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联三进一交友”赋能西藏高校思政育人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2025-07-15 09:54:01来源:西藏日报作者:陶昱辰 杨乐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西藏高校勇担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责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中总结、于实践中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三联三进一交友”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以爱党爱国思想政治教育为宗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培养了一大批爱藏、留藏、建藏、兴藏的“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铸就了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辉煌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进入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崛起,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也给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不仅冲击着学生的价值判断,也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导致部分学生沉迷浅层浏览,产生认知错乱、情感疏离、责任缺失的困境,甚至面临学业下滑、生活紊乱、心理失衡、就业迷茫等方面的困境。

  西藏高校立足国际国内形势,结合青年学生实际,逐步摸索探究,从扩大育人主体、丰富育人载体、拓展育人形式等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区情、校情以及学情的“三联三进一交友”(自治区领导联系学校、党员干部联系学生、老师联系家长,校领导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行政干部与学生交朋友)活动制度。

  在“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中,通过以“联”强化主导,推动了育人主体的多元化,有效解决了育人主体与对象的匹配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通过践行一线规则,与高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以及家长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的实际诉求和切实困难能够更直接、更迅速地传递到管理层和决策层,家长对学生的关切和学生对未来的发展能够得到有效回应,全员育人力度有序推进,家校共育合力不断深化,多元共治局面逐步形成。这使得学生的诉求和困难能够更直接、更迅速地传递到决策层,得到有效回应。活动以“进”明晰路径,增强了“精准育人”的针对性。学生在哪里,育人力量就要出现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就是要将育人力量下沉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一线,实现了因材施教和育人“靶向治疗”。2024年10月,西藏民族大学学生“一站式”服务社区投入使用后,学校领导进入学生社区开展“校长有约”活动。截至2025年1月,共解决167个学生问题,涉及宿舍设施维修、食堂餐饮改善、课程安排优化、奖学金申请指导等。问题的解决,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便利性,也增强了学生满意度与归属感,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活动以“交”为目标,扩大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高校干部教师通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交友理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岗位推荐。精准帮扶让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升,在离校前就吃下“定心丸”,增强了立足社会、建设西藏的信心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干部教师的真诚关怀,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组织温暖与国家关怀,将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切实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地生根。

  自“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开展以来,激发了全区高校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西藏大学建章立制推进“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校党委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确保联系服务学生“身到”“行到”“心到”,将活动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这种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了活动不流于形式,使学生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实质性解决,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西藏民族大学将“三联三进一交友”进班级活动与“一二三”班级常态管理、“二三四”应急处突机制结合,把安全稳定任务分解到班级、宿舍,责任落实到党员干部,构建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全链条的精细化帮扶网络。通过舆情搜集反馈渠道和应急处突机制,发挥党员干部联动作用,消除安全隐患,化解矛盾,保障校园和谐稳定。这种深度结合,将安全稳定的“大环境”落实为每个学生“小空间”的安心感。畅通的反馈渠道让学生意见有处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办了有反馈。成熟的应急机制则保障了学生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营造了学生安心学习、舒心生活的校园氛围。多年实践探索中,全区七所高校深入开展“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建立健全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全链条工作制度。这一实践不仅彰显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亮点,也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育人模式。

  “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中,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人与人面对面,心与心相对应,“联”了出温暖、走“进”了心坎、“交”到了真情,在西藏高校中形成了团结、奋进、温暖、和谐的育人氛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高校将持续深化“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将“联”的温暖化作关怀、“进”的深入落到实处、“交”的真情融入日常,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持久动力。通过解决急难愁盼传递温暖,依托精准指导护航发展,借助思想引领铸魂育人,培育出更多政治过硬、心怀家国、本领高强的“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让青年学子在雪域高原绽放绚丽之花,为西藏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