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秩弦歌映雪域 杏坛逐梦谱新篇

拉萨师范学院半世纪蜕变之路

2025-11-13 10:08:41来源:西藏商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在雪域高原的教育长卷中,拉萨师范学院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与西藏基础教育同频共振,与雪域儿女成长休戚与共——从1975年成立的拉萨市师范学校,到2025年正式揭牌的本科院校,这所扎根高原的学府,用五十年时光书写了一段教育报国的传奇。半世纪逐梦征程,既是西藏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缩影,更是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爱国兴藏、教书育人”的生动实践。从基础教育的“奠基者”到师范教育的“领航者”,拉萨师范学院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深耕育人沃土,为西藏教育事业发展镌刻下深刻印记。

  薪火初燃

  从师训班到师范校的初心坚守

  1975年,乘着西藏教育事业恢复发展的春风,拉萨市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彼时的校园设施简陋、师资匮乏,却承载着为雪域高原培育合格中小学教师的千钧重任。学校始终锚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扎根边疆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坚守师范主业、熔铸师德师魂、注重‘主兼多能’、传承优秀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

  2006年,学校迎来发展史上的关键跨越——升格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从中等师范教育迈入高等师范教育行列。办学层次的跃升,让学校迎来发展新机遇: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师资建设、完善办学条件,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这一阶段,学校累计培养数千名中小学教师,他们如点点星火,播撒在西藏乡村教育的广袤天地,为西藏基础教育普及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升格专科后,拉萨师范学院并未止步,而是以“提质增效、特色发展”为方向,在学科建设、师资培育、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冲击本科积蓄力量。

  学校坚持“硬件达标”与“内涵提质”双轮驱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创新实施“育引留用”四大工程:每年选派骨干赴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对口高校跟岗研修;支持教师提升学历优化结构;柔性引进博士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争取上级支持将高级职称比例大幅提升。一系列举措推动师资队伍实力显著增强——专任教师从最初数十人发展至310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170人,教师团队在全国、全区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学科专业建设紧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以师范为主、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学校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完成小学数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认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先进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建成西藏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前教育实训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推动教学与科研深度赋能。2020年以来,学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广泛成长为西藏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五十年发展历程中,对口支援的暖流始终滋养着这所边疆学府。自1994年起,江苏省率先开启对口支援,随后北京市及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接力帮扶。仅首都师范大学8年间就选派14名教师援教、2名干部援藏,接收18名教师进修,投资110万元支援校园网络建设,并联合开展成人专升本教育,为219名西藏教育工作者提升学历。全方位的帮扶支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桃李芬芳

  在坚守使命中彰显教育担当

  五十年栉风沐雨,五十年春华秋实。拉萨师范学院始终坚守“为西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发展的‘四有好老师’”办学定位,累计为西藏培养输送七万余名基础教育人才。他们遍布西藏各地市、县区的校园,成为推动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藏北那曲的偏远牧区,有毕业生扎根讲台二十余载,用双语教学为牧区孩子打开知识之窗;在山南的乡村小学,有校友带领学生开展特色活动,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拉萨的城区幼儿园,有毕业生创新教学方法,守护幼儿健康成长——这些身影身上,都烙印着“爱国兴藏、团结奋进、尚德修身、教书育人”的校魂,用行动诠释着师者的责任与担当。

  除人才培养外,学校还主动对接西藏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发挥科研服务优势:依托西藏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教育政策、教学模式等领域研究,多项成果纳入地方教育决策;组织教师深入基层开展教研指导,培训在职教师数万人次,为提升西藏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强巴次仁、德吉卓嘎,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全国名校长布尼玛,“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王甜甜等优秀代表,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个人10名、省部级30余名、地市级200余名,以卓越实绩彰显教育担当。

  逐梦新程

  开启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年,拉萨师范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迎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如今的校园占地612.5亩,建筑面积达20.2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机构,涵盖11个师范专业与4个非师范专业,成为多民族师生共融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站在五十年历史节点,学校以升本为契机,擘画“建设特色鲜明的本科应用型高校”新蓝图。在学科建设上,重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等优势专业,培育民族教育、高原体育等特色学科,力争2030年形成3-5个在西藏乃至西部有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将实施“博士引进计划”“名师培育工程”,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开放合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路径。未来,拉萨师范学院将深化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对口高校的合作,拓展与区内外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校+地方+学校”合作网络;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师范院校交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持续提升办学水平。

  “50年只是序章,本科教育是新的起点。”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余凤萍表示,“展望未来,拉萨师范学院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风、“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不厌、知行合一”的学风,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打造培养基础教育名师的“摇篮”、研究高原教育规律的“高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标杆”,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去,让更多的教育梦想在这里绽放!。”

  五秩弦歌不辍,雪域杏坛扬帆。拉萨师范学院的蜕变之路,是西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这所扎根高原的学府必将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雪域高原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