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积极组织全国兄弟省市支援西藏建设,西藏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2019年,西藏实现现行标准下62.8万贫困人口脱贫,19个贫困县(区)达到摘帽标准,贫困发生率降为零,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2020年,西藏全年经济增长7.8%,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区人均预期寿命由民主改革之初的35.5岁增加到71.1岁。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以川藏铁路和三大民生项目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中培育的产业对群众增收作用开始凸显,旅游产业持续高位增长,电力外送翻了近一番;屯兵与安民并举、固边与兴边并重的边境建设工作思路深入人心,边境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持续保持良好。
回顾西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对于“老西藏精神”在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是革命先辈们在雪域高原不断挑战生命极限,用青春热血与革命激情创造的,它发展于西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完善于改革开放时期,升华于跨越式发展时期。“老西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崇高理想与坚定信仰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从西藏实际出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老西藏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环境中诞生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续弘扬“老西藏精神”,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更大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恩嘉,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杨公卫,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