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举办期间,人文纪录片《牧人》首次展映。 海拔4300米的地方,可能是很多人一生都不会到达的高度,却是妥坝牧民常年生活的地方。《牧人》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妥坝乡普通牧民嘎玛多加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以四季流转为时间轴,分《虫草》《转场》《恋歌》《进城》四个篇章,以真诚的情感反映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高山牧人生活。 这部纪录片由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泽玉教授主导拍摄和制作,呈现了西藏牧人几十年来生活的变化。西藏在线网于会议期间对泽玉进行了专访,她对我们讲述了拍摄《牧人》的心路历程。 泽玉:最初产生拍摄《牧人》这部纪录片的想法,源自我的哲社项目《西藏社会舆论与媒介引导力研究》。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文字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了。我非常想用视频的方式呈现更多内容,而纪录片这种形式就是最好、最适合这个项目的一种表达方式。《牧人》的完成绝不是靠一个学者的一己之力,而是还有政府和西藏媒体的助力,以及影视公司的力量,是多方合力促成了这样一部作品。今天,我们将这部片子送来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首映,第一次和观众“见面”。 泽玉:《牧人》的拍摄地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妥坝乡。选择这里作为拍摄地,是因为我特别想看到,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理念下,在中国共产党多年治理之下,对于像昌都这样在维稳上有更高要求的区域,它的变化是什么样的。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妥坝乡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呈现出人们心中“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样子,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时代不曾见到的。我觉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历史上也是不好治理的区域,当下的治理可以说非常成功。 泽玉:在西藏的高山牧场,牧民的生活状态就是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生活如何进行品质的提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定居点。在我拍摄的妥坝地区,牧人的生活就是通过定居得到现实改变的。从帐篷生活到半定居、半游牧生活,他们在定居点建造实木结构的房子,生活有了质的改善。老人们不用再随着壮年人带着帐篷和牛群迁徙,治病和休养都有了更好的条件,孩子们由于有了固定居所,受教育的权利也得到了更多保障。 有了固定的居所,网络、电视等通讯端有了更便捷的接入方式,信息流也变得丰富,带来的外界新鲜事物就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现代和传统非常密合的交融。 泽玉:《牧人》让我们看到了牧区的这样一种新变化、新发展。同时,我们发现,新的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这个过程中,年轻人表现出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当地的牧人摄影团队,他们自己用卖虫草的钱买设备,自己拍了一部牧人电影,电影的主题思想就是对牧区传统和现代的反思,我将其称为牧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新,这就是当下牧区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什么要呈现这种变化?西藏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是方方面面的,在这当中,我们不能把牧区社会割离出去,同时,对于牧区的呈现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术和文本层面,我们需要多样化的语态和表达方式,影像是特别有力量的,无远弗届,它可以把这几十年西藏山水间的变化、人民生活的变化,传播到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