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坝县 昌都地区辖县。位于昌都地区西部,北与丁青县、那曲地区的比如县、索县相连,西接那曲地区嘉黎县,南邻林芝地区波密县,东与洛隆县接壤。边坝,系藏语“吉祥光辉”之意。1951年成立边坝宗解放委员会,属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驻三十九族第一办事处。1959年,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为边坝县。总面积8894.13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草卡镇。辖2镇、9乡。总人口约3万,藏族占总人口的99.53%。
自然地理 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属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县境平均海拔3600米。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有夏贡拉山、怒贡拉山等20余座。河流呈羽毛状东西分布,主要有怒江、美曲河、结曲河、易贡河、麦曲河、召曲河等20条,总河长1183千米。主要湖泊及冰川10余处。全县总水域面积2403万公顷。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区,气温低,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冬春多风,夏秋多雷雨冰雹。年均气温3.9℃,年均降水量6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无霜期近100天。该县地处察隅强震带与墨脱强震带的交会处,经常发生有感地震。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雪灾、冰雹、大风、干旱、雪崩、山体滑坡、塌崩等。矿产主要有金、银、煤、铅、锌、水晶石等10余种。加贡、金岭、拉孜、热玉4乡储有金矿和银矿,拉孜乡内储有煤矿,尼木乡储有铅、锌等矿,恩督格区有银矿。野生动物主要有鹿、獐、熊、豹、狼、狐狸、岩羊、野牛等。野生药材主要有虫草、贝母、知母、大黄、雪莲花等20余种。野生菌主要有松茸、獐子菌、猴头菌等。
经济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84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823万元,第二产业1146万元,第三产业1880万元。农林牧业总产值7830万元,其中农业3647万元,林业50万元,牧业4133万元。共有耕地406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347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3097公顷,油料159公顷。粮食总产量0.1万吨,油菜籽0.03万吨,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豆类、油菜、元根、冬小麦、春小麦等。有草场400万亩,主要饲养马、牦牛、犏牛、黄马、绵羊、山羊等,年末牲畜存栏23.33万头(只),肉类总产量2730.59吨,奶类产量4306.21吨,羊毛产量16.70吨。全县木材采伐900立方米,封山育林1187.3公顷,成片造林40公顷。有林地22.03万公顷,木材蓄积量31万立方米,年产量800立方米。树种以松、杉、桦为主。全县乡镇企业、民族手工业、多种经营收入完成1595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155万元,民族手工业收入1405万元。盛产青棵酒、酥油、木鞍、裸腹重唇鱼、怒江裂腹鱼。除民族手工业外,兼有现代工业。有机械榨油厂、石灰厂、采矿厂、水电站等,其中水电站累计发电104万度。全县商品零售额357.45万元。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支援下,边坝县建起了国内长途电话自动交换网。昌边公路是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干线,有各类桥梁20余座,县内通车里程200余千米。2002年总投资5514万元的边热公路开工,边热公路穿越海拔4800米的拢拉山,连通了边坝县城与热玉乡、都瓦乡,全长91千米。国家投资3070万元,分别修建了边沙公路、县政府办公楼、县水泥街道,新建了县邮政大楼、农行储蓄所,城市面貌得到改变。
文教体 县境文化活动主要为民族舞蹈热巴舞。1961年11月成立拉孜乡民办小学,是全县第一所学校,1965年建成第一所公办小学。至1999年,全县有中小学7所,在校学生3910人。小学教育以藏语文授课为主。体育运动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
民俗旅游 县境内主要自然景观有普玉三湖、边坝寺和夏贡拉山、原始森林等。其中普玉三湖平均海拔4100米,三湖呈不规则的“品”字形排列,湖周岩石分为白、黄、黑三色,白湖旁有一高20米的瀑布,被称为“边坝一绝”。边坝县共有寺庙17座,寺藏文物1192件,主要包括唐卡、佛像、法器、经书、壁画等。边坝寺建于元代,曾为边坝宗政府驻地。夏贡拉山被称为入藏第一险,山东丹达山神庙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