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脚到峰顶、从高峰到更高峰——登顶珠峰:更高更远 永无止境

2025-07-31 09:16:38来源:西藏日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1975年,登顶珠峰时突击队誓师出征。

  1975年5月28日,《西藏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新华社消息《我国登山队从北坡胜利登上珠穆朗玛峰》和评论《敢于攀登高峰》。消息写道:“九名男女登山运动员在珠峰峰顶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竖立了一个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字样的三米高的红色金属测量觇标,拍摄了顶峰的照片和影片,并测量了顶峰覆雪深度,采集了冰雪样品和岩石标本,还做了无线电遥测心电图,为我国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程和有关科学研究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1975年5月27日,这是一个被记入世界登山史册重要一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的9名勇士再次胜利登上珠穆朗玛峰,首次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之顶,精准测得珠峰海拔高度为8848.13米。这一壮举,有力地回击了国外登山界对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真实性的质疑。

  青藏高原,群峰耸立,被誉为“千山之宗”。终年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珠穆朗玛峰,更是被世界仰望的世界第一高峰。

  登顶珠峰,不仅是无数登山者的终极梦想,更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和荣誉。作为拥有珠峰北坡主权的中国,自然不能甘居人后。

  其实,早在1960年的5月,我国的王富洲、贡布、屈银华3名登山队员便从北坡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但是因为当时天黑,没有留下任何登顶的影像资料,所以长久以来,国外登山界对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回击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行动来证明。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索南罗布、潘多、罗则、桑珠、侯生福、贡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和阿布钦9名勇士再次胜利登上珠穆朗玛峰。潘多更是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一时间,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2025年5月,在第二十二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暨纪念中国人再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系列活动中,著名登山运动员、国家级运动健将、1975年登顶珠峰的“九勇士”之一的罗则再次来到了珠峰大本营。

  “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今年88岁的罗则慷慨激昂地说,“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挑战,更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出的宣言,我们用冰镐和绳索、用热血和生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影响了全世界,我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攀登!”


1975年登顶珠峰的“九勇士”。

  珠峰有了“身高”“地标”

  据罗则介绍,50年前,“九勇士”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之后,随即开展了向党和人民汇报胜利的喜讯、竖立金属觇标测量珠峰高度、展示五星红旗、拍摄在顶峰活动资料、搜集山顶冰雪样品、遥测地球最高点上的人类心电图、测量峰顶上的覆雪深度、采集峰顶花岗岩石标本、拍摄顶峰全景的电影、把毛主席石膏塑像安放在峰顶上、为登顶勇士拍摄纪念照片11项工作。

  “不同于1960年第一次登顶时的暗夜行军、没能留下影像资料,这一次中国登山队在珠峰顶上的无氧环境下工作,停留了足足70分钟。”罗则回忆说。

  此外,他们还在珠峰号称“死亡地带”的“第二台阶”上,架设了永久性的金属梯,使得此前从北坡登顶的最大障碍变得相对安全和简单了。从此以后,凡是从北侧东北山脊中国传统路线攀登的国内外登山者,无一例外都选择通过这架梯子跨越“第二台阶”。这架著名的金属梯子也被称为“中国梯”,对国际登山运动影响深远。

  此次登顶珠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当时处于艰苦建设时期的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1975年7月23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庄严宣布珠峰高程测量结果为8848.13米。这一精确数据迅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世界的广泛承认,宣告了中国有能力自主测定地球最高点。

  关于珠峰的高度,罗则进行了解释:1975年,首次成功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第二次测得高度为8844.43米;2020年,第三次测得高度为8848.86米。“三次测得数据虽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保持一致,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峰顶积雪厚度的变化,因此,这三个数值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都具有科学上的准确性。”罗则说。

  而他们当年竖起的测量觇标,在峰顶上牢固地屹立至2005年才被收回国内保存。在30年的时光里,觇标不仅为国家测绘人员精确测算珠峰高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成为世界各地登山者登顶珠峰的“铁证”,大家都要与之合影留念。

  高度、觇标和梯子,让世界第一高峰从此刻下了中国的烙印。


1975年,突击队队员在珠峰峰顶休息。

  登山精神永不磨灭

  1975年成功登顶珠峰后,西藏自治区登山队作为我国登山事业的主力军,50年来几乎参加了所有重大登山任务。他们挑战极限、为国争光,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登山纪录,为我国登山事业和外事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在没有使用辅助氧气的情况下,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1988年,出色完成了中日尼三国联合南北双跨珠穆朗玛峰的壮举;2005年,西藏自治区登山队重新测得珠峰高程为8844.43米,这是国际珠峰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数据;2008年,以西藏自治区登山队为主体的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成功将“祥云”火炬传递到珠峰顶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的奇迹;2017年,西藏自治区登山队新生代运动员次仁旦达、德庆欧珠历经4年,创造了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点的“7+2”世界极限探险纪录。

  1993年至2007年,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历经14年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以一支队伍形式登顶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伟大壮举,次仁多吉、边巴扎西和洛则三位队员成为登上14座高峰的英雄,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团队形式登顶14座高峰的国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从珠峰顶上点燃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时,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创造了多项纪录:桂桑成为首位两次登顶珠峰的女性,仁那、吉吉成为登顶珠峰的第一对夫妻,边巴扎西是从海拔8300米突击登顶珠峰最快者,并创造了没有避寒设施情况下在珠峰顶上停留138分钟的纪录。

