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装点河山成锦绣

2018-02-06 10:47:4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晓勇 益西加措 丹增平措


  加快特色产业,绿色阿里不再遥不可及

  普兰,雪山环绕的地方。坐落于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脉的峡谷中,是毗邻尼泊尔和印度,人口不足万人的边境小镇。

  在距离普兰县城西南3公里外,纳木纳尼雪峰间孔雀河谷地带有一处宽广而平坦的地方,140座温室蔬菜大棚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一旁巨大的蓄水池像是点缀般坐其不远处。

  温室大棚特殊的白色与环绕普兰的绵延雪山,相互映照,格外美丽。这里,正是建成并投入使用于2014年的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这个总投资2600万元的基地,占地2000亩,种植了大量丰富的蔬菜品种。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干部群众买菜难和贵的状况。

  2013年,普兰县委开始筹集资金投入到温室大棚建设当中。此时,一位陕西榆林市的科技特派员郭巨亮第一次走进西藏,来到神山脚下的普兰。

  郭巨亮一直致力于设施农业领域科研实践。在来到普兰的3年间,他一点一滴攻克着高原特殊气候与自然条件下的种植难关。“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这是郭巨亮及其团队的心得。最终他在普兰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园成功实施了跨季种植蔬菜技术。

  现在,建在家门口的蔬菜基地,不仅解决了普兰县城及周边干部群众吃菜难的问题,还远销其他地方。仅两年时间,这个园区的蔬菜产量突破了100余吨,总收入近180万元。

  在政策支持下,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村民通过租让土地给基地,每亩地每年可收取租金1300元。而通过务工,村民每天可以拿到150元的工钱。除此,技术人员还手把手地教村民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因此,设施农业在普兰县农民身边打下根基,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的长远利益。

  数据统计,现在普兰县吉让居委会村民家里的每一个蔬菜拱棚,年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吉让村民塔觉就是受益村民。他说:“我承包了3个菜棚,蔬菜长势好,当年一个青椒棚就赚了1.2万元。”

  设施农业技术让普兰县成为阿里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让当地农民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之余,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郭巨亮利用温室大棚技术,又成功在基地种出了水果,并办起了采摘园。

  每一个来过阿里的人都被阿里特别的旷野之美所吸引。但严酷的生命体验在此也令更多的人望而却步。这里平均海拔4800米,土地风化、沙化、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绿色阿里,曾经是许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现在,绿化阿里成为越来越多的阿里人在生态农业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地委委员、噶尔县委书记高宝军,曾想方设法把设施农业引进阿里地区。他也因此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菜蓝子书记”。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噶尔县生态农业正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这个集蔬菜、林果、畜禽养殖综合利用为一体的设施农业基地,为阿里装点了新绿,任其焕发勃勃生机。

  高宝军说:“县委、县政府统筹实施人进城、畜入棚、树绿街、河变湖、菜成业、党从严‘六大工程’,把菜蓝子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钱袋子,着力打造成农牧特色基地。 ”

  在位于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村,有一片美丽、茂盛而鲜艳的花草带。从冷眼旁观,到如今,这片花海被村民称为“神草”,这片紫花苜蓿草已然成为了噶尔村村民的新宠。

  紫花苜蓿草带给阿里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牧草,更是一种新的牧业生产方式。由野外放牧到舍饲养殖的转变,掀开的,是阿里,乃至青藏高原现代牧业的未来。

  “为了化解草畜矛盾,阿里地委、行署适时提出了小草大产业,小草大思路的发展战略,既绿化了戈壁荒滩也富了百姓口袋。”高宝军介绍。

  早在2004年,地委就提出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围绕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主线,阿里多地积极推广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贫困户)”模式,坚持“主业为先奠基、多种经营增收”理念。

  仅在噶尔县噶尔村,2010年初成立的康道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立217户613人参股,有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销售、短期育肥、百货商店、茶馆、牧家乐、装载机租赁、建设项目承包、油库、砖厂等10多个类别,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2017年,在普兰现代农牧业示范园,郭巨亮和他的团队拿出基地300万元成功培育出各种苗木品种26株。当年他还进行了首次桃树、杏树的室外栽培实验。他说:“如果成功了,开春会开花,普兰农民以后在有沟沟壑壑、有泉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栽培,既绿化了环境,又有经济效益。让阿里也遍布绿色,不再只是想像了。”

  严冬正值,在狮泉河镇,记者看到街道两旁一排排幼树被大大的保护罩裹得严严实实。问过后才知那是从陕西高价引进的毛头柳。“过了阿里的冬天,它们就会活下来。”阿里人这样解释。相信,总有一天,这一棵棵被阿里人民“宠”过的树苗,会变成参天大树。

  随着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推进热帮河、噶尔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大力开展玛旁雍错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规划建设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革吉县野生动物观赏园,深入实施“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阿里用绿色经济定义自己。

  历史,在阿里分工委年代给阿里留下红色遗存;时光,也必将在今天和明天让“绿色阿里”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