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 原昌都地区,现为地级市。位于自治区的东部,地处三江流域的横断山脉,东邻金沙江,与四川省德格、白玉、巴塘隔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接壤;西与林芝、那曲地区相毗连;北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交界。因地处西藏东部,历史上又有“藏东”之称。是西藏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西藏通向内地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总面积10.86万平方千米,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地区行署驻昌都镇。总人口约58.21万,有藏、汉、回、壮、纳西、珞巴、门巴、白族等21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8.26%。
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昌都地区和昌都县,设立地级昌都市和卡若区,以原昌都地区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的行政区域。
简史 昌都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昌都卡若遗址和小恩达遗址,表明早在5000年以前,该地区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已形成初级村落。昌都地区古称“康”或“喀木”。吐蕃时期,昌都地区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部落所在地,昌都地区仍保留吐蕃东女国和苏毗部落的文化遗迹。13世纪,元朝管理西藏后,在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设置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西藏佛教格鲁派兴起,在昌都地区形成若干呼图克图——大活佛转世系统。明朝政府在此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长和各大头人与寺庙的大喇嘛管理。明末,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灭白利土司后,昌都地区受固始汗统治。清朝时期,昌都地区称“察木多”,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共同管理,并设立了粮站,委派粮台、游击等文武官员驻守昌都,从四川、云南派有制兵130名驻扎昌都,传递谕旨奏折,保护昌都寺大活佛和粮台。清末赵尔丰在昌都地区的一些地方实行改土归流,昌都地区改称川边。1912年以后,属西康省。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其改称为朵麦地区,设立“朵麦基巧”,划昌都地区为25个宗。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昌都,1951年1月1日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辖13个宗,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辖10个宗,波密地区第二办事处辖3个宗及盐井、察隅宗。1955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昌都地区划归其管辖。1960年初设昌都地区行署,地区行署驻昌都镇。
自然地理 昌都地处横断山区,境内自西向东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与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达玛拉山一芒康山平行骈走。属峡谷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5460米,最低海拔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大气含氧量平均83%。主要山峰有念青唐古拉山、生钦朗扎山、察瓦荣山、波仍山、朗卡则山、巴结山、孜珠山、德青颇章山、果布白宗山、丹达山等,其中念青唐古拉山最高海拔6956米。昌都地区河流众多,境内河流总长1900千米,总流域面积1082万平方千米。澜沧江在境内长509千米,流域面积38300平方千米。怒江在境内长975千米,流域面积48326平方千米。全地区湖泊总面积120.2平方千米,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0个,其中最大湖泊是然乌错,面积22平方千米,其次为莽错湖。冰川和积雪面积2071.8平方千米,均为海洋性冰川。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7.6℃,年均日照时数2100~2700小时,无霜期80~127天,年均降水量400~600毫米,集中于5~9月。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雪灾、冰雹、山洪、地震、病虫等。昌都因特殊的地理构造形成了丰富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铬、钼、铀、钴、砷、煤、水晶石、冰州石、宝玉石、石灰石等70余种,以有色金属为主。位于江达县的玉龙铜矿已初步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650万吨,储量大,品位高,且伴有相当数量的金、银、钼、铁等金属,是西藏自治区的特大型铜矿之一。马查拉煤矿已探明储量170万吨,左贡油扎盐矿储量达4亿多吨,俄洛桥砷矿储量达28万吨,芒康老然金矿储量也相当丰富。森林面积约132.5万公顷,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樟、西藏红杉、高山松、桦木等20余种,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上段与怒江中上游地带。木材蓄积量约1.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2%。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二级保护动物54种,常见动物400余种。境内有自治区级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区2个。