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攀向“天梯”的藏族娃

2015-11-09 09:46: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史卫静


  向导这一行,不能再被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垄断

  不许谈恋爱,背上15公斤石头爬4000多米的高山

  而这些成果首先是得益于当年创立这所学校的老校长尼玛次仁定下的优惠政策和严格规矩。包括普布顿珠在内的每一位从西藏登山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这一点都毋庸置疑。

  被誉为“西藏登山教父”的尼玛次仁创办西藏登山学校的目的,就是要把生长在高山脚下的普通藏家孩子培养成山的使者,教会他们如何登山,如何带领别人去登山,开启他们的职业登山生涯,以打破高山协作一直被尼泊尔的夏尔巴人持续垄断的尴尬局面。学校只招收来自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和定结县这些生活在高山脚下的孩子,不光免除学杂费,还每个月给发零花钱。这些优惠的条件为这些山里娃和他们的家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尼玛次仁校长在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为了让学生们在学校的三年学习期间能够学到真本事,毕业后可以成为好的高山协作或向导,学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进行着严格的管理,“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不许谈恋爱”,是学生们绝对不能触犯的铁律,一经发现马上开除。上课的模式同样也是在学校创办初期就形成的:每天早晨上文化课,学习藏语、英语、登山知识,每周前三天下午体能训练,后三天技术训练。

  如今,全面负责学校管理工作的普布顿珠谨记恩师的教诲,并严格执行学校宽严并济的教学传统。以身作则的他每天都要跟学生们一起训练:5到10公里长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立卧撑,各种有氧、无氧、柔韧性训练,打篮球、踢足球、周末背上15公斤石头爬学校附近海拔4000多米的山……学生们刚到学校的头两三个星期一般都难以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每天训练完了有的腿酸脚软得根本站不起来,有的直接累到吐。

  然而,普布顿珠深知熬过了最艰难的适应期,这样的训练会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匪浅。“平日训练越苦,在真正登山时才会越轻松。”他最爱跟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吃苦就不能获得幸福”。而这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们也确实有着令人钦佩的吃苦精神,他们珍惜在学校里学习的机会,期盼着能早日与雪山亲密接触。

  希望培养出国内第一个高山女向导

  一次一次登上雪山,就是最让人安心的事情

  被学生们亲切地戏称为“全能奶爸”的普布顿珠对学生们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对于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女生,这个铮铮铁汉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柔情。“学校现在有42名学生,女生有5名,最小的15岁,第一、二、四、五、六、七批都没有招女生。”第三、八、九批招来的总共20多名女生也为西藏登山学校在刚硬中增添了几分柔软。

  在训练强度上,普布顿珠对这几名女学生丝毫没有照顾之说,男同学要完成的训练,她们同样也得保质保量完成。“但是女孩子事情多嘛,身体确实不舒服的时候也会让她们休息的。”说起女孩子的生理期问题,普布顿珠这个七尺男儿态度非常自然。“这有什么,我直接就告诉她们不用害羞。”曾经有一次一名女学生肚子疼得要死要活的,也是普布顿珠把她送到医院,并且直接跟医生介绍“她来例假肚子疼。”当时医院里的藏族女医生和护士们都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普布顿珠却急了,“这是我的学生,就相当于是我的女儿,你们要治好她。”

  尽管目前为止在国内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女性高山向导,西藏登山学校里历届招来的女学生最终也都是从事与登山运动相关的文职工作,但普布顿珠心中始终怀有期待,总有一天,从西藏登山学校毕业的女学生里会产生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女性高山向导。

  在藏族人心目中,绘制在山石上的天梯是连接天界和凡间的纽带。登山的意义对于西藏登山学校的一批一批学生来说,就好像人生的天梯,让曾经懵懂迷茫的他们借助这架天梯找到执著坚定的自己。

  登山带给他们的是整个人从里到外的改变。在这些孩子们的老家,父辈们的生活节奏基本都是农忙时在各家田地里耕种收获,在牧场上放牧,农闲时又守在各自家中消磨时光,并且一代代延续着这样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没有来到西藏登山学校,最终的出路无非是像大多数他们的同龄人,要么在家务农,要么进城找个清闲工作,闲来无事喝喝啤酒吹吹牛。

  对于普布顿珠来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改变,我以前根本没有什么目标,到了学校之后,人生目标一下子就明确了,我就想做一名好的高山向导。”而生活环境的改变也让以前那个懒懒散散,只想着今天做些什么的农村小伙儿消失了,“我以前遇到稍微麻烦一点儿的事就不想做了。”是一次次与高山的对话让他迅速成长为积极向上、懂得坚持、胸怀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硬汉。而这也是所有在西藏登山学校学习过的人共同的转变历程。

  如今,经过西藏登山学校培训的学生们已经成为了喜马拉雅山的守护者。出生于大山,工作于大山,他们比其他人更明白怎么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西藏登山学校第七批成员中的5名学生已经开始在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习。他们有的做高山医生,有的是高山向导,在登山营地里,总能看到他们勤快的身影,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他们总是抢着干各种活,一会儿到厨房打下手,一会儿又帮忙打扫营地卫生。“我们年龄最小,多干些活儿是应该的,让比我们年长的师兄干这些不合适。”22岁的旦吉腼腆一笑解释道。在西藏登山学校,这些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登山的技巧,训练出能挑战极限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这对他们一生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在旦吉的帐篷里有一本《高山探险》的课本,即便是已经到公司实习了,他们也时常要温故知新。在这个课本里面夹着一张纸条,写道:“不管你过去拥有什么,现在得到什么,未来将失去什么,最终能够安慰你的唯有安心。”毫无疑问,对于这些致力于西藏登山事业的年轻人来说,一次一次登上雪山,就是最让人安心的事情。

  文/ 图由西藏登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