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长城: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的“西藏答卷”

2025-08-17 11:39:08来源:道中华作者:尕藏吉 苏发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1840年6月,英国战舰乌云般压向珠江口,开启中国百年国殇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遥远的西南边陲——雪域西藏,另一场搏杀已然上演,它便是森巴之战。


▲森巴战役遗址(图片来源:普兰文旅公众号)

  当时英国为策应东南主战场,牵制清廷兵力,精心谋划了一场“借刀杀人”的阴谋:策动印度西北部查谟王室的森巴人,入侵中国西藏阿里地区。那时驻守阿里的清军仅有500人,而汹汹来犯的森巴军达三千之众,黑云压城,兵力悬殊。

  敌方分三路进犯,所过之处,烧杀掳掠,血染雪原。

  危难关头,雪域高原的藏、汉等各族儿女以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层层阻击,拼死周旋,硬生生拖住了侵略者的铁蹄,为援军的到来赢得了时间。

  几个月后,转机降临。 清朝驻藏大臣孟保、海朴督率各路援军会师阿里前线,清军兵力骤增至三千余,军容整肃,士气如虹。蓄势已久的清军发起反击,首战即毙敌二百四十余人,更阵斩敌军统帅倭色尔。

  此役对森巴等如晴天霹雳,让他们魂飞魄散,士气崩溃。清军乘胜追击,连战连捷。


▲拉萨八廓街上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图片来源:许玲玉摄)

  森巴战役只是一个缩影。回望近代中国,危崖将倾,虎狼环伺。 在那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之上,西藏的军民始终屹立风雪,用血肉之躯在荒原上筑起长城,在经幡飘荡的群山之间,一刀一斧刻下对家国的不渝忠魂。

  (一)铁壁难破:英国半世纪渗透西藏破产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半个多世纪,英国便垂涎西藏,并为日后侵略进行了“预演”。

  1774年,一个不祥的身影悄然潜入雪域——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职员波格尔,乔装混入日喀则。 他到拉萨的阴谋虽然未能得逞,但绘制了拉萨通往南亚通道的地图。 

  六世班禅大师的自传里,有一句看似寻常的记录:“英夷呈望远镜与钟表”——他不知道的是,这些“礼物”背后是帝国贪婪的窥伺。

  
▲英属东印度公司(图片来源:顶端新闻)

  五年后,一个更大的阴谋紧跟着班禅大师进京祝寿的队伍。 一名自称“印度游方僧”的神秘人物——普南吉尔混迹其中。

  藏文档案记载:“大师(指六世班禅)召见印度瑜伽师普南吉尔。” 这位“瑜伽师”实则是东印度公司的间谍。他贴身藏着孟加拉总督的密信,意图重金收买清廷权贵,撬开大清的后门。

  然紫禁城对此浑然未觉。 军机处满文档案《随班禅到热河之僧众从人名单》里,只登记着“印度僧人二名”,对其底细未审其详。普南吉尔收集了大量情报,连同波格尔测绘的地图,在六十年后指引着英军的铁蹄踏向这片雪域高原。

  为了开放通商,东印度公司的人来了又去,换来的只有西藏上下的严词拒绝。后来英国人去北京向清政府施压,想借朝廷的旨意压服西藏,结果依旧:“清朝皇帝和西藏地方摄政都不同意西藏和英国订立通商约”。这清晰无误地向世界宣告:西藏事务之决断,权在中央;西藏民心之所向,永系国家;西藏疆土之归属在中国版图之内,不容任何外力觊觎。 

  面对西藏铁壁般的门户,英国殖民者只好撕碎“通商”假面,直接露出獠牙——这便是文章开头的森巴之战。


▲《西藏奏疏》卷一·“剿办森巴生番”(图片来源:中国古籍网)

  此役虽无法逆转鸦片战争总体败局,但也粉碎了英印势力染指西藏的毒谋。藏汉军民同仇敌忾,以血肉为垒,硬生生在侵略者的铁蹄前,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碑。

  (二)经幡下的战鼓:雪域高原的抗战答卷 

  1937年夏夜,卢沟桥的枪炮声撕裂长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开始。 虽远隔烽烟万里,但藏族儿女没有置身事外, 一队队沉默的牦牛驮队,碾过风雪,走向硝烟深处的北方战场。

  表面上拉萨的街巷商贩吆喝声依旧,寺庙晨钟仍按时敲碎薄雾—— 一切似乎都浸在亘古不变的宁静里。但这平静之下,却奔涌着热流。许多雪域青年穿越关山,将一腔赤诚投向烽火连天的前方。

  1938年初,广西南宁上空,日军飞机进犯。藏族青年札西与战友,驾九架战机穿过云霄,迎头截击。 碧空之上,引擎怒吼,弹道如织,这些抗战勇士,硬生生将骄狂的敌人逐出南宁天空。

  山河破碎让九世班禅大师悲愤填膺,五内俱焚。 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向世界发出声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吾人誓当拥护中央,抗击日寇,为国家之独立与完整而奋斗!”他于青海玉树油尽灯枯之际,仍心系国家,以最后气力留下《告西陲民众书》,发出疾呼:“团结!御侮!” —— 此乃生命绝唱,也是最后战鼓。


▲年轻时代的九世班禅(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神州,雪域高原上的僧俗众生,无论身在庙堂或毡房,皆以拳拳之心,汇入救亡图存的洪流。他们中有人解下袈裟、告别经筒,跨上战马; 有人倾尽囊中最后一枚银元、最后一块酥油,用微薄之力支援前线。


▲藏族人民捐献羊毛支援抗战 (图片来源:拉萨发布公众号)

  这便是抗战中的西藏答卷—— 没有地理的隔阂,只有血脉的共振; 没有宗教的藩篱,唯有护国的赤诚。

  回望整个近现代,从森巴入侵者铁蹄下的浴血搏杀,到抗日烽火中的倾力驰援, 西藏军民从来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历史用不容置疑的事实宣告:西藏,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神圣疆土。

  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 以血肉为基,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长城; 以生命为焰,照亮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之路。

  (作者简介:尕藏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4级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苏发祥(通讯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黄   也
  制作 | 郭欣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