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853平方千米,保护区内除600多只金丝猴外,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9种,其他常见的动物100多种;类乌齐长毛岭马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为637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近30种,野生的马鹿约有1000余头。野生动物药材主要有麝香、鹿茸、牛黄、雪蛙等。野生植物1200余种。药用植物主要有冬虫夏草、知母、贝母、大黄、胡黄连、红景天、当归、党参、三七等750余种。著名土特产品主要有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鳊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经济 全地区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工业为辅。①农牧业。1951年前,昌都地区无农、牧、林、渔专业技术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1959年后,健全了各级专业机构,现有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2个、配种站9个、畜牧兽医总站1个、动物检疫站1个,县兽医防疫站11个、县动物检疫站3个和乡(镇)村兽防站90个。全地区有7个县成立了林业局,4个县建立了林管站。此外,还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各类农牧专业研究所、实验场、实验基地和种畜、种子改良站121个。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64万千瓦。共建成大小渠道3940条,总长6100千米,千亩以上灌溉工程28处,水库和塘坝560座,总库容量6420万立方米,提灌站16座,装机620千瓦。到1997年底,全地区共建成电站70余座,总装机容量26000千瓦。有35千伏高压线路94千米,10千伏高压线路700千米。②工业。20世纪50年代前,昌都地区的工业几乎是空白。20世纪末,初步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工业。建有电力、煤炭、纺织、水泥等10多个行业。主要企业有水泥厂、肉联厂、马查拉煤矿、玉龙铜矿、金河电厂等。1997年,年发电量为5774.78万千瓦时,水泥产量为2.48万吨,煤炭产量为1.1万吨。乡镇企业、民族手工业、多种经营总产值达22802.78万元,个体工商户达3881户,从业人员4648人,注册资金3477.84万元。至1999年,全区有乡镇企业233家,其中农业企业25家,工业企业93家,建筑建材企业17家,交通运输企业33家,餐饮业21家,商品流通30家,民族手工业14家。多种经营收入19607.14万元。民族手工业收入2020.8万元。乡镇企业年产值7044万元,乡镇企业收入6077.34万元,从业人员3497人,年利润1781.45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2797元。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4197.59万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31.17%。③交通。昌都地区自古为康、藏、川、青、滇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物资商品交换均依靠人背畜驮及索道。1952年11月川藏公路北线修到昌都,为昌都历史上第一条现代公路。此后,全地区共建有3条国道(川藏北线317国道、川藏南线318国道、滇藏公路214国道)、一条省级公路(邦达一那曲比如303省道)、两条县道、若干条乡道和一条专用公路,基本形成国道317、318线横跨东西、214线纵贯南北,省道和县乡公路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境内公路通车里程5406千米,其中国家干线1658千米,省级干线507千米,县道121千米,乡道通车里程3006千米,专用公路114千米;等级公路1528千米,占总通车里程的28.26%,等外公路3878千米,其余为沙石路。昌都地区有大中型桥梁454座,总长8984米。1954年昌都运输公司成立,是该地区第一家国有运输企业。至1999年,全区拥有各类机动车4128辆,年货物运输31.6万吨。境内的邦达机场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飞机场,于1995年正式启用。年客运13500余人,货运量125吨。共有104辆出租车,除工贸公司10辆为国营外,其余94辆均为个体经营。④邮电。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的邮电通讯十分落后,通信网点稀少,以官府或商人为服务对象。1951年西藏第一个人民邮电机构——昌都邮电局成立。至1999年,有邮电局(所)14处,邮路单程2383千米。建成卫星地面站13座,卫星长途电路242条,电话交换机容量7376门,市话交换实现了程控化,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实施全国漫游联网工程,拉萨至昌都光缆通信开通运行。
科教文体卫 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共有414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3人、农业技术人员242人、卫生技术人员908人、教育技术人员1634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57人。平均每万名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为2181.05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51年前,昌都地区教育为封建贵族、领主、僧侣垄断。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昌都地区创办了西藏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学校——昌都实验小学。至2003年底,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82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188所、教学点478个。