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雅伯: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西藏和南亚藏人

    尼泊尔驻拉萨前总领事乌克雅伯在发言中对中国藏文化在南亚地区存在的状况和面临的危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清楚地描述了印度的扩张性政策对居住在南亚地区的藏族人和藏文化带来的挑战。

  • 罗布扎西 :从寺院内部藏医学校到综合性藏医院 ——扎什伦布寺吉吉纳嘎藏医院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罗布扎西在发言中介绍了西藏藏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指出现代医学科研思路和方法也在藏医药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传统藏医院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成功实现藏医药现代化转型。

  • 刘国威:“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 的策展经纬

    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研究处研究员刘国威介绍了近期该院“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的策展情况。他介绍,此次展览意在呈现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高僧的关怀与管理,以及清代活佛转世制度的发展状况。

  • 南加才让:传统手艺人四龙降泽的故事

    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南加才让讲述了他实地探访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式药泥面具手工艺人四龙降泽的故事。他介绍,药泥面具有天然馨香,既用于礼佛,也有药用功效。但其制作技艺今已濒临失传。

  • 罗中展: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

    中国台湾独立学者罗中展认为,藏语文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藏双语的共存、相互尊重,体现出在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保留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一种发展思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他认为,站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审慎选择,平衡好现代化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 张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关系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出版社编辑张宁在发言中表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多民族杂居、多文化并存地区,在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平等享受各项权利,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 比尔格特• 凯尔纳:西藏自治区的梵文写本及其研究

    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与思想史研究所主任比尔格特·凯尔纳因身体抱恙,由同事通过视频连线代作报告,表达了她对西藏自治区的梵文写本及其研究的看法。她认为,近年来中国的梵文经典研究工作有序开展,在梵文文献研究、丛书校勘出版、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魏文:宗教和谐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文表示,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形成互助共进新风尚,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宗教界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民族团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 弗朗西斯科•斯费拉:佛教研究发展趋势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梵文语言与文学系教授弗朗西斯科·斯费拉认为,佛教典籍每部写本的物理属性都是独特、不可复制的,必须妥善保存并继续泽被后世。比如,可以通过高清拍摄甚至红外摄像机来复制保存,并通过互联网使其内容在世界各地随处可得,从而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让有能力的学者和机构得以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

  • 李慧:香格里拉之民族和谐与宗教和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馆员李慧在发言中表示,目前迪庆州在实施“文化兴州”战略,注重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迪庆州各民族间既互相尊重,又互相交往和影响,文化相融,亲如一家。同时迪庆的宗教对多民族、多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最后她以迪庆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著名4A景区的松赞林寺为例,向大家阐述这里的宗教与社会和自然的文化和谐。

  • 鲁道夫• 岚诗宝儿:西藏传统美食文化的发展与展望

    奥地利作家鲁道夫·岚诗宝儿(Rudolf Lantschbauer)分享了唐卡上所见西藏传统饮食文化,和他近年在西藏、北京等地考察藏式饮食的见闻,并认为后者反映出藏式饮食文化在当代突破了以往的阶层局限,且更加丰富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