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达:雕刻时光的地质史诗

2025-10-27 09:54:24来源:西藏商报作者:黄帆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古格文化遗址公园。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辖县,位于西部象泉河流域,是西藏边境县之一。札达县有着灿烂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挖窑洞居住;公元前1000年左右,象雄部落形成;公元966年,第一代国王扎西衮在札布让创立了古格地方政权;公元168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今札达县设立札布让宗、达巴宗,延续了近300年;1960年正式成立札达县人民政府。深远的历史变迁,塑造了札达县特有的文化底蕴,流传千年的宣舞至今尚在民间盛行,还有古格文化遗址公园、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充满了历史之谜、文化之谜,等待世界各地人士前来探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札达县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由土林、古堡等共同构筑的魔幻世界。札达土林铺天盖地、层层叠叠。从远处观赏,令人忍不住感叹土林那绵延不绝的浩荡气势,亘古久远的庄严凝重;深入土林深处,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会到沧海桑田的变迁。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保留着游牧与农耕结合的半定居生活方式。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主要体现在传统歌舞、服饰和节庆仪式中。


古格文化遗址公园。

  札达县作为西藏阿里地区民间歌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歌舞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8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格宣舞。

  央鲁是流传千年的祈福歌谣,源于象雄时期,藏语中“央”意为“福”,“鲁”意为“歌”,合称“带来福气的歌谣”,广泛用于节日庆典等仪式场合,其中“达巴央鲁”是札达县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

  柴鲁是一种席间酒歌,在仪式庆典中演唱,历史悠久,旋律悠长,唱词涵盖赞颂、祈福等主题,是札达县重要的民歌形式。

  底雅服饰承袭了古象雄文化元素,至今保留着完整的服饰文化体系。

  象雄文明作为西藏文明的古老根基,其遗存广泛分布于阿里高原、那曲尼玛县及邻近区域,内容涵盖建筑、宗教、文字、艺术等多个领域。该文明以苯教信仰为核心,对藏文化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霞义沟。

  札达县,是象雄文明遗存的核心枢纽之一。这里的代表性遗存——穹隆银城,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城堡遗址,更涵盖建筑、宗教、艺术及自然景观,全方位地呈现了古象雄王国在政治治理、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历史图景,成为今天追溯西藏文明源头的重要窗口。

  札达这么美,应该怎么去呢?

  从拉萨市经G219国道转G565(巴札公路)可达,沿途有土林观景台。

  从普兰县经门士乡往札达,踏上“象雄古格旅游环线”(象雄古道),沿途遗址密布。

  从狮泉河经那木如踏上701县道,沿途经香孜乡,有著名的香孜遗址和霞义沟景区。

  图由阿里地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