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尼玛:用坚守与奉献点亮边疆教育之光

2025-09-10 09:19:56来源:西藏商报作者:张雪芳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九三阅兵受邀观礼的德庆尼玛。图由受访者提供

  “9月3日,我非常荣幸受邀现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非常激动。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当记者见到拉萨中学团委书记、教师德庆尼玛时,他难掩激动之情地说道:“未来,我将讲好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仁爱之心守护学生成长,以扎实学识助力学生成才,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德庆尼玛,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13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拉萨中学生物教师、班主任、校团委书记等职务。连续十余年,他始终坚守在学校思政工作一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中。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推选为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德庆尼玛不仅在教学上兢兢业业,还积极投身科研。他曾主持或参与自治区级多项课题,参编出版多部教学论著,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8篇论文。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西藏自治区教学能手、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校园里,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道路,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努力,在教育的舞台上书写着壮丽的篇章,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育者。

  坚守思政阵地 让爱国种子扎根童心

  当记者见到德庆尼玛时,一群高一学生正围着他热烈地交谈着。“我连续带了几届高三毕业班,累计有700余名学生从学校毕业。今年,我带的两个高三班的学生,都如愿拿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德庆尼玛自豪地说。

  德庆尼玛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守在思政育人阵地。他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大思政”格局,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

  除了课堂教学外,德庆尼玛还利用课余时间,连续八年负责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生团校等思政大课堂,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讲述新西藏的幸福生活。同时,他依托培训班开展“共度传统节日”“身边的幸福我来讲”“我们都是一家人”等实践活动,加强各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近2000人,成为全区思政工作的亮点。

  作为全区青少年优秀宣讲员,德庆尼玛坚持用“青言青语”和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身边人和身边事,先后在校内、校外开展二十多场生动而精彩的讲座,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从而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中。

  当好引路人,做好“大先生”。德庆尼玛坚持“五育融合”,在学校先后创办了“团结杯”辩论赛、“五史杯”知识竞赛、“石榴杯”足球比赛、“中华杯”演讲比赛等品牌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8年,他被选举为共青团十八大代表,并被推选为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20年,拉萨中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怀揣仁爱之心 做学生的“成长合伙人”

  9月9日上午,德庆尼玛拿起书本,快步走上教学楼的三楼教室。放下书本后,他先打开了教室里的电脑,迅速在黑板上写下了讲课的主题内容。

  随着同学们的一声“老师好”,德庆尼玛开始了他的一堂生物课。学生次仁拥姆说:“我特别喜欢德庆尼玛老师的课,他讲课风趣幽默,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年高考成绩公布时,我陆续接到同学们打电话报喜讯的消息,觉得比中了大奖还开心。”德庆尼玛说。

  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德庆尼玛都会收到已经毕业的同学发来的祝福短信。有的同学进入大学后,还会跟他保持联系。作为一名班主任,德庆尼玛始终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曾有一名高三学生因成绩落后且厌学而辍学。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前往学生家中,多次家访并制定专属学习计划,让学生慢慢爱上学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名学生最终考入大学。如今,这名学生每年教师节都会给他打电话祝福。

  “我会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让班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公平公正对待每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德庆尼玛说,除此之外,他还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每周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交流或书信往来。看着一篇篇书信内容,字字浸润着他对学生的爱。他用爱心和耐心赢得了学生的真心,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发生转变,最终考上理想大学。

  德庆尼玛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他以仁爱之心守护学生成长。由于教学工作成效显著,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在高考中连续总分第一,班级重本率名列前茅。

  德庆尼玛不仅关爱在校学生,还积极投身乡村教育。2021年,他主动请缨前往海拔5000米的那曲市申扎县确曲村驻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期间,他制作“每日一句”微课,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他还积极联系爱心人士,为那曲市申扎县塔尔玛乡小学捐赠近10万元的教学设备和物资,并成功申报了确曲村村级幼儿园新建项目,为助推乡村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潜心教学相长 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德庆尼玛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他积极开发“VR+生物实验之旅”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上好每堂课,他认真查阅资料,深入分析教材,科学分层设置课堂内容。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曾被学生评为“最会教导的老师”。

  2021年至今,德庆尼玛连续五年担任高三3个班级的教学工作。“虽然家里发生过不少事,自己也生过几次病,但从未请过假。”德庆尼玛说,他的父母和妻子特别支持他的工作,妻子曾说:“高三的孩子只有一年,而且是关键的一年,家里的困难可以克服,你就放心教书。”

  正是家人的支持,让德庆尼玛得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他认真研究高考题目,提炼总结答题技巧,在校内、校外开展多次高考备考讲座,教学成绩在全区高考中8次获得单科第一。

  在教研领域,德庆尼玛善于把问题转化为课题。他利用课余时间精心整理适合当地学生的《高中生物课堂笔记》,以思维导图形式探索新的复习方法,成功申报为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2023年度课题并面向全区推广。他主持或参与3次省级课题研究,主持3次县级课题研究,撰写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近十篇。参加各类培训和赛课,多次荣获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躬耕教坛,铸魂育人”,德庆尼玛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用无悔的青春和辛劳的汗水,诠释着敬业爱生。他让无数祖国边疆的学子插上理想“翅膀”,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育者。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