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脱贫攻坚“世界屋脊之巅”

2017-05-15 14:06:4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王健君 刘洪明


  \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藏香猪育种合作社员工小措姆在放养藏香猪 王健君摄/本刊
 
  “西藏正处于历史上发展稳定的最好时期之一。”近日,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丁业现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表示,“十三五”开局,全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2016年1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得到国家确认,1008个贫困村居达到退出标准,10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其中5个县申请国家考核评估。
 
  据本刊记者调研了解,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连续两次赴藏考察,认为西藏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务院脱贫攻坚督导组、全国政协考察组、中科院第三方评估组均认为,(西藏脱贫攻坚)识别精准,工作扎实,帮扶到位,精准扶贫全面展开、快速推进。
 
  今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省际交叉考核组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显示,西藏2016年精准识别率达到100%、精准退出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9.6%,被评为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份之一,属于第一梯队,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有关部委的高度赞赏。
 
  目前,西藏全区320多万常住人口,截至去年底还有44万贫困人口。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析说,在1993~2015年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高达12.6%。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增速已连续5年高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增速。这表明,近年来西藏经济已经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为西藏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采访中,丁业现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西藏各族人民完全有信心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海拔4000米以上的艰巨任务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6,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目前,全区74个县全部属于贫困县。
 
  采访中,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和西藏干部群众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历史时代的高速发展。但也要看到,由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加上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目前西藏发展水平还较低,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同步小康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西藏远殊其他省区的独特区情尤其加大了其脱贫攻坚的挑战性:
 
  一是自然生存条件普遍较恶劣。全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的县5000米、最高的乡5500米,属于高寒缺氧艰苦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气压低、辐射强等,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人均预期寿命68岁。地广人稀,现代医疗条件难以跟上,因病致穷较为普遍和严重。
 
  二是生态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西藏是我国和亚洲的江河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生态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约束力度。
 
  三是民族宗教因素加大脱贫复杂性。全区常住人口320多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5.74%,是全国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省区。同时,也是信教群众比较集中的地区。全区宗教活动场所1787处,其中藏传佛教1782处、在编僧尼46000人,大多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
 
  四是过低的城镇化率制约了脱贫潜力。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西藏绝大部分属于限制和制止开发区域,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目前,西藏平均每平方公里2.63人,城镇化率只有27.74%,大大限制了脱贫攻坚的后劲。
 
  魏后凯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十三五”期间,西藏要实现脱贫致富和同步小康目标,“必须实行转型和追赶结合,走跨越式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建立起能够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