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萨迦寺 所属分类:宗教 > 寺庙

萨迦寺 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境内。寺院分南北两寺,有40余座殿堂,分别位于仲曲河两岸。寺内所藏历史、宗教、建筑、雕塑等诸方面文物巨丰,是西藏佛教文化的宝库之一,也是西藏建筑艺术史上突出的范例,13世纪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萨迦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绚丽的壁画艺术以及寺内大量元明时期的珍贵文物而受到国内外藏学界的极大关注,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敦煌”。萨迦寺在中国历史及藏传佛教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1961年萨迦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6月,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
 
  简史 北宋熙宁六年(1073),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布在仲曲河北岸创建萨迦北寺。北寺最初作为萨迦教派主寺而著称于世。昆氏家族以萨迦寺为中心,逐渐形成藏传佛教萨迦派。1265年八思巴筹建西藏地方政权,北寺遂成为萨迦地方政权的首府之地,西藏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1268年萨迦本钦·释迦桑布奉八思巴之命征调十三万户民工,仿吉热寺,在仲曲河南岸修建萨迦南寺,最终完成萨迦寺的全部建筑规模。萨迦寺南寺为显宗院,北寺为密宗院。自昆·贡却杰布建寺以来,经萨迦五祖励精图治,广传佛法,其教派名震蕃域。萨迦地方政权的建立,使该寺不断扩建,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宫殿式建筑群。萨迦法王传至贡噶·洛追坚赞时期,昆氏家族逐渐分裂成“细脱拉章”、“拉康拉章”、“仁钦岗拉章”、“都却拉章”四个拉章(法台)。此后,前三个拉章渐次绝嗣,都却拉章又分别建立“平措颇章”和“卓玛颇章”,由两个颇章男性轮流担任法王。16世纪,一场大火将萨迦寺南寺全部夷为平地,1948年修缮恢复该寺原貌。萨迦寺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有分寺150座,僧倡人数最多时达1万余人,在美国、英国、印度等有50座分寺。“文革”中,萨迦寺遭破坏,北寺夷为废墟,今已逐渐修复;南寺免遭破坏,拉康钦莫大殿仍完好无损。2002年6月,国家投资8660万元的萨迦寺维修工程开工,成为西藏自治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之一。
 
  北寺 位于仲曲河北岸本波山上。北寺经几代萨迦祖师的苦心经营,尤其是萨迦地方政权不断扩建,使之规模宏大,殿塔林立,僧舍密布。主要建筑有:古绒颇章、森康宁巴、乌孜宁玛祖拉康、努·曲美增卡典曲颇章、细脱格笔玛、细脱拉章及附属建筑等。此外,还有苏康拉章、格白拉章、仲琼拉章、札木七拉章、堆敦却旦、灵塔群、格西玛、班钦·岗嘎哇与俄强贡嘎桑布灵塔、东饶拉康、桑阿德钦林拉康、扎西扎努、扎西扎厦、夏珠拉康、尼达拉康、夏旦拉康、森琼增林温巴、欧嘎德钦、贡康努、措康、曲赤钦莫等108个大殿。现仅存二层大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已残破。今北寺遗址已重建。
 
  古绒颇章 简称古绒寺,是萨迦寺创始人昆·贡却杰布建立的萨迦寺第一个建筑。土木结构,藏式平顶,顶竖牛毛幢11个。无前廊,高三层,每层面积30柱,其中第一层为经书库;第二层为合金佛殿,主供合金度母,高约0.45米;第三层设昆·贡却杰布卧室及护法神殿,面积各4柱,护法神殿主供森巴那播扑西,四壁彩绘该寺护法神怙露依怙的传记壁画。
 
  森康宁巴 即旧宫殿,又称拉章霞(东院)。位于古绒颇章东侧,由昆·贡却杰布修建。高二层,底层面积2柱,上层面积4柱。主要建筑包括底层的甲央珠布修行洞和洞内的珠久神水胜迹。建有一座尊胜佛塔,帕木竹巴·多吉杰波等高僧在此修行。1951年后在其遗址按原貌修复。
 
