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西藏在党中央政策理论下奔小康

2015-10-09 08:55:12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高玉洁


  原标题:新常态下奔小康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寄托了老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推动科学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理论,描绘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如果说,全面小康是一幅绚丽的图景,科学发展就是描摹这幅图景的画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常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不断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春风吹过千山绿。从三江大地到雅砻河谷,从羌塘草原到狮泉河畔,“小康”这个古老的名词,正在万里雪域高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铺展成真实而美好的科学发展图景。

  科学发展看基础

  ——精准扶贫,广开致富路,让西藏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农牧民过上了现代生活

  “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西部边疆地区,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八成以上;同时,西藏又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根据国家划定的年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2010年底西藏贫困人口为83.3万人,占西藏农牧区总人口三成多。

  没有农牧区、农牧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坚持把提升农牧业基础地位放在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提高产业经营收入,千方百计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确保农牧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建立“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2014年,西藏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搭建了精准扶贫的平台。

  2000年,拉萨市城关区拉琼等43户群众作为色拉寺的勤杂人员退休后,户口落入城关区仁钦蔡村,生活来源常年没有保障。2012年,拉萨市城关区积极推行“党支部+能人+贫困户”扶贫模式,仁钦蔡村党支部成立了扶贫洗车场、扶贫出租房、扶贫超市等扶贫经济实体,请村里的致富能手经营管理。“除了1年1万多元的工资,还能分红近5000元。”拉琼说。在扶贫经济实体的帮扶下,拉琼等43户贫困户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

  自2011年以来,自治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6.97亿元,年均减贫10余万人。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区贫困人口已从2010年底的83.3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约32.7万人,扶贫对象占农牧区总人口的比例由2013年的18.73%减少到13.63%,4年减少贫困人口50多万人,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今年,自治区提出,将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减少贫困人口8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牧区总人口比例降至12%以下。

  通过扶贫项目“能人”,“先富带后富”,是自治区探索出的又一精准扶贫成功经验。

  “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是个仅有6个水磨、20名员工的小作坊。而今天,我们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两千万元的现代企业。”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朗孜糌粑有限公司创立者达瓦次仁说。

  古荣乡朗孜糌粑有限公司得益于自治区的扶持政策。截至2014年,这个传统落后的小作坊,厂区面积已经达到18亩,固定资产净值达2786万元,年生产成品糌粑6500吨,带动300余户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

  这几年,像达瓦次仁这样的扶贫“能人”和朗孜糌粑公司这样的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遍布西藏乡村牧场,成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各项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靠双手勤劳致富,“家底”越来越厚实。2014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依然创造了14%的增速,达到7471元,增速居全国前列。

  拉萨市扶贫办副主任次仁说:“这些能人有经验、有技术、有头脑,具备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通过扶持他们经营一批项目,既能让贫困家庭有工资性收入,又有分红等硬性保障收入,扶贫‘拔钉子’效果明显。”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新常态下,要让各族农牧民群众感受到“小康”的幸福,首先就要为他们广开致富路,让群众获得更稳定的增收渠道,更满意的收入。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全区上下把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优惠政策到致富信息、从技术支持到人才培养、从资金投入到农机设备都给予了最强、最有力的帮扶和支持,切实做到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经常有收入,千方百计使群众富起来,费尽心思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位于藏东的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久巴村,过去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千多元。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草莓及天麻种植业,村民年均人收入达到两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随着交通、能源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投身商海,从事流通、服务业。从墨脱通车受益的背崩乡村民白玛曲珍说:“以前家中收入主要靠种地、做背夫,现在开家庭旅馆、种香蕉、跑运输都可以挣钱。”

  ……

  从让农牧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的实践中,可以看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良苦用心”——

  2014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我区广大的农牧区全面落实,全年财政支农支出达168亿元,同比增长6.5%,加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收入较快平稳增长。

  扎实的工作带来的是可喜的成绩——

  201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8.5万吨,增长2.4%,创历史新高;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4%,全年发展农牧民科技特派员7166名,覆盖全区82%的行政村;落实国家投资7060万元,在7地市建设了蔬菜种植和藏鸡、藏猪、牦牛、绒山羊养殖基地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937家,增长55%,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8.6%;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达98.5万人次、60万人,劳务收入突破20亿元……

  数字里面见实效,数字里面有真情。一个个不断提升的数字,代表的不仅是成就,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藏的深切关怀,是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是老百姓的日子从活得有保障向活得更滋润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