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孔东梅:还原人性化的外公毛泽东

2013-12-19 13:55:07   来源:中新网   作者:赵佳月


 
  毛泽东问李敏:“你今年多大了?”
 
  “39岁了。”
 
  “不,你38岁。”重病中的毛泽东清楚记得女儿的生日。李敏难抑心头感伤,努力让眼泪不掉下来。毛泽东抬手,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圈,说了句话。李敏没有听清楚,若干年后,“她试着猜想外公的意思,大概是外婆的乳名叫‘桂圆’,他放心不下外婆。”
 
  几天后,中央办公厅给李敏打电话,让她去看望父亲。去往中南海的路上,李敏以为父亲已转危为安,没想到到达后看到的却是父亲的遗容。“妈妈失声痛哭,要求为外公守灵”,却遭到江青拒绝。无奈之下,李敏也只能排着队,随着首都瞻仰毛泽东遗容的长长队伍进入灵堂,向父亲告别。
  听到毛泽东去世的消息,远在上海的贺子珍反反复复自言自语着一句话:“他不是身体一直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三年后,贺子珍生平第一次到北京,把一个花圈敬献在毛泽东坐像前,花圈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病逝。
 
  “亲人”领袖 从现代视角讲述外公外婆故事
 
  2001年从美国完成学业回国的孔东梅为了重新了解外公和外婆,她开始踏着他们的足迹,遍访他们当年接触过的人,走过的路,留下的遗迹。她说她要从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继续讲述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
 
  1999年,孔东梅入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没有人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她不再有毛家光环的笼罩,却享受到了自在的求学生活。
 
  西方的政治教学课上,“教授讲课时说:全球三大独裁家: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孔东梅当即站起来用今日中国的繁荣强大反驳老师。
 
  2000年,母亲李敏的新书《我的父亲毛泽东》出版,远在异国的孔东梅夜以继日读完母亲的书,几个晚上无法入眠。“外公外婆的峥嵘岁月,外婆和母亲在苏联的艰苦经历,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入我的脑海。”孔东梅决定要重新了解外公和外婆。
 
  2002年秋天,孔东梅和母亲一起来到了井冈山。“75年前,也是一个深秋时节,外公率秋收起义余部辗转千里上井冈山。那年8月,外婆随永新暴动队伍步行数百里上井冈山。两个革命者就在这里第一次相见、相识、相恋。”
 
  1965年5月,汪东兴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毛泽东兴致勃勃,说起往事滔滔不绝,有次一讲就讲了两个多小时。汪东兴表示,他负责警卫工作十多年,难得听到主席讲了这么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