  乌孜宁玛祖拉康 位于森康宁巴西侧,由萨迦三祖札巴坚赞修建。土木结构,上覆歇山式金顶。高二层,底层由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组成。上层为卧室。①前廊。无柱无壁画,廊壁用金汁书写萨班·贡噶坚赞与外道六敌施法辩经,使其皈依佛法的全部经过。②经堂。面阔5间,进深5间,内置16柱,主供萨迦历代法王、高僧、怙主三尊等身像,皆合金质。壁画题材为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文殊、赤松德赞、菩提萨堙、七觉士等内容。③佛殿。辟有转经廊,主供文殊像,合金质,高2.8米。两侧供萨迦五祖及萨迦巴·索南坚赞灵塔,合金质,高约1.3米。左右置经书架,珍藏《甘珠尔》经,系手抄本,为金汁书写,其中以吞弥·桑布扎亲手书写的12部《般若经》最为珍贵。
 
  努·曲美增卡典曲颇章 意为“胜乐宫殿”。位于古绒颇章西侧。萨迦二祖索南孜摩修建。高二层,土木结构,藏式平顶风格,内部无装饰。下层面积12柱,是讲经说法之处;上层面积8柱,内设索南孜摩卧室。上、下层均无壁画。
 
  细脱格笔玛 又称细脱措钦大殿。由萨迦三祖札巴坚赞修建。高一层,门向东,前有一片广场,为喇嘛辩经场。大殿无前廊、佛殿,面积约100柱,是全寺喇嘛集合之地。大殿北侧为护法神殿,面积6柱,供吉祥天女、怙露依怙等泥塑像。四壁彩绘萨迦历代寺主及高僧的传记壁画。
 
  乌孜萨玛朗达古松殿 高二层,每层面积6柱,土木结构,殿顶覆歇山式金顶。底层主供释迦牟尼佛,铜质鎏金,高3米,左右供释迦牟尼佛,为元帝妃卡普玛馈赠给萨班和译师巴央的礼物,无壁画,殿内另藏《甘珠尔》经一套,系金汁书写。上层主供怙露依怙唐卡一幅,后改为八思巴卧室,壁画内容不清。
 
  细脱拉章 萨班·贡噶坚赞创建。高四层,每层面积6柱。第一层名重巴贡康,主供怙露依怙鎏金等身像,另供西饶阔尊等3个多加依怙面具和马波果松3尊泥塑像(高约2.8米)。四壁白描骷髅头、牛马羊等动物。第二层名堪强贡康,主供怙露依怙像两尊,分别为木质、石质像。后期有八思巴制作的怙露依怙半身像两尊(今藏南寺),以及怙露依怙、吉祥天女、贡波谢半身像,布札(怙露依怙化身)面具。该层壁画绘制历代高僧及护法神内容,壁柱悬持各种兵器和面具。第三层名堪强·喇嘛拉康,主供历代萨迦寺主及高僧像,另供密集金刚、胜乐金刚、能饰金刚泥塑像,高约0.4米,壁画内容不清。第四层名乃炯拉康,内供十六罗汉泥塑像,高0.8米,壁画内容不清。八思巴时期,细脱拉章进行扩建,从底部到殿顶为103级石台阶,高九层。一二三层为实心;第四层为都堆布贡康,面积12柱,主供怙露依怙泥塑像,高5米;第五层为各欧东仁钦拉康,面积12柱,主供从阿旺·贡噶仁钦至旺堆宁波11任寺主灵塔;第六层以上建筑面积缩小,为僧舍和库房。后萨迦寺分裂成4个拉章,该拉章第一任住持由阔尊南喀勒巴担任。
 
