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藏昌都:芒康千年古盐田见证藏区生活变迁
见到单增曲措时,她正和两个邻居合力平整村口道路。他们身边,不时有风尘仆仆的背包客经过。
单增曲措的家,在位于横断山脉腹地的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这个位于澜沧江畔的小村庄仅有1200多人,却因其有着延续千年至今的原始人工晒盐技艺而闻名于世。
据了解,由于可耕作地少而卤水资源丰富,加之雨水少、日照足、风力大的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当地先民就挖盐井、造盐田、晒盐卤、收盐粒,将人工晒盐技艺发挥到了极致,生产出的“桃花盐”(红盐)和“雪花盐”(白盐)沿着川藏和滇藏“茶马古道”跋山涉水,远销往藏、川、滇、青的广大农牧区。随着盐业收入成为当地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项技艺也一直被传承至今。
记者在加达村采访时看到,澜沧江奔腾南下,在两岸并不平缓的山坡上,盐农用一米多长的木料架出平台,再涂抹上透水性强、便于晒盐的红土,就建成了可以让卤水蒸发的盐田。这些大体呈方格形状的盐田,大小从四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从高处看,成百上千的盐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颇为壮观。
芒康县旅游局副局长汪凯指着眼前的盐田告诉记者,每年7月到9月雨季来临,盐田基本没有产出。最好的生产季节在二三月份,卤水在盐田里借着阳光蒸晒和大风吹拂得以蒸发结晶。盐农用木刮刀刮拢这层晶体,再沥干水分,就得到了口味足、劲道长,外用还有杀菌洁肤作用的藏巴盐。由于晒盐场地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尽管采用相同的卤水源和生产技艺,晒出的盐却以澜沧江为界,西岸产红盐,东岸产白盐。
单增曲措15岁就开始随着父母晒盐,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单增曲措的父辈靠手工制盐养育了他们兄妹三人,如今单增曲措也靠着这项世代相传的技艺养育着自己的四个子女。在她看来,电力和现代机械的普及,使得盐农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
“以前我们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得到江边挑卤水,木桶装满卤水有几十斤重,一天要挑五六个小时。现在有了抽水机,基本上不用自己挑水了。”单增曲措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食盐匮乏如金的岁月成为历史,以及当地交通环境改善、收入渠道拓宽,土法制盐“靠天吃饭”、产品附加值低的劣势显现出来,依靠晒盐为生的村民们也越来越少了。
去年单增曲措家的19块盐田收入5000多元,而她丈夫外出务工收入了约2万元。“100斤盐最高卖到55块,我父母那一代差不多就已经是这个价钱了。”单增曲措说。
对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冲击,当地政府部门非常关注,采取了延长产业链增加盐的附加价值、依托千年古盐田开发特色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在不断提高当地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希望将这项被誉为人工制盐“活化石”的古老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正是依靠政府不断投入和优惠政策引导,当地农牧民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业,目前芒康县已有类似内地“农家乐”的“藏家乐”90户。据汪凯介绍,近几年随着千年古盐田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晒盐古法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会有众多游客来到盐田。当地群众尝到旅游业发展“甜头”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保护古盐田的重要性,一度衰退的晒盐技艺焕发了新活力。
如今,年青一代的加达村人依靠千年盐田逐渐过上了与祖辈不一样的生活。22岁的扎西平措是江苏大学的大二学生,趁暑期帮着家里打理位于村口的“藏家乐”。六七月正是旅游旺季,他家里的11个床位常常被预订一空。尽管不再需要像父辈一样在盐田里劳作,但扎西平措认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藏巴盐和传统制盐技艺不能被简单丢弃。
汪凯说,未来几年芒康县还将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打造芒康精品旅游文化品牌和藏川滇“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这给包括扎西平措、单增曲措在内的加达村人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