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和谐藏区行:玛多 做好黄河源头生态大文章

2015-10-12 09:50:13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林玟均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青海省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展示青海省藏区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引导、激励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三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不断推进青海省藏区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从9月起,多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采访了一批鲜活生动的稿件,集中报道青海省藏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生水平大幅提升、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生态保护明显加强、社会局势稳定向好、执政基础不断夯实、干部群众昂扬奋进的生动实践,以期凝聚人心、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努力把青海省藏区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出应有贡献。

  秋日的玛多草原,从海拔4326米的大野马岭,到鄂陵湖、扎陵湖,再到冬格措纳湖……每一处都是一幅壮观到极致的湖光山色。

  站在鄂陵湖畔,极目远眺,湖水晶莹剔透,天边时能看到叫不出名的水鸟自由翱翔;伴随着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

  三江源、中华水塔,玛多处在黄河源头,对青海乃至全国及整个亚洲的生态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玛多就是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一个缩影。

  美景重现——“这几年扎陵湖、鄂陵湖水多了起来,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一点点地恢复。”

  玛多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万里黄河流经第一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

  玛多,境内河流密集,有4077个大小湖泊,黄河流域年总径流量的43%在这里汇集而成。

  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经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湖泊水域面积显著扩大,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呈现出“增水、增草、增生物”的现象,“千湖美景”再度重现。

  在玛多县三江源办主任王权宾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扎陵湖、鄂陵湖。途中河洼湖泊一个连着一个,滋养着草山一片茂盛。

  登上高耸于措日尕则山、海拔4610米的黄河源牛头碑。鄂陵湖、扎陵湖、卓让湖,水天一色,美景一览无余。

  S形的崎岖山路上,有不少车牌号以“粤、宁、青”等打头的越野车攀行,众多省内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为一睹“黄河源”的风采。

  “这几年扎陵湖、鄂陵湖水多了起来,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一点点地恢复。”扎陵湖乡藏族老人扎西才仁说。

  65岁的扎西才仁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源头,看惯了这里的水起水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过度放牧导致玛多草场退化,黄河断流,湖泊干涸,“千湖之县”名存实亡。

  玛多曾有着金子般的过去。丰富的淡水资源,天赐的优良牧场,玛多早在三十年前依靠畜牧业成为全国首富。

  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导致曾经的“全国首富县”变成了“国家级贫困县”。

  欣喜的是,经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玛多县近四分之一的牧民人口脱离草原畜牧业进入城镇安家立业,减轻了草场压力;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增强,湿地面积增加。全县湿地面积达1193.26万亩,仅扎陵湖和鄂陵湖两湖共增水域面积99平方公里,湖泊面积大于6公顷的有157个。

  站在“黄河源水电站”旁,脚下是大坝的溢洪道,积蓄的黄河水从这里源源不断的流向远方,不仅灌溉了下游农田,也让沿途的风景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

  如今,行走在鄂陵湖畔,草场丰美、湖水一望无际,随处可见的斑头雁、赤麻鸭等野生水鸟追逐嬉戏、自由飞翔、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