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十年演进与制度创新

2025-07-14 09:55:02来源:西藏日报作者:郭珞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作为新时代援藏工作的创举,深刻重塑了雪域高原的医疗卫生格局。值此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实施十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其历史沿革、剖析主要特征、总结工作成效与基本经验,并前瞻性地探讨其创新发展路径,不仅对深化对口援藏历程研究具有价值,更将为开创新时代卫生健康援藏工作新局面提供实践镜鉴与方向指引。

  一、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发展阶段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十年实践,清晰勾勒出一条由顶层擘画到全面深化、由重点突破到整体跃升的演进轨迹。

  谋篇布局,夯基垒台(2015年8月-2017年3月)。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卫生援藏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当月,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选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确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与对口支援省份统筹协调,成批次、组团式选派医疗骨干,重点支持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等7地市人民医院(简称“1+7”)的学科与人才建设,旨在整体提升其医疗服务与管理水平。此阶段核心在于建机制、明路径:确立了长期建设思路与精准援藏理念,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创新构建了人才帮带、“以院包科”、首席专家等核心机制,为后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攻坚克难,等级跃升(2017年3月-2021年7月)。以2017年3月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的通知》为标志,工作进入攻坚克难期。重心聚焦等级医院创建,持续深化“以院包科”“师傅带徒弟”“专家带骨干”等机制。在援藏团队与本地医务人员的勠力同心下,“1+7”医院(除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外)均于2020年前成功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西藏地市级医院等级的历史性突破,区域医疗中心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级得到质的飞跃。

  提质增效,纵深拓展(2021年7月至今)。2021年7月8日,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工作迈入内涵提升与覆盖扩展新阶段。援藏范围战略性拓展至“1+7+13”,新增拉孜、亚东、隆子、洛扎、察隅、波密、江达、芒康、洛隆、索县、班戈、改则、普兰等13个县人民医院,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同时,文件锚定“十四五”期间“五个提质增效”目标(综合实力、诊疗服务、辐射带动、人才队伍、居民健康),标志着援藏工作重心从硬件设施、等级创建转向内涵质量、服务效能与健康产出的全面提升。

  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主要特征及成效

  “组团式”援藏以鲜明的制度特征,驱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由短期分散转向长期集中。突破既往分散、短效的卫生援藏支援模式,在保持原有对口关系基础上,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顶层设计与管理协调,统筹确定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的对口关系,形成“以省包市”、“以市包县”、“以院包科”的系统化、长期化工作机制。成效彰显于“1+7+13”医院的格局性变化。一是资源扩容。“1+7”医院2022年门诊量较2014年翻番,床位数增长33%,卫生技术人员数激增75.2%;13家县医院年诊疗量增速约20%,卫技人员数增长28.2%。二是学科健全。2015-2017年“1+7”就新建科室131个,现稳定于391个。重点学科建设年均91个,“以院包科”年均帮扶125个科室。三是中心崛起。截至目前,“1+7”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等各级“五个中心”36个。自治区人民医院肩负创建高原病国家医学中心使命。

  由单兵作战转向组团作战: 以结构化团队替代零星支援,支援医院成批次派遣涵盖管理、临床、护理、医技等多专业人才,通过分工协作、协同配合,持续、系统地支持受援医院学科与人才建设。组团模式极大提升了受援医院的服务能力与运行效率。一是手术飞跃。“1+7”三四级手术年均14091台,2020年单年手术量为援藏前三年总量3.2倍。援藏专家年均会诊3770人次。二是技术突破。年均推广新技术455项,填补自治区/地市空白273项,部分达国内先进。三是效率领先。“1+7”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8天,病床使用率74.3%。四是远程赋能。建立覆盖支受援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远程会诊量年均3673次,近三年呈现激增态势,有效突破地域限制。