  细脱拉章附属建筑 萨迦政府所在地。附属建筑呈“U”形分布,向东依次为都堆贡康、德宁夏、果奔夏、准奔夏、孜夏、囊邦、旺康森琼、八市贡康;向北依次为森琼色札、森琼德钦、嘎雪、杰卡拉康;嘎雪之东依次为聂仓勒孔、嘎玛贡康;接此向南为音仓康、强追勒轰、尼奔夏、朗杰康萨、札仓曲奔。①都堆贡康。高四层,层面积6柱。第一、二层为库房,第三层为确奔钦莫、帅奔钦莫的卧室,第四层为次久拉康,主供莲花生泥塑等身像。②德宁夏、果奔夏、准奔夏、孜夏。位于聂仓勒孔的上层,分别为管理卡垫、门卫、餐具(瓷器、茶碗)、金银珠宝等管家的卧室。底层为库房。③囊邦。高一层,面积6柱,主供象首之身泥质像,高约0.6米。④旺康森琼。高一层,面积6柱,为专给高僧灌顶之处,主供萨迦法王泥塑像数尊,高0.5米。⑤八市贡康。高二层,层面积2柱,底层主供怙露依怙铁质像,高0.15米,另供石质般衮谢及一些护法神面具。⑥森琼色札。面积6柱,为历任达钦卧室。东侧为森琼德钦,面积2柱,为达钦妻子卧室。再东侧为嘎雪,面积6柱,为达钦佣人住处。最东侧为面积8柱的伙房。⑦杰卡拉康。面积6柱,为接待厅,是达钦会见宾客之场所。⑧聂仓勒孔。高二层,层面积20柱。底层为库房,上层为萨迦政府的财务机构。⑨嘎玛贡康。高二层,层面积12柱。底层设贡康,主供嘎玛尼达、嘎玛堆贾泥塑等身护法神及其化身12尊,另供犀牛角、鹿角等。上层名措钦玛布,中有檀香木质法座,为划分十三万户时八思巴的法座。⑩音仓康。高三层。底层为仓库,上层设音仓康,面积4柱,是萨迦政府的档案室。第三层名耶旺森久,面积2柱,为阿旺贡噶索南卧室。⑾强追勒轰。高二层,层面积4柱。底层为卓巴(相当于政府总理)卧室,另辟有德强(管钥匙)的住房。上层另设一贡康(即护法神殿)。⑿尼奔夏。高二层,层面积6柱。底层名凯巴洛贡康,主供怙露依怙石质像,另供吉祥天女,般衮谢、怙露依怙泥塑像及面具。上层名拉康嘎卡嘎那,主供空行佛母合金等身像和莲花生用过的合金金刚杵,另供小宗佛像100余尊。⒀朗杰康萨。高一层,面积4柱,为黎明前诵经处。⒁札仓曲奔。依山层叠砌筑,高二层,底层面积6柱,存放及制作大殿贡品。上层面积8柱,名色喜般杰,宗教节日时法王在此进行上香、诵经等活动。
 
  都却拉章 位于细脱拉章东侧。由释迦桑布奉萨班·贡噶坚赞旨意修建。第一任住持为贡噶勒巴。高三层。底层为仓库;第二层由前廊和护法神殿组成,前廊面积6柱,护法神殿面积16柱,主供桑耶寺护法神孜玛惹七兄弟面具,另供七兄弟等身像,皆坐乘骑,神态各异,壁柱悬挂20余副孜玛惹化身面具及盔甲、盔帽、剑弓、刀、矛等兵器;第三层前廊设有拉章,为历任住持卧室,面积4柱,又设喇嘛拉康,面积16柱,中有一法座,后在此法座上供萨班泥塑等身像。殿内另供八思巴泥塑等身像及释迦、观音、度母等造像100余尊。
 
  仁钦岗拉章 位于都却拉章东。由贡噶桑布主持修建,首任住持贡噶尼玛。由大殿、护法神殿、机康等建筑组成。①大殿。高一层,前廊无柱。大殿面积12柱,主供金刚持、文殊,铜质鎏金,高约2.8米,北侧供十一面观音,泥塑,高约2.8米,另供释迦罗做哇强巴多杰、喇嘛丹巴·索朗坚赞灵塔,铜鎏金质,高约3米。壁画彩绘内地山水名胜,自然景观。②护法神殿。位于拉章大殿北侧。高二层,层面积4柱。底层设护法神殿,主供怙露依怙、般衮谢、吉祥天女等泥塑,高约3米,另供拉章历任住持泥塑等身像(其中喇嘛丹巴像现移至南寺);第二层为甲竹波罗卧室,殿顶装饰牛毛幢。③机康。位于拉章大殿北侧,面积12柱。内设拉章总务机构。自喇嘛丹巴圆寂后,仁钦岗拉章改为尼姑寺。1987年后恢复修建,1989年按原貌新修大殿,现称仁钦岗寺,其宗教事务保持相对独立。西边供台有新塑像9尊,依次为八思巴、赤巴坚赞、贡嘎宁布、尼玛次、索南孜摩、贡噶坚赞、索朗坚赞、空行佛母、怙露依怙,皆泥质,高约2米。
 
