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5-10-13 16:08:29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编者按:2025年9月8日至10月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作为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具有特别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研究会围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科技赋能青年、新疆各族群众饮水安全保障、西藏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等议题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充分保障老年人各项权利成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维护老年人个体尊严,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全面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一是大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贡献“银发力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邱桑村农村幸福院牵头组建了“三色银龄”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年龄普遍60多岁,涵盖教育、医疗等各行各业退休人员,他们为辖区内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咨询服务,为高龄老人送餐、量血压,开展健康义诊,拾捡辖区垃圾,在服务他人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传递温暖与力量。二是不断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推动活到老学到老。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尼卓林社区通过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的方式,开设“西藏老年大学·社区课堂”,免费开设书法、手鼓、插花、八段锦等系列课程。三是加快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提升生活品质。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夕阳红”西藏老年阅读活动,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老年人阅读热情。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在重阳节举办“牵手夕阳红 温暖老人心”老年人趣味运动活动,设置健步走、夹乒乓球、抛毽子等健身活动项目,激发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深入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一是大力开展适老化改造。西藏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主要目标,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2024年,西藏投入专项资金完成1051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改造,让卫生间扶手、防滑地垫、紧急呼叫按钮等设施走进高原人家。二是不断优化老年出行环境。全面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免费政策,鼓励老人们走出家门;公共文化设施、旅游景点和体育场馆向老年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体育公园普遍设置老年人健身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三是持续开展数字助老活动。成立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相关制度举措,通过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便日常生活。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西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服务,养老机构对有意愿集中供养的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共建成80家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65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6家农村幸福院。建成132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点,不断满足老年人就近便利助餐服务需求。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等活动,引导民众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

  持续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力度。西藏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严厉打击整治侵害农村留守老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聚焦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保险、救助、赡养、婚姻、财产继承和监护等领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易泄露个人信息、上当受骗等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引导。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充分保障老年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