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抢救藏族苯教文献迫在眉睫

2015-12-01 09:54: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藏族民间苯教经文中的禳灾图符

  苯教文化是藏族远古文明的“活化石”。如今,掌握谙熟苯教仪轨及文本内容的民间法师大多年届高龄,文献及仪轨的传承面临濒危,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研究成为国内藏学界的一大学术使命。

  苯教文化是藏族社会最重要的非遗文化之一,是藏族远古文明的“活化石”,它是一个囊括藏族社会早期宗教、语言文化、生活风俗的文化体系,其对藏传佛教及藏族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

  藏族苯教文化是典型的神灵文化,法师依托文苯教义和繁复的仪轨程式沟通人与神灵,引导民众敬事万物神灵,从而达到敬畏自然和民间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长期以来,苯教文献多以家藏形式世代传承,其内容以古藏文文字呈现,以乡间苯教法师融合文本与仪轨、口耳相传的唱诵方法为传播渠道,且随藏族迁徙而散佚四处,难得一睹。如今,掌握谙熟苯教仪轨及文本内容的民间法师大多年届高龄,文献及仪轨传承已面临濒危。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研究,成为近些年来国内藏学界的一大学术使命。

  存藏现状不容乐观

  八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采取扶持佛教、迫害苯教的政策,苯教文献遭受了灭顶之灾,或焚烧,或水没,或以“伏藏”之名藏于塔中、岩石缝隙、寺庙建筑之下,只有极少数流传于民间。十一世纪佛教后弘时期,人们对残留的吐蕃时期的苯教文书和写本进行改写,或增或删,不少文书以“伏藏”为名假托为吐蕃文献。十一世纪以后,吐蕃时期的文献除佛教写本流传于世外,学者们断定苯教历史类文献的原始写本在西藏本土及藏区基本绝迹。

  二十世纪初,我国敦煌出土的包括苯教仪轨文书在内的一批珍贵吐蕃古藏文写卷流落海外,目前分别收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伦敦大英图书馆等。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流传的苯教文献多为十一世纪及其后的改写本。2006年在西藏措美县当许镇蚌巴奇古塔发现的古老的苯教写本,是继1900年敦煌出土了大批吐蕃文献以来,在西藏本土第一次出土的苯教文书。

  苯教文化及其文本另一个重要的传习渠道,是借助吐蕃王朝的军事扩张行为而东渐流播到安多地区。元朝以降至明清之际,藏传佛教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苯教迫于生存而退隐到佛教势力未深入或影响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带,地缘最近的甘青川一些地区便成为苯教文化的接纳之地。至今,甘肃省迭部县、宕昌县、舟曲县及文县,青海省同仁县和四川省平武、九寨沟等地的村寨中,仍有民间苯教法师家藏一定数量劫后余生的苯教文献。

  民间苯教法师为吐蕃东渐以来随军蕃民中谙熟苯教仪轨和习俗者。甘青川苯教流播的藏族地区,每个村寨都有2-3位苯教法师,主持藏历一年中近二十个节日的祭祀活动及乡间民众日常人生礼仪,其内容类别都有严格程式化的外在形式。与各种祭仪相配套的苯教文献,由苯教法师父子或师徒代代家传,手写誊抄。这些文献内容多为早期司巴苯教经典,类型包括赞词、供奉词、祈祷文、火祭文、消灾除晦文、祈福招运文、引路文、招引灵魂文等。出自藏族民间苯教世家的文献,内容及书写方式与敦煌的藏文文献和西藏当许出土的苯教文书有相似性,有很多古藏文词汇和大量的缩写字词及未厘定之前的藏文书写方式,其间还夹杂甘肃青海四川各地方言。这些文献目前散落民间,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如舟曲2010年特大泥石流灾害),社会观念的变迁,如不及早进行抢救性保护,后果不容乐观。
  \

一名苯教文献传承人在展示苯教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