  德确颇章 分南、北两颇章。①北颇章。位于本波山西北最高处,高二层,层面积8柱,底层为护法神殿,主供怙露依怙泥塑像,高0.6米。另供旺堆宁波塑制的11尊护法神,其中怙露依怙高约5米,其余皆等身像。另有镇伏压戒的2魔,一为泥塑,高约2米,另一系面具。上层为喇嘛拉章,主供黑卵石质胜乐金刚,壁画为花草树木,山水瑞兽等。②南颇章。高二层。底层为僧舍,上层为达钦·扎巴洛追卧室,后改为高僧卧室,四壁彩绘释迦传记壁画。
 
  甘丹拉章 雅·敦桑格巴桑修建。位于细脱拉章西,高二层,每层面积4柱。底层为护法神殿,四周有护法神泥塑等身像;上层为雅·敦桑格巴桑、仁达哇寻努洛追、隆堆夏加贡日卧室。
 
  南寺 位于仲曲河南岸平坝上。主要建筑有拉康钦莫大殿和拉康拉章等,是一座城堡形建筑,城池建设仿效古代内地式样,整个建筑集汉、印、藏建筑风格为一体。南寺南北210米,东西214米,总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平面呈方形,整体布局结构似佛教密宗的坛城。寺院外围筑二墙一壕。内墙名杰日七哇,上有垛口、马面,四角均有角楼,四面中部建有敌楼;外墙名杰日给,平面呈亚字形,象征坛城;外壕名俄布杰日,平面呈方形,壕内有水,类似护城河。16世纪南寺毁于火灾,1948年恢复。
 