  尤其对于女英雄桂桑来说,这本该是她个人第三次登顶珠峰,因为她也参加了1975年的登顶珠峰活动,并到达了8600米的高度。

  “当晚在突击营地睡觉时,一名队员打开了没完全释放掉压力的高压锅,开水喷出来烫伤了我的脚,瞬间脚上掉了一层皮,痛得我无法行走,于是潘多代替我成为突击队的一员,我只能被队友搀扶着下撤。”回忆起那次意外,68岁的桂桑语气里依然充满了遗憾。

  之后的很多年,每当想起此事,桂桑都会悄悄地流泪。但她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刻苦训练、磨炼技艺,终于在1990年5月9日,参加中国、苏联和美国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

  1999年第二次攀登珠峰时,桂桑已经42岁了,比起9年前,她的信心略显不足。“从7900米到8300米时,体力消耗很大,走得特别艰难。”桂桑说,“虽然身体不如当年,但我当时下定了决心,即便倒下,也要倒在珠峰顶上!”

  桂桑做到了!1999年5月27日,她和9名队友在世界之巅,成功点燃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圣火火种,作为首位两次登顶珠峰的女性,在世界登山史上书写了华丽的篇章。


2017年,西藏自治区登山队队员在珠峰脚下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新征程上再续辉煌

  历经岁月的锤炼和极限的挑战,西藏自治区登山队成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团结战斗、能打硬仗的英雄集体,先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分别授予“高原英雄登山队”“勇攀高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60年,中国人首登珠峰被赋予国家“站起来”的象征意义,三位英雄用行动诠释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西藏自治区登山队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的登山运动,转变为集登山、滑雪、攀岩、登山监管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在纪念中国人再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座谈会上说,“特别是滑雪登山项目,近年来以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培养出次旦玉珍、索朗曲珍、拥青拉姆等多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运动员。”

  近年来,西藏各项体育成绩取得新突破,我区运动员在滑雪登山、越野滑雪、马拉松、中长跑、摔跤、竞走等重点项目中表现优异,持续突破。2024年,西藏首次组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我区25名运动健儿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奋勇拼搏,收获4金1银的喜人成绩;2025年2月,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的3名西藏运动员次仁占堆、索朗曲珍、次旦玉珍在第九届亚冬会的舞台上精彩亮相,总计收获3枚金牌、2枚铜牌、1个第六名。他们用速度和激情、青春与活力,向亚洲证明了中国滑雪登山的实力。

  2025年2月9日,亚冬会历史上首枚滑雪登山项目金牌诞生:西藏运动员次旦玉珍在滑雪登山女子短距离项目比赛中,以2分55秒88的成绩获得了金牌,这也是西藏运动员在亚运会(亚冬会)历史上夺得的首枚金牌。

  踏雪攀登,向山而行。这个看着瘦瘦小小的女孩,却能让人感觉到她的身体里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

  平日里,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次旦玉珍经常跟着男队员一起训练,这意味着强度和难度更大。教练不忍心,让她停下来休息,可倔强的她常说:“没事,我可以坚持。”

  这些年,次旦玉珍多次在国际滑雪赛事中夺冠:在2023年2月的西班牙滑雪登山世锦赛中,获得U18组个人越野赛和垂直竞速赛双冠军;在2024年3月的亚洲滑雪登山锦标赛中,获得女子短距离、垂直竞速、个人越野和混合接力四项冠军。

  19岁的年龄,次旦玉珍已经有着高于常人的稳健,如同她的登山前辈们一样,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更高的目标坚定前行。

  次仁占堆,作为首位参加奥运会的西藏运动员,曾于2022年亮相北京冬奥会。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他与队友李明林、宝林、王强获得越野滑雪男子4×7.5公里接力项目比赛金牌,在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项目比赛中获第六名。

  这个平时有些腼腆的大男孩,一到赛场上便眼神坚定、勇往直前。这些年,他凭借不懈努力,实现了从入门到全运会、亚冬会、冬奥会选手的蜕变。

  “当我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和泪水,都化作胜利的喜悦。”次仁占堆由衷地说道,“跌倒了,就站起来,这是我从前辈们身上学到的。今后,我会继续完善自身,提升心理素质,保持好的状态,希望未来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

  2025年,在第九届亚冬会滑雪登山女子短距离、混合接力比赛中,获得两枚铜牌的22岁运动员索朗曲珍,被授予“亚洲首位滑雪登山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这是对她这些年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的有力证明。这个坚韧、热爱生活、勇敢逐梦的女孩,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滑雪登山项目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登上雪山之巅,感受山顶的风景和下滑时的速度与激情。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相信,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未来可期!”索朗曲珍说。

  五十年峥嵘岁月稠。从1975年到2025年,当88岁的罗则和19岁的次旦玉珍,同台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暨纪念中国人再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系列活动时,时光就此神奇地交汇。

  为梦想拼搏,为国家征战。无论岁月如何蹁跹、时光几番荏苒,总有一些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登山精神,前行在勇攀高峰的道路上。

  记者 郑璐 温凯 晓勇 明吉 见习记者 冯琳琳 图片均由西藏自治区登山队提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