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育,对边远、偏僻地区的小学和中学实行包吃、包住、包穿的“三包”政策,农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78.3%。全地区有各级各类教师人数4 417人,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59%、92%和96%。康巴文化是藏族文化最具性格、活力和特色的一部分,昌都地区是产生康巴文化的沃土,其文化形式多样,包括锅庄舞,弦子舞,热巴舞,羌姆舞,转山会舞及赛马节,还有画师村、木刻村、纺织村、金银器皿镇。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于此。藏区的三大唐卡派系均出于此。昌都地区建有群众艺术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乡文化站或多种形式的文艺队。各类文化活动场所12个,其中影剧院11个,地区级文化馆1个。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5万余册。档案馆1个,藏有档案8169种。文物机构1个,藏文物100余件。全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主要报纸、期刊为《昌都报》、《昌都科技》与《昌都经济》。地区电影发行单位116个,12个广播电视台与181个乡镇电视收转站。1997年全地区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9.85台,每百户拥有收音机3.9台。1951年前,昌都地区只有少量的私人诊所和医务人员,天花、霍乱、性病、斑疹、伤寒、猩红热、破伤风等疾病时常流行。20世纪60年代后,昌都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2年,全地区共有各种卫生机构253所,卫生技术人员1044人,床位770张。全区开展合作医疗的乡镇97个,行政村994个,参加合作医疗34.29万人,占农牧区人口总数的63.26%,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初步形成,对贫困家庭、烈属、五保户、残疾人等实行免费医疗。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逐年降低,婴幼儿定期接种(服用)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小儿麻痹的预防疫苗(药丸)。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医生还定期前往农牧区进行巡回医疗。
民俗旅游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腹地,西藏的东大门,茶马古道的中心集散地。每逢藏历五六月,昌都地区的江达、类乌齐、贡觉、察雅、八宿一带都要举行多种形式的民间赛马节。赛马比赛的内容,主要包括跑马打枪、射箭、拾哈达、大跑比速度、小跑比步子、驰马献技艺等。夺冠者受到尊敬和奖励,骑手被誉为格萨尔王式的英雄,骏马被誉为神马。昌都具有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的寺院文物古迹及各式建筑风格。苯教在昌都地区影响很大,而萨迦派和噶举派是最先在此传播和发展的藏传佛教派别。噶玛寺是噶玛噶举派早期的圣地。明代以后,格鲁派创建了强巴林寺。民主改革前,全地区寺院中格鲁派有322座,宁玛派212座,噶举派117座,萨迦派52座,苯教90座,清真寺1座,天主教堂1座。该地区教派门类比较丰富,包括了西藏原始苯教到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寺庙。共有宗教活动场所530余处,有僧尼23000余名,占全地区农牧民总人口的3.9%。孜珠寺、丁青寺、永忠巴日寺等是苯教著名的寺庙。其中,孜珠寺是藏东地区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仪轨保留完整的寺庙之一。建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噶玛寺、类乌齐杨贡寺和查杰玛大殿等在西藏历史和藏传佛教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萨迦派寺庙有唐夏寺、校达寺、瓦热寺、则松寺、杰仍寺等。康区25座神山之首——生钦朗扎神山是著名宗教大师莲花生及宁玛派和噶举派的高僧德青·秋吉林巴、噶玛拔希等修行和朝拜的地方,信教群众极为推崇,逢藏历六月十五日远近群众来此朝拜。康区其他著名神山包括左贡、八宿一带的察瓦荣山、类乌齐的波仍山、八宿的朗卡则等。类乌齐的德青颇章山、江达的果布白宗山、边坝的丹达山、贡觉的钟日山、洛隆的夏来日山、昌都的白西山、八宿的巴结山等,即是藏传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昌都旅游胜地。境内卡若遗址为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穷卡乡境内的谷普溶洞海拔5400米,溶洞曲折幽深,绵延近10千米,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洞外则遍布颜色各异的石头。位于左贡县、芒康县和云南德钦县交界处的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被当地农牧民视为神山,也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对口支援 1979年以来,到昌都工作的进藏干部共有2533名。中央确定的43项援藏项目工程中,昌都地区有3项,分别是:昌都饭店、昌都地区群艺馆、昌都木材加工厂。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确定天津、四川、重庆三省市对口援助昌都地区。中央确定的62项援藏工程项目主要有:由国家投资2662万的元昌都电网改造工程,1995年竣工;由原煤炭部投资4020万元援建的昌都地区马查拉煤矿,1997年竣工;天津市援建投资3150万元的芒康县盐井松达电站,1996年投产;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投资2450万元援建的丁青县水电站,1995年投产发电;由江西省投资443万元援建的贡觉县中学新建工程;由国家投资550万元援建的贡觉县马曲河农业综合开发等。自1995~2001年5月,重庆市提供经济援助3958.34万元,主要援助昌庆街建设,共派援藏干部17人;四川省提供经济援助4268.4万元,主要援建项目为昌蜀大桥,共派援藏干部74人;天津市提供经济援助1.16亿元,主要援建项目为昌津桥,共派援藏干部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