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通天河流域藏族传统村落:科学规划、连片保护,方能留住乡愁

2016-07-29 10:50:30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牛锐


 

\
久负盛名的宗教圣地藏娘佛塔。

\ 
通天河畔的传统藏式民居。

  通天河是长江源头的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河长千余公里,流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在通天河流域,散落着许多藏族传统村落。从横向看,这些连缀成片的村落以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活态传承,形成了藏族传统村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成为寄托乡愁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纵向看,无论是佛塔、寺院等传统建筑,还是唐卡、泥塑、制陶等传统工艺,都以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形象地展示着通天河流域藏族传统村落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通天河畔,105个藏族传统村落亟待科学规划、连片保护。

  105个传统村落连缀成片,形成藏族传统村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

  青海省玉树市仲达乡塘达村美生社坐落在通天河畔。站在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子里,通天河随山势形成巨大拐弯的美景尽收眼底。

  今天的美生社,仍然保留着大量藏式碉房。曲折的巷道、巨大的嘛呢石堆与古老的碉房一起,勾勒出这个藏族传统村落的脉络。

  藏式碉房是藏族特有的山地营造技艺和建筑形制的集中体现,不仅能满足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要求,还具有防御能力。它们一般都建在较高的台地上,建筑材质以石块为主,木料及泥土为辅,外形厚重、稳固。这些碉房通常有三层,一层圈养牲畜、堆放草料,二层住人,顶层为经堂、库房。在建筑过程中,工匠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这种传统民居历史久远、功能齐全,覆盖了生产、生活、信仰等方方面面,是藏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的结晶,在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尤其是藏式建筑工艺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近10年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青海明轮藏传佛教建筑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扎·索南周扎,带领研究团队对通天河流域藏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据马扎·索南周扎介绍,藏族建筑文化体系以气候、地理条件为背景,以河谷为通道,体现出从牧到农、从北到南交融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大小金沙江系统、怒江系统、澜沧江系统、黄河系统。其中,大小金沙江系统处于源头位置,这里既是从北往南迁徙的起点,也是从南往北渗透的最远端。

  “通天河是金沙江之源。通天河流域藏族传统村落一共有105个,主要分布在玉树市仲达乡、安冲乡、巴塘乡以及称多县拉布乡。这些村落连缀成片,形成了藏族传统村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马扎·索南周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