  拉康钦莫大殿 南寺的主体建筑。又称萨迦大殿、天成就殿。创建于1268年,是萨迦首任本钦释迦桑布奉八思巴旨意设计建造的。南北长84.8米,东西宽79.8米,高24.3米,墙基宽3.5米,总面积6769平方米。殿内密布巨柱108根,中间留有天井,四周原系通间大堂。1945年全面整修后,隔成诸多殿堂,呈四合院式。墙上饰红、白、灰(黑)三色,为萨迦派寺院的标志。大殿顶端白玛草面上镶嵌铜鎏金图案,法轮居中,两侧为金鹿。南寺建筑结构与拉萨大昭寺相似,属藏汉式建筑风格,在运用斗拱、柱顶雀替等木结构上,突出了藏式建筑风格,是藏族古建筑的典范。大殿主要建筑有:门廊、大经堂、欧东仁增拉康、普巴拉康、次久拉康、格尼拉康、拉康孜贡康、喇嘛拉康、薛札拉康等。①门廊。面积4柱。门前两侧为转经墙。圆形石基,柱上端雕刻仰覆莲、花蔓,替木上镂空法轮、大鹏鸟、莲花、蔓草等图案。南侧壁画为六趣图。门廊两侧木制拱框内置一直径0.78米,高1.28米的铜鎏金转经轮。前门以圆木为框,条石为槛,地铺条石。内门为厅堂,2柱3间,中间左右置两排转经轮,南、北两间供不动金刚和马头金刚泥塑像,高约5.5米。②大经堂。面阔66.4米,进深23.3米。廊前壁画内容为不动金刚、马头金刚、仓巴、仓巴该钦及曲吉拉姆等。大经堂内有40根柏木立柱,分4排,前排中间的“猛虎载”、“野牛牵”、“忽必烈柱”、“墨血柱”誉称四大明柱。其中,“忽必烈柱”通高6.6米,直径1.23米,石柱基直径1.65米,此柱系元世祖忽必烈所捐,故名;“猛虎载”系猛虎负载而来;“野牛牵”系野牛用角顶载运来;“墨血柱”系砍伐时树流乌血,故名。经堂中央开有天窗,其中东、南、北三侧为玻璃明窗,西侧绘制壁画,内容为贡嘎宁布以后的历代法王(寺主)、卓弥·释迦益西、色堆贡日、象雄曲巴、金刚佛母及多杰达关巴、比窝巴、那果巴、札玛茹巴、阿哇多弟、嘎雅达若(印度六大德)等,共55尊像。天窗正面下沿圆雕卧狮一排,共39只。大经堂内供大宗造像12尊,南侧依次为无量寿佛、释迦贝巴哇、菩堤塔、释迦牟尼佛;北侧依次为文殊菩萨、金刚佛母、菩堤塔、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释迦阿热玛。其中,合金质造像8尊,银质1尊,鎏金铜质3尊。大经堂内西墙整面及南、北两墙壁是经书墙,经书层叠至殿顶,有经书4.4万余册。③欧东仁增拉康。位于拉康钦莫天井北侧,面阔5间,22米,进深3间,15米,内置8长柱。内悬大小幡幢,四壁彩绘壁画,内容为五方佛、三怙主、萨迦五祖、西藏噶厦政府官员及维修寺院场面等。拉康东侧及北侧半部供台上供11座灵塔,原供于北寺细脱拉章内,20世纪60年代移此供养。灵塔形制皆系尊胜塔,银质,高3.4~4.8米,塔上镶有绿松石、红珊瑚、玻璃料器及鎏金带饰等。灵塔位置按时代早晚排列,从东侧自南至北依次为:强衮阿麦、嘎钦·图多旺秋、俄强·札巴洛追、俄强·贡噶仁钦、嘉贝·索南旺布、贡噶旺嘉、索南旺秋、贡噶扎西、索朗仁钦、贡噶洛追、图钦·旺堆宁布。拉康西侧置经书架,藏有《甘珠尔》经、萨迦五祖和俄强·贡噶桑布传记等经书。拉康强位于欧东仁增拉康内北侧,面阔27.9米,进深11米,内供夏尔巴堆国、曲吉·旺阿朗杰、夏尔巴·仁钦坚赞、夏尔巴迥旦、夏尔巴·曲崩玛、香堆·曲巴扎西6座灵塔。其中,灵塔形制5座为菩提塔,1座为多门塔,皆系土石结构。壁画彩绘坛城、萨迦五祖、护法神、千佛、喜金刚等,其中最珍贵的为萨班与阔端会晤壁画。④普巴拉康。位于拉康钦莫天井南侧,面阔26米,进深15米。主供普巴,每年藏历七月八日至十九日普巴节,在拉康内举行仪式。南侧供台上主供文殊,合金质,通高3.75米,像内供札巴坚赞骨灰,此尊为八思巴设计,尼泊尔工匠制作。左供释迦牟尼佛,鎏金铜质,通高4.6米,此像为萨班在内地身患病疾,寺内喇嘛为他祈福禳灾而铸。右供无量寿佛,鎏金铜质,高1.4米。拉康西壁整面及南壁置木格佛龛,内置造像,共4137尊,内容为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观音、文殊、度母、金刚手、财神、胜乐金刚、密集金刚、能饰金刚、怙露依怙、般衮谢、萨迦法王等,均系合金,鎏金铜质,高0.04~0.05米。拉康东侧经架供《甘珠尔》、《般若经》,南侧经架上供《丹珠尔》经。殿内壁画以巨幅画像为大宗,内容为佛、佛母、护法神、喜金刚等,大部分为元代作品。⑤次久拉康。位于拉康钦莫前厅二层北侧,面阔21.3米,进深8.3米。殿内北侧及东侧有灵塔5座、造像3尊,皆从卓玛颇章移来。从北侧自左至右依次排列为:尊胜塔、空行佛母、莲花生、空行佛母、菩提塔、菩提塔、菩提塔、尊胜塔。灵塔为银质和鎏金铜质,高3.72~5米。殿内壁画内容为长寿三尊、萨迦法王、护法神、莲花生传记及宁玛派高僧等。⑥格尼拉康。即灵塔殿。位于拉康钦莫前厅二层南侧,面阔15.6米,进深9米。所供灵塔原供于彭措颇章内,该颇章遭毁后移此。共11座(尊),从南侧自右至左依次为:贡嘎宁布、菩提塔、菩提塔、度母、金刚佛母、金刚勇识母、文殊、尊胜佛母、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度母。造像为银质和鎏金铜质,高2.7~4米。壁画彩绘长寿三尊、财神及其化身、强巴佛、赤松德赞、普提萨提、莲花生、八思巴等。⑦拉康孜贡康,即护法神殿。位于拉康钦莫第二层西北角,面阔3间,进深2间。北壁供台主供怙露依怙,高1.6米,另供般衮谢、吉祥天女,高约1.2米,皆泥塑。壁柱悬挂唐卡,内容为多追达巴(骷髅舞)、普巴、孜多杰那巴、金刚持、布札·米赤阿、嘎玛哇、堆杰等诸护法。东壁白描马、牦牛、羊、乌鸦、狗等动物。⑧喇嘛拉康。位于拉康钦莫三层西北角,由经堂、佛殿、修行室三部分组成。经堂居中,面阔3间,进深3间,四壁彩绘释迦极乐世界、确贝拉姆(伎乐仙女)、萨迦法王及高僧、山水瑞兽等壁画。修行室位于经堂南侧,无柱。佛殿位于经堂北侧,面阔3间,进深2间。主供俄强·贡噶仁钦及强白多杰等8尊泥塑像,仅释迦牟尼佛为鎏金铜质。壁画绘制萨迦法王、高僧及印度大德等内容。⑨薛札拉康。位于拉康钦莫南侧,西邻拉康拉章。廊前彩绘释迦传记,四大洲世界、六趣图等壁画。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左右供强巴佛、金刚佛母、金刚持、度母、萨班·贡噶坚赞等像。东西两壁及北壁两端置木制佛龛,内供37尊普贤大日如来(即贡日佛),系合金,鎏金铜质。壁画重彩绘制圣僧图(即东尊丹巴)、八舞女(即札西改杰)等内容。
 
