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罗浩与西藏的三次“对话”

2014-06-11 14:24: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顾倾城



\
  罗浩作品《对话》
  “干杯西藏”,不可复制的理想
 
  记者:是如何与西藏结缘的呢?第一次踏上西藏的情景和感受还记得吗?给大家讲讲您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的西藏吧。
 
  罗浩:我1964年出生在西藏,爸爸、妈妈都是十八军随军记者,后来妈妈转业,带着我回到四川宜宾老家,1970年,爸爸在文革中收到批斗,所以妈妈在那一年带着我和弟弟再次回到西藏。第一次进藏,感觉拉萨不像一个城市,而像偏僻的农村,到处是农田,连布达拉宫后面都是农田。这里的商业很不发达,记得当时整个拉萨只有一个副食品商店,东郊西郊各有一个商场,另外还有拉萨饭店,拉萨百货,其他就没什么了,感觉很荒芜。
 
  记者:如今,上世纪80年代进藏的那一批人有了一个共同标签:拉萨派,您如何看待这个标签?
 
  罗浩:我不喜欢给自己定标签。坚持不给定标签,现在看来是好事。
 
  在西藏,我没有更多的约束,没有把自己看作本地人或外来者,我是一个综合者。我接触很多人,对于《干杯,西藏》中的朋友,我吸纳了他们所有的精华,博采众长后将其用在了摄影上。当时80年代西藏的文学艺术超越内地,《干杯,西藏》中的人来西藏,不是旅游,那时条件很差,有的搭车,有的徒步,他们来是带着思想来的,他们是来寻找心灵的东西,不像北京只是一个圈子,而在西藏每天都能找到新鲜血液,所以最初的这一批人,都是很单纯的想法,单纯的实践。
 
  记者:当年《干杯,西藏》的状态能否重现或复制?
 
  罗浩:我觉得《干杯,西藏》里纪念的那种状态再也呈现不了了。因为现在的人没有信仰,很多人崇拜权利和金钱,崇尚物质方面的欲望,而当时的人崇拜精神,那个年代大学生进藏,纯粹是为了理想,就拿《干杯,西藏》里面的人来说,他们基本都是自愿来的,比如马原等。他们认为有没有钱无所谓,能吃饱就行。他们创作一幅作品非常投入,而且不计名利。当年我为了去那曲拍照,差点冻死在车上,但是还是要去。现在许多作家一下笔就想着能卖多少钱,画家每一笔亦如此,但是他们没有办法,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