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致富不忘众乡亲 同心共筑致富梦

——记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

2014-07-30 15:34:16   来源:   作者:巴拉格宗


  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为摘掉家乡人民贫穷的“帽子”,倾尽所有,开发家乡的旅游资源。
 
  他就是云南文产香格里拉县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斯那定珠。
 
  为梦想,勇敢走出大山
 
  斯那定珠小时候,村里有60多户人家,由于生活的艰辛,条件稍好的人家陆续迁走,仅剩下14户。农户主要以放牧、狩猎、种玉米、青稞和蔓菁为生,大多数家庭全年收入不足1000元。
 
  在斯那定珠的印象里,他的家像是挂在半山腰、黄土坡上的一顶破帽子,仿佛大风一吹,就会被撕碎。村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更没有商店,生活宽裕点的人家,最值钱、最珍贵的是一把手电筒。
 
  由于巴拉村只有窄而险的不完整的人马驿道,村里的人最喜欢代销员来,代销员用牦牛运来茶叶、食盐等生活用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走村民的药材和土特产。每次代销员来,全村人早早地排起了长队,孩子们更是盼望已久,闹着要吃糖。
 
  11岁那年,斯那定珠跟随父亲来到中甸县城。看到飞跑的汽车、明亮的电灯,他仿佛来到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随即他萌发了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的念头。13岁那年,告别父母,斯那定珠经香格里拉、大理等地到达昆明,从此踏上了艰辛的创业路。起初,他从摆地摊开始,并学写汉字、学说汉话、学做生意。20多年来,斯那定珠走南闯北、诚信经营,生意像滚雪球越做越大,存款高达数千万元。
 
  为梦想,开山劈石建景区
 
  斯那定珠小时候放牧,跑过了巴拉村的许多地方,那神奇的天然佛塔、雪山、冰川、湖泊,给他留下了美妙的印象;那美丽的高山牧场、峡谷、森林、村落,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作为一名从大山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每次想起家乡还深藏在香格里拉大峡谷、乡亲还过着苦日子,心里就一阵阵不安。
 
  1999年底,斯那定珠组建了香格里拉县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家乡的资源优势,决定修建通村公路、创建巴拉格宗公园,以开发旅游来带动家乡人民发展致富。为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他不知在乡、县、州政府以及各级管理部门之间跑了多少次,不知碰了多少“钉子”,肩上挎的资料包也烂了好几个。他见到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就说:“我的家乡虽然落后,但它是世人向往的神圣净土,旅游资源丰富、绝美,怎能在‘金饭碗’旁饿肚子!我想通过努力修一条旅游公路、建一个公园,揭开巴拉格宗神秘的面纱,把它的美展现给世人,也希望通过努力,带领巴拉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经过5年的艰难努力,修公路和建公园获得政府立项批复。他满怀希望,邀请旅游专家进山考察。但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资源真好,但交通很难,不具备开发条件。2000年底,他力邀云南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中心和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实地考察,编制了巴拉格宗景区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于2001年1月29日、2003年6月5日由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2003年7月,他又邀请省环评专家深入实地考察,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报告书,于8月25日和11月4日由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并给予批复同意实施。
 
  2004年9月12日,国道214线至巴拉村公路正式开工建设,那一天,斯那定珠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尽可能地节省建设资金,斯那定珠坚守工程第一线,亲力亲为,组织施工。为了打造巴拉格宗风景名胜区,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变卖了家产。10余年来,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绝壁悬崖下为家乡修了一条宽为6.5米、长35公里的柏油公路。2007年,斯那定珠筹资700余万元,从上桥头架设10千伏输变电线路至巴拉村,全长34.8公里,解决了景区内及沿线岗水、水庄、那浪、巴拉4个村落共50多户人家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斯那定珠把家乡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峡谷创建成了国家公园——巴拉格宗国家公园,使家乡优越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经多年的努力,完成了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分别经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组织专家学者评审通过、得到准予建设的批复。现在,景区建设了民族风格的游客接待中心,修通了公路,疏浚了峡谷河道,有了5公里高原峡谷漂流、观光栈道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