“虫草之乡”,也是西藏三大虫草产地之一。
 
  山南市教体局副局长贡布告诉我们,以前一到虫草季节,加查的中小学都要停课一个月,学生们跟着父母上山挖虫草,拿着小铲刀匍匐于草丛和石堆中……
 
  “就算不放假,学生也很难按时到校上课。”当地一位老师说,小小虫草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质量,“每年3月一开学,学生就扳着指头算挖虫草的日子;四五月份放假去挖虫草了,六七月份学生兜里有了钱,又琢磨着怎么花,根本无心学习”。
 
  另一方面,虫草深埋在地下,需要将它连根挖起,再将挖出的土回填。对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这对草原生态也是极大的威胁。
 
  但虫草又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很重要。唐晓萍告诉我们,每年虫草的收入,要占加查农牧民家庭收入的一半,因此虫草假放还是不放,一直是当地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
 
  今年为何取消了虫草假?答案是:现在加查的产业结构变了,农牧民富了,挖虫草的人少了。
 
  2015年10月,投资96亿元的西藏首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不仅缓解了西藏的缺电问题,更实实在在改变了加查的经济。
 
  数据为证:电站开工前的2007年,加查县的税收只有260余万元,而2016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8200多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全县教育支出就完成了8285万元。
 
  随着加查水电站、嘎堆水电站建设提速,藏木水电站、博盛矿业等大型工业企业顺利运营,再加上旅游业快速发展,以优质青稞、核桃、蓝莓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加快规模化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就业,加查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
 
  乘着水电站建设的东风,当地的农牧民围绕运输、物流、种植等当地新兴产业,逐渐脱贫致富。“现在,上山挖虫草的人越来越少,学校也就不用再放虫草假了。”唐晓萍说。
 
  走进距县城12公里的加查镇小学,全校276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三包”政策。校园里教学楼、综合楼及相关附属设施交相辉映,涓涓流水穿过校园,带来不竭的活力。
 
  加查镇小学副校长格列介绍:“尽管我们是一所乡镇小学,但经过政府大力投入改扩建,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已全部达标。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始向更深层次的内涵发展迈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盐悟道’校园文化品牌。”
 
  在校园,记者拦下正在和同学奔跑玩闹的五年级学生小格桑曲珍。
 
  “今年上山挖虫草了吗?”
 
  “虫草?今年不挖啦。”
 
  人已跑远,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奉献记
 
  雪域高原,处处有世间最美的风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景,是在这里默默奉献的广大教师。
 
  在浪卡子县采访时,一个不高的身影从我们身旁闪过。“这就是云丹老师,原来普玛江塘乡完小的校长。”浪卡子县教体局局长其米多吉拦下他,向我们介绍。
 
  云丹,终于见到云丹。5年前,我们就想采访他。
 
  他的事迹我们早已熟悉:为了100多个孩子,云丹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境界,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小学坚守了近10年,2009年被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评选为“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不要小看这区区的10年。普玛江塘的海拔比珠峰大本营还要高近200米,恶劣的高原环境,时时刻刻考验着人的强度和韧度。当地政府规定,为保护教师的健康,凡在普玛江塘乡完小工作满3年者,可根据其要求调至低海拔地区任何一所学校工作。
 
  云丹是主动要求到普玛江塘乡完小工作的。组织屡次下令,必须调离普玛江塘,他却多次婉拒。直到2013年初,才被组织“强制”调到县城工作。
 
  云丹,藏语意为“知识”。
 
  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在喜马拉雅的深处传播知识,播洒爱的阳光,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最高的校园。他说,“我喜欢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在一起,我享受到了自己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与云丹相遇,前后只有短短几分钟。但透过他发红的眼睛、发紫的嘴唇,不难看出长期高原工作留给他的印记。
 
  这样的印记,在许许多多西藏的教师身上我们都曾看到,比如,西藏自治区首批特级教师、林芝市第一中学校长靳兵建。
 
  1988年,刚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靳兵建,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藏林芝地区从教。近30年,他见证了林芝一中在尼洋河滩上建起,见证了学校从4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2400多人。
 
  针对西藏学生理科基础差,他激发学生学习理科兴趣,力主举办学生科技节;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他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现代的街舞跳进了校园,每周都有半天的学生社团日;为了发展学生个性,他邀请学生自导自编自演一场文艺晚会……
 
  “西藏虽然海拔高、条件差,但这里是我们的国土,这里的人都是祖国的坐标,在这里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价值,理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内涵。”靳兵建摸着自己斑白的头发说。
 
  那一刻,他的眼神仿佛30年前的同学少年。
 
  也是在林芝,年纪只有靳兵建一半的广东援藏教师郭京城,同样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尊敬。
 
  来自深圳的他,是巴宜区中学历史上第二位专业的体育教师。郭京城很快学会藏语,与当地学生打成一片,教这些喜欢跑跑跳跳的藏族孩子运动技巧,让全校体育中考的平均分数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这是我们在采访中,最常听西藏教师说到的。
 
  从海拔3000多米到5373米,从农牧区到城镇,从大学到中小学,从“老西藏”到90后援藏教师,在西藏,我们陆续采访了近百位教师,一直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他们的身上为什么会有一种精神,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浪卡子县,浪卡子镇小学。教学楼一层大厅挂着一幅照片,画面是一片小树林,照片说明只有两个字:松树。
 
  不到30岁的校长罗布次仁告诉我们,树是高原高寒地带最稀罕的东西。距县城5公里处的一座小山坡上,生长着一片松树,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这实属奇迹。
 
  “无论狂风暴雪,水流石埋,它们一直坚强生长在恶劣环境下,那么直、那么坚强。它们的精神正如我们的老师,甘于平凡,不屈不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地扎根在祖国边境高原高寒地带。”罗布次仁说,“所以我们拍下照片,挂在学校,激励老师们。”
 
  再难,树,也能长出来;再难,教育奇迹,也能一步步干出来。
 
  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在这亘古荒原深处,西藏广大教育工作者,如这片松树般,始终坚守着精神的高地: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辛,扎根雪域高原,全心全意奉献,因信仰而忠诚,因责任而担当,甘愿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付出一切。这,是西藏教育真正的“根”。
 
  天蓝水清,这里是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