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旧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之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根本谈不上对西藏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也谈不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不断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美丽西藏建设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如今的西藏,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数据显示,西藏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总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等生态功能较强的地类增加到108.11万平方公里。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安全水平,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绘就生态文明绿色画卷 初春,拉萨河南岸,雄伟的布达拉宫正南面,一座绿意萌发的高山与其隔水相望。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湖泊前拍摄布达拉宫倒影,赏拉萨全景——这里,就是著名的拉萨南山公园。 “别看现在有这么多树,几年前我刚到这里工作的时候,还是光秃秃的。”南山公园的工作人员扎西曲培说。 早上9点,市民李先生已经爬完山来到公园门口。他告诉记者:“到南山公园登山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刚来拉萨工作时,每到3月,拉萨一到下午就会刮沙尘。这些年,我亲眼见证了这里从‘飞沙上山’到‘绿树上山’的变化。我们市民都是切实的受益者。” 3月的雅鲁藏布江北岸,草木新发。刚吃过早饭,山南市乃东区索珠乡支岗村村民米玛次仁就开始了巡山工作。作为专职护林员,一天中他不仅要排查火灾隐患、捡拾垃圾、观察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还要防止出现乱挖野生药材、砍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这几年村民观念转变了,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乡里目前有护林员161人。”米玛次仁说,过去砍树烧柴的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燃气灶和电炉,“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这只是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藏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出台了首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法规《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同时,各市(地)因地制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林芝市开展雅鲁藏布江、尼洋河等重要江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及水土流失防治,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昌都市绘制林长制责任区图,制作林草巡护和管护人员工作台账;阿里地区建立了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还将河湖长制体系延伸到村民小组、自然村……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每到夏日,行驶在藏北羌塘草原上,绿色一望无垠,一群群藏野驴、藏羚羊、藏原羚悠闲地踱步、吃草。零星出现的野牦牛也不害怕公路上出现的“不速之客”,走走停停。 “长期以来,野生动物与人在羌塘草原上和谐共处。”那曲市双湖县多玛乡党委书记普布次仁说。 民主改革65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大力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尤其是《西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补偿办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健全了动物肇事损失补偿机制。 雪豹偷食羊只、棕熊闯入牧民家搞破坏……在西藏牧区,此类事情层出不穷。“遇到这种情况,牧民会用各种办法,将肇事的野生动物‘礼送’出村,牧民的损失由政府予以补偿。”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布管理站野保员次仁旦增说。 数据显示,西藏已兑付动物肇事损失补偿资金7亿多元,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双目标。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显示,西藏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72种,其中雪豹、野牦牛、藏羚羊、黑颈鹤、滇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52种,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居全国之首。根据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藏羚羊种群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7万余只增长到30余万只,野牦牛种群数量由20世纪不足1万头增长到2万余头,黑颈鹤数量由20世纪不足3000只增长到1万余只。曾被国际社会认为已绝种的西藏马鹿“失而复得”,由发现时的200余头增长到800余头。另外,发现白颊猕猴等野生动物新物种5种、中国新记录物种5种。 不断探索生态富民路径 尽享绿色发展生态红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各地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在拉萨市尼木县尼木乡,一颗颗车厘子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 “这里的生态禀赋好、光照时间长,车厘子生长所需的光合作用充分。而且,我们主要施有机质含量高的羊粪肥,种出来的水果口感好,价格也卖得更高。”园区车厘子基地的负责人德吉告诉记者。 2018年10月,当地政府联合北京援藏工作队引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种植车厘子、西红柿、青椒等果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如今,园区的车厘子树有6000多株,种植面积达到104亩。车厘子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20余户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48岁的尼木乡聂玉村村民冲多拉姆,在园区务工3年多,已经基本掌握车厘子种植技术,能够熟练地授粉、施肥、剪枝。“在这里,不仅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更学到了技术。”冲多拉姆说。 林芝市嘎拉村坐落在美丽的尼洋河畔,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村里房前屋后和农田边的桃林总面积超过500亩,其中野桃林270余亩,已有上百年历史。 过去,嘎拉村村民守着“桃花源”却不知该如何致富。2002年,嘎拉村开始举办桃花文化节,近几年已成为林芝市桃花旅游文化节的主会场。前几年,村民集资50多万元,将开满桃花的山坡建设成了桃花源景区。嘎拉村还依托景区发展起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等配套产业。2023年桃花节期间,嘎拉村旅游收入达到400多万元,约占集体收入的一半。 借着生态旅游的“东风”,嘎拉村开发出桃花胸针、书签、雨伞等文创产品。一些村民还将自家房子改建成民宿。“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桃花源’,我们要保护好,让‘生态饭’越吃越香。”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说。 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积极构建生态保护治理大格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中华水塔”日益丰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