  拉康拉章 又称八思巴殿。贡噶桑布主持修建。贡噶勒迥任首任住持。位于拉康钦莫南侧。为藏式平顶建筑。高三层,底层为库房,上层由前廊、经堂、佛殿组成。前廊2长柱,无壁画。经堂面阔7间,进深7间,面积36柱,主供毗卢遮那佛,银质,高约2米;另供普贤大日如来37尊,皆合金质,高约0.6米,为尼泊尔工匠制作;还供有十六罗汉,泥质,高0.4米。壁画内容不清。“文革”时期被毁,后修复。
 
  壁画艺术 萨迦寺壁画总面积1万平方米,场面宏大,表现内容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文化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以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昆氏家庭史、萨迦史、山水景观、花卉瑞兽、装饰图案等为内容。其中,尤以八思巴会见忽必烈、萨迦寺建设场面等最为珍贵。①坛城壁画。位于拉康钦莫第二层西回廊的金廓拉康,即坛城殿。殿内墙上坛城绘于13世纪末,是该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画,为中国元代绘画艺术珍贵的文化遗产。萨迦寺保留坛城壁画仅金廓拉康一处,共有63座平面坛城。在金廓拉康63座坛城中,有20座大坛城,直径2.55~2.7米;43座小坛城,直径约0.6米。小坛城分布于大坛城四周,相间山水、祥云、佛陀、菩萨、侍女等图像。②昆氏世袭史壁画。位于拉康钦莫第二层东回廊北部。绘制于东壁整面及南、北两端面,内容为昆氏家族世系肖像118尊。其中天神基仁、昆邦杰、贡嘎宁布三尊画像最为高大,通高2.2米,其余肖像通高约0.5米,分四层排列在壁面上。整个壁画是一幅昆氏世系形象、生动的连环画。它同该寺祖师塑像、唐卡等艺术同属写实主义杰作,为研究萨迦地区的服饰演变、地方特色提供了形象化的珍贵资料。③山水鸟兽壁画。在壁画中多做铺底或反衬,见于各个殿堂,主要内容为“狮图”、“虎图”、“四合睦”、“六长寿”、“东尊丹巴”(圣僧图)、“瓶荷图”、“松鹤图”等,鸟兽主要为狮、虎、象、鹿、猴、狗、兔、牛、马、羊、鹰、燕、雁、鹤等。画面笔墨简洁,渗透了汉地山水画追求意境的技法,给整体画面注入了生气和活力。④莲花生传壁画。位于次久拉康西壁。壁画详尽地描绘了莲花生降生、抵印、弘法、进藏、降魔、建桑耶寺等经历,带有神奇的色彩。莲花生形象为头戴三角卷沿帽,顶插鹫羽,双眉锁闭,怀抱天杖,手端颅器,作愤怒相,以示其“法力无边”。⑤释迦传记壁画。位于拉康钦莫大经堂东壁。描述了释迦牟尼佛下凡人胎、腋下降生、七步生莲、比武伏象、夜半逾城、六年苦修、降魔成道、传经弘法、历经十难、佛祖涅槃、分取舍利等情节,整幅壁画长66米,在中外壁画史上实属罕见。
 
