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珠孜区第二中学: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

2025-10-22 09:55:54来源:西藏日报作者:扎西顿珠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走进桑珠孜区第二中学,多彩的民族服饰、纯真的欢声笑语、互助的学习场景,构成了一幅多民族师生和睦共处的生动画面。

  秋日的阳光洒在桑珠孜区第二中学的操场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们整齐列队,凝视着迎风飘扬的国旗,眼中充满敬意与自豪。

  这所拥有多个民族师生的学校,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与生活的每一个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让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愈发绚烂。

  桑珠孜区第二中学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学校。数据显示,该校现有藏族、汉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

  “学校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让文化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学生心间。”桑珠孜区第二中学校长次多告诉记者。

  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组织资深教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民族团结元素,语文课上,《草原》一文中感受蒙汉情深;历史课上,结合西藏民主改革66周年,讲述各民族共同建设新西藏的历程;3月28日,学生以《百年变迁看西藏》《民族团结颂》等诗歌朗诵,回顾西藏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历史性跨越,用深情朗诵传递“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信念。

  “我们很喜欢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通过活动,我认识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朋友,我教他们藏语,他们教我他们民族的语言”学生尼玛康卓笑着说。

  民族团结是各族学生友好相处的最好“密钥”。在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下,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文艺汇演上,学校各班创作舞蹈《民族团结一家亲》、歌伴舞《爱我中华》等节目,各民族学生身着传统服饰同台表演,台下师生挥舞国旗合唱,校园成为民族团结的欢乐海洋。

  近年来,黑龙江省组团式援藏教师也为学校民族团结工作注入新活力。

  在教学上,援藏教师与当地教师开展“同辉互促”结对,带动当地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援藏教师搭建“云端桥梁”,学校与哈尔滨市萧红中学跨越5000公里,联合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活动,两地学生通过视频连线共读《红星照耀中国》。

  家访路上,用脚步丈量民族团结的温度。2025年8月的一个周日,援藏教师杨伯祥等五人冒着高原初秋的寒意,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藏族学生次旺扎西家中。

  老师们拿出成绩单,耐心地解释:“孩子学习进步很大,但语文作文还需要多练,我们可以一起帮他制订学习计划。”数学教师魏红杰蹲下身,给次旺扎西讲解错题,英语教师孙丽丹则带来了印有英语单词的卡片,“以后每天记10个单词,下次老师来检查好不好?”次旺扎西看着老师们认真的模样,用力点头。

  援藏教师多茹在日记中写道:“每次家访,看到家长们真诚的笑容,听到孩子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老师好’,我就明白,我们走的不仅是家访路,更是民族团结的连心路。”

  教室里,各民族学生互帮互助、操场上,援藏教师与当地师生共同运动、校园长廊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的奖状格外醒目……如今,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各民族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场景,民族团结之花已深深扎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