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222米,羌塘无人区深处,随着最后一座通信基站建成,由中国铁塔和田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和田铁塔”)协同电信运营商建设的216国道民丰至改则段公网覆盖工程竣工投用。高高耸立的28座基站,让这条“生命之路”告别长期“信号盲区”的历史!
216国道新疆民丰至西藏改则段,全长800多公里,这条“高海拔、大落差、穿越羌塘无人区核心地带”的公路,被誉为“新藏二线”“进藏第十线”。它不仅是国防和资源运输重要通道,更是连起藏北高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然而,因高寒缺氧、地形复杂,该路段过去一直面临通信覆盖难的问题。往来牧民、货车司机和游客,在这段高海拔路段经常处于失联状态,遇到突发事情联系难、救援难。
通信,在这里不仅意味着便利,更是“生命线”。
2023年,G216国道民丰段通车后,和田铁塔迅速行动。提前现场勘探进行预选址,整理数据形成报告,对接县政府有关部门、公路局等争取建站支持。在新疆通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该路段通信建设成功纳入电信普遍服务项目。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建设绝非易事。和田铁塔组建党员先锋队攻坚,一方面,走访沿途牧民定居点、货运站及旅游服务区,收集各场景过往人群的通信需求;另一方面,邀请长期从事高原基建的专家,反复勘测地形、气象与地质条件,为建站选址做足准备。
建设者面临的,是海拔4000米以上极寒环境的挑战,高反、缺氧如影随形。施工期间,每名队员身边都放着氧气瓶,每隔一会儿就得吸氧缓释头晕与疼痛。有一次,一名年轻施工人员在设备调试中突然晕倒,醒来第一句话竟是:“设备……调通了吗?”简单一语,道出通信人最朴素的信念:早一天通信号,比什么都重要!
为了抢工期,队员们常常以工程车为“家”。“睡觉要盖两床被子,还得穿着棉衣、戴着帽子,早上醒来一摸眉毛,全是白霜。”资深的施工人员阿不都笑着调侃,如同讲述别人的趣事一般。
无独有偶。项目经理赵航宇曾在勘察归途中遭遇暴雨,车队困于盘山险路,山路湿滑,一旁即是悬崖。那一夜,他们决定在车内过夜,图纸铺在腿上当作“被子”,等待天明。“也就是那一晚,我更明白,信号就是绝望中的希望,是危急时刻的生命线!”赵航宇说。
如今,28座基站巍然屹立于羌塘高原,G216 国道(民丰至改则段,新疆段)实现信号覆盖!过往司机一路通信畅通,紧急情况下可随时拨打救援电话;沿线牧民不论是日常联系还是网络信息获取都更加便捷。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路段发生车祸需依赖过往车辆下山求助。如今依托稳定的通信网络,可第一时间接收求助并精准定位,救援效率大幅提升。
常年行驶该路段的货车司机杨师傅感慨道:“看到铁塔基站,手机信号满格,踏实感安全感就满满的!”
当信号的暖意洒满高原,这条道路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通道,更成为传递安心、承载希望的民生之路。下一步,和田铁塔还将协同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挂载对讲天线进一步强化高原的通信和安全能力,更好服务边疆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