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丁青县 所属分类:区划地名 > 昌都市

丁青县 昌都地区辖县。位于昌都地区西部,东邻类乌齐县,南接洛隆县、边坝县,西至那曲地区的巴青县、索县,北达青海省玉树地区的杂多县。丁青,系藏语“大台地”之意。原称琼波。唐朝属吐蕃。元代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代属蒙古王统治,后属霍尔三十九族。清顺治四年(1647),由清政府管辖。1912年,三十九族部分地区归属西康省管辖。1916年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0年,西藏地方政府将三十九族地区划为丁青、色扎、尺牍、巴青等10个宗。1959年将丁青、色扎、尺牍三宗合并为丁青县。县域东西长152千米,南北长146千米,总面积11365万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丁青镇。辖2镇、11乡。总人口约6万,藏族占总人口的99.6%。

  自然地理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属藏东峡谷地貌。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平均海拔4000米。主要山脉有横断山脉、他念他翁山脉等,均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境内布加岗日峰海拔6328米,为全县最高点。县境内河流密布,总河长1598千米,年径流量47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色曲、等曲、沙曲、卸曲、嘎曲、汝曲、骑曲、当曲等,其中色曲、卸曲、嘎曲、汝曲、骑曲、当曲等为怒江支流,等曲、沙曲是澜沧江支流。主要湖泊有布托湖,布托湖是布托错青和布托错穷两个不同面积的高山湖泊的通称,是澜沧江支流色曲河上游两个并列的高山湖泊,海拔分别为4660米、4590米。属藏东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3.1℃,年均日照2457小时,年均降水639毫米,集中在6~9月,多为夜雨。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大风、洪水、冰雹、滑坡、雪灾、泥石流等,每年均发生干旱、雪灾、冰雹。矿产主要有煤、金、银、铂、铁、钛、铜、铅、锌、镁、铬、锑、石膏、砂金、菱镁矿、大理岩、象牙玉、黑绿玉、草绿玉等52种,其中矿产地有30余处。镁年产量为500~1000吨。自家浦煤矿是西藏境内储量最大的煤矿,年开采3万~5万吨。东西岩体铬铁矿年开采1000~4000吨。野生动物主要有雕、鹰、鹫、獐、熊、豹、狼、山羊、黄羊、马鹿、水獭、旱獭、狐狸、猞猁、野驴、黄鸭、水鸭、蓝马鸡、白马鸡、贝母鸡、野牦牛等100余种。药用植物主要有虫草、知母、贝母、大黄、红景天、三颗针、党参等。丁青县是虫草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地区,年产量最高可达7000多千克。

  经济 丁青县属半农半牧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58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2710万元,第二产业1803万元,第三产业5070万元,工业总产值115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63万元,其中农业11207万元,林业53万元,牧业5203万元。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半山地带,共有耕地8262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859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6881公顷,油料433公顷。粮食总产量2.44万吨,油菜籽300吨。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元根等。年末牲畜存栏26.45万头(只),肉类总产量3410.65吨,奶类产量4657.50吨,羊毛产量43.60吨。有草原100万公顷,天然草场70公顷,有天然草种200余种,主要饲养马、驴、骡、犏牛、黄牛、牦牛等。全县森林面积35.91万亩,出产各类中药材,主要有虫草。2000年8月丁青县举办了虫草艺术活动。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主要产品有陶器、毛毯、氆氇、藏装、藏靴、马具、农具、酥油桶、藏刀、银器等,工业总产值97万元。现代工业以电力为主,有两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700千瓦,其中丁青水电站由海南省投资2450万元援建,1995年正式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200千瓦,年均发电量631万度。黑昌公路横贯全境,317国道连通全县7个乡(镇),全县已有10个乡镇通公路,通车里程320千米。有邮电局1个,开办电报、传真、汇兑、长途电话等业务。

  文教体卫 全县建有电视转播站22座。丁青县民间绘画驰名昌都。20世纪50年代初,创办了第一所小学。全县有中小学校18所,在校生703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8%,巩固率90%。体育设施有400米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和棋类室等。有县级医院1所,拥有病床51张。建有13个乡(镇)卫生所和15个农村合作医疗机构。

  民俗旅游 境内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是探险攀登的理想场所。布托湖中鱼类资源丰富,有天鹅、野鸭等飞禽栖息。丁青县城到布托湖途中,还有多处温泉。境内有孜珠寺、金卡寺等59座寺院,其中金卡寺位于觉恩乡绒通村达曲河畔,是当地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孜珠寺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苯教较大的寺庙,甘孜、阿坝、玉树、那曲等地信仰苯教的群众多来此朝佛,寺内有大明宣德年间造的钹。自然景观有布托错、布托错穷、日机雪山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