  由输血为主转向造血为主。针对西藏卫生人才短缺的核心瓶颈,“组团式”援藏在继承智力支援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工作重心置于培育受援医院内生能力。其核心在于构建“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立体化传帮带机制,并辅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着力为西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的根本性转变。援藏专家年均开展学术交流380多场,组织本地医务人员学习年均5100多人次,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目标统一与阶段递进。“大病不出自治区”是“组团式”援藏自政策设计之初就确立的清晰、统一目标,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细化和量化,形成了可操作、可评价的目标体系。不同发展阶段任务重点明确且层层递进:初期阶段聚焦“两降一升三不出”,中期阶段聚力等级医院创建攻坚,当前锚定“五个中心”建设与“五个提质增效”。不懈努力结出硕果:可诊治“大病”病种超500种,较2017年实现翻番,“大病不出自治区”的目标正在加速实现。

  组织部门牵头统筹运行机制。区别于以往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对口省份推动的援藏模式,创新性地形成了由中央组织部强力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抓、多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依托7省市“省对市”“市包县”严密网络。高位推动强化协调力度与执行效能,提供超强组织保障,赋予受援医院用人、干部任免、职称聘任自主权,增编扩容,财政持续加力。

  一组组跃升的数据,一项项突破的指标,彰显“组团式”援藏的非凡成就,为守护西藏各族群众健康、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固铸就了历史丰碑。

  三、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基本经验

  十年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未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卫生健康援藏行稳致远的政治基石。必须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作为根本遵循,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西藏工作大局,方能充分释放制度伟力。

  协同联动是强大支撑。这项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中央与地方、支援方与受援方、政府各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的全面协调和深度协同。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中央组织部的统筹协调下,中央部委、支援省市与西藏自治区之间建立了高效协同机制,整合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资源,汇聚形成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整体合力。

  内生动力是核心关键。国家和内地的支援是改变西藏医疗落后面貌的外力。要实现西藏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激发其内生动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必须清醒认识到,西藏整体医疗水平、部分居民健康指标和公共卫生指标仍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必须充分调动支援方和受援方两个积极性,尤其要注重发挥内力在长远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长效机制是坚实保障。十年探索形成的实践成果和宝贵制度财富,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合理、可实现、可持续,如五年规划引领、“以院包科”精准帮扶、“师带徒”人才培养、“压茬交接”平稳过渡等,是工作可持续的制度根基。未来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完善,并推动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开创卫生健康援藏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

  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创新发展

  站在新起点,以创新为引擎,从制度设计、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三向发力,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从“国家工程”转化为“西藏内生动力”,最终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医疗高地。

  组织管理创新。深化“双核驱动”,强化“院长+学科首席”双负责制,顶尖专家深度参与科室战略与人才梯队建设,实现管理革新与学科突破双轮并进。推广“小组团”精准援县,聚焦1-2个关键领域,实现能力快速提升。推动支援同区域医院联盟,在技术攻关、远程协作、资源共享上形成合力。

  技术应用创新。升级5G+远程医疗,落地AI辅助诊疗,探索AI慢病智能管理系统,提升基层诊断效率与准确性。加速智慧医院建设,推广电子病历高阶应用。建设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

  高原医学研究与转化创新。整合援藏与本地科研力量,依托高原病国家医学中心等平台,攻关高原特色疾病。建强高原医学数据基石,支撑科研与转化。研发推广高原适宜技术,鼓励研发改良高原适用诊疗设备、特殊剂型药物,建立评估推广机制。

  人才培养与激励创新。改革高原特色薪酬制度,在岗位、薪酬、职称、荣誉上优化本地骨干成长生态。在周期选派基础上,引入“候鸟型”“项目制”柔性引才。深化订单式培养与本地育才,与内地名校合作定向培养急需人才,提升本地医教能力与规模。

  健康服务与公卫创新。拓展“组团式”至公卫领域,试点选派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健康管理专家团队,深化高原“医防融合”。创新高原健康促进,精准提升西藏群众健康素养。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十年成就斐然,然征程未竟,仍需接续奋斗。面向未来,创新是破题之钥、前行之帆。唯有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管理、技术、学科、人才、服务等维度锐意创新,提升体系效能与可持续力,融合优势资源与高原特色,激发内生动力,方能全方位筑牢西藏健康屏障,加速实现“大病不出自治区”目标,让守护生命与健康的奇迹在高原上续写辉煌。

  【本文系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民族大学)2025招标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卫生援藏的经验传承与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XT-ZB2025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