  寺藏文物 萨迦寺自萨班·贡噶坚赞以后,一直与元代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往来。昆氏家族曾有10余人担任元、明两朝帝师,并有数人与皇室通婚,有两代皇帝敕封萨迦寺和昆氏后裔大量的印章和诰封。萨迦寺内保存的历史文物众多,有大量经卷、贝叶经、瓷器、唐卡,元帝御封的海螺、盔甲、盔帽、马鞍,以及明清两代敕封的印章、封诰,数十尊(座)高达10米的合金、鎏金铜、银质大宗造像、灵塔和上万计石刻、木雕、陶塑、合金、银、铜、铁质的各类造像等。这些珍贵文物对于研究元明两代对西藏地方的施行政策、行政建制、职官制度、汉藏关系及当时的雕刻、铸造工艺等,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①经书。主要收藏于拉康钦莫大经堂内,其他各殿堂和经书库内均置有经书架,有《甘珠尔》、《丹珠尔》、《帕巴杰东巴》、《金环经》、《宗派源流》、《怛特罗部》、《道果》、《释量论》、《萨迦更崩》、《萨迦历任法王传记》、《普巴经》、《释迦传记》等,涉及有关文学、医学、历史、哲学、天文、历算等藏文经卷2000部,全寺藏书8.4万部。所藏经书多为元明时期各类典籍,其中手抄本居多,有些用金粉、银粉和朱砂精工缮写。装订方式有卷轴式、折叠式、夹板式等,其中一部夹板式经书重5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最珍贵的是《布德甲马龙》大藏经,长1.8米,宽1.03米,厚O.67米。萨迦寺经书殿内的藏书对西藏的宗教、历史、哲学、文学、农牧业等都有论述。②贝叶经。该寺是世界上保存贝叶经最多的地方,共有用藏、蒙、梵三种文字刻写的20函、3636页贝叶经。贝叶经字迹工整秀丽,有的还绘有释迦牟尼像,其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极高。萨迦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寒冷,使这批稀世珍宝得以保存至今,其中《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呈长方形,最大者长6.1厘米、宽6厘米,最小者长19.3厘米、宽5.5厘米。③瓷器。主要陈列于拉康钦莫大经堂内,从元代至民国,总计约1100件。形制有高足碗、碗、瓶、壶、盒、人像、颅型器、觥、狮等,宗教题材的有八宝、摩尼宝、双龙、双凤、松鹤、莲纹、金刚杵、六字真言等。其中一件瓷器是明代宣德青花五彩鸳鸯纹碗,世界上仅存两件,为稀世珍品。此碗内口沿所书的藏文吉祥经与《汉藏史集》所记载的明廷赐给明代大乘王的青花碗文字内容一致。④唐卡。唐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运用了民族传统的构图形式,采取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寺内藏有唐卡1200轴,其中《八思巴唐卡画传》最为珍贵,描写了八思巴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功绩。另有历代法王、高僧、佛陀佛母、菩萨、度母及各类护法神唐卡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