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雅县 昌都地区辖县。位于昌都地区中部,澜沧江中上游,东接贡觉县、南邻芒康县、左贡县,西隔怒江与八宿县相望,北与昌都县毗邻。察雅,系藏语“岩窝”之意。隋时属东女国的一部分。唐代属吐蕃的统治范围,唐末至宋代归“德巴”势力所辖。1911年清政府在此设理事官,次年设县。1915年后,察雅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改称察雅宗。1959年撤宗设县。县域东西长182千米,南北长126千米,总面积8413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烟多镇。辖3镇、10乡。总人口5.33万,藏族占总人口的99.7%。
自然地理 地处横断山脉北部,澜沧江中上游东岸。地势东、南、北部略高,西部偏低,中部系河谷地带,平均海拔3500米。主要山峰有昂地峰、波峰、冬绰峰等,冬绰峰为最高峰,海拔5524米。主要河流有澜沧江及其支流色曲、麦曲。其中麦曲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全长约138千米,发源于县境东南部的昂沧江境内长90千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日照充足,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无霜期180天。自然灾害有旱灾、虫灾、冰雹、霜冻、雪灾等,其中旱灾最为严重。矿产主要有铁、铜、钼、金、煤、硫磺、灰岩、石膏石等,其中铁矿蕴藏1846万吨,铜矿蕴藏150万吨,煤矿蕴藏172万吨。野生动物有鹿、狼、獐、熊、黄羊及马鸡、水獭、狐狸等40余种。药材有虫草、贝母、大黄、雪莲、麝香等50余种。
经济 察雅县为半农半牧县。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6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490万元,第二产业2051万元,第三产业3059万元。①农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63万元,其中农业3618万元,林业93万元,牧业6052万元。共有耕地3326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332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3079公顷,油料125公顷。粮食总产量1.07万吨,油菜籽0.02万吨,主要种植青稞、春小麦、冬小麦、豌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年末牲畜存栏38.15万头(只),肉类总产量3679.97吨,奶类产量4545.66吨,羊毛产量67.35吨。有草场420.3万亩,主要饲养牦牛、黄牛、犏牛、马、羊等。森林49.2万亩,经济林木1.39万株,年产各类水果50余万千克(1998)。②工业。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产品有藏靴、低度白酒、银器等,工业总产值49万元。全县有乡镇企业12家,从业人员400余人。个体工商户150余户,从业人员200余人。建有烟多、王卡、卡贡3座水电站,装机容量825千瓦。③交通通讯。烟多镇建有与川藏公路相连的专线公路,向西可达拉萨,向东可至四川成都。有6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3座石拱桥,16座永久性钢丝吊桥。11个乡镇和30%的村已通车。县内开通国内外长途直拨电话。
文教卫 县城有广播电视台,各乡镇建有电视单收站15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20%,电影放映队9个。至1999年后,全县有各类学校50余所,有教师318名,在校生717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6.4%:小学教育以藏语文授课为主。有县医院1所、乡卫生所15个,另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机构,有床位32张,医务人员116名。
民俗旅游 察雅县为昌都地区盛行藏戏的四个县之一。民间舞蹈以热巴舞为主,境内流传的宗教舞蹈为“羌”,以麻滚寺的“第穆古羌”最为著名,另有萨迦派宗沙寺的“神龙多吉普巴羌”等。察雅县是康区传播佛教最早的地区,农牧民信仰藏传佛教,多属格鲁派。名胜古迹主要有向康大殿、遍知佛殿、隆龙石雕群、莎嘎日楚、角克寺等。其中,向康大殿位于香堆村,因殿内有被尊称为“天生”弥勒佛的菩萨石像而闻名于藏区。遍知佛殿,又译作“大日如来殿”,位于仁达村,殿内有一组摩崖石刻像,下面有31行吐蕃时期的古藏文文字和近80个汉字,藏文涉及吐蕃政治、宗教、文化、藏汉文化交流等内容。隆龙石雕群,位于王卡乡隆龙沟的一座殿堂里,石雕群高约1米左右,其中主供佛为十一面观世音,其余有释迦牟尼、大日如来、文成公主、唐东杰布等,石雕群巧妙地利用了石头的自然原形,略加雕刻而成,其手法精巧,风格独特,为康区石刻少有。角克寺属格鲁派,是西藏较大的尼姑寺。这些景点从创建时期、宗教艺术、建筑风格、藏汉民俗等方面,反映出该地区藏汉民族的交往源远流长,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研究吐蕃时期的政治、法律、文化、语言、书法、绘画、雕刻等有非常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