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承载着感恩和敬意的日子里,让我们聆听白衣天使的故事——在雪域高原上,护士们用爱与责任、专业与坚守、拼搏与奋进,为患者驱散阴霾,用坚守传递温暖,在救死扶伤的征程上谱写动人篇章。
苏玥
故事1:穿上这身白衣 就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苏玥:西藏阜康医院妇科护理组长,从事护理工作14年,2011年进藏,曾获得年度优秀护士称号、护理技术贡献奖等荣誉。
“从业十余载,我始终铭记入职时前辈的嘱托:‘穿上这身白衣,就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这句话如同灯塔,指引我在护理工作中践行南丁格尔誓言。”苏玥说。
深夜巡视病房时,为老人掖好被角;抢救危重患者时,以秒为单位与死神赛跑;面对哭闹的患儿,用卡通贴纸让穿刺变成“勇敢者游戏”……“这些平凡的瞬间,诠释着护理的真谛——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苏玥说。
苏玥回忆说:“曾有位肿瘤晚期患者,因长期治疗变得沉默寡言。我每天抽十分钟陪患者聊天,耐心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出院前,这位患者拉着我的手说:‘护士,这些日子谢谢你!’那一刻,我更加坚信: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心与心的联结。”
2024年,苏玥前往河南省某医院学习、掌握了超声引导穿刺、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等核心技术。她记得一位化疗后血管脆弱的老人,传统穿刺屡屡失败。借助超声技术,她和同事一起精准定位血管,置入PICC导管,既减轻了他的痛苦,又为后续治疗保驾护航。“一根导管的选择,可能影响患者一生的生活质量。”老师的教诲至今对苏玥影响深刻。
除了技术之外,苏玥还学会了“以患者视角做护理”。面对一位恐惧输液的患儿,她用“卡通玩具”奖励配合。当孩子骄傲地向妈妈展示手臂上的导管时,苏玥深刻领悟到:静疗不仅是治疗静脉,更是治愈心灵。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精进专业技能,更要用心感知患者的需求。在繁忙的工作中,苏玥始终提醒自己:多一句解释、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共情。
“护士的担当就是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苏玥说,她将用专业守护生命,用爱传递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芒,用温暖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用行动书写新时代护理人的无悔篇章!
赵静
故事2:我愿成为 照亮他人生命的那束光
赵静:西藏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代理护士长,2016年4月起投身于西藏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的护理工作,2018年荣获“优秀护士”称号,2019年获评“优秀聘用人员”,并连续7年在年度评优中脱颖而出。
“我愿做高原上的一缕阳光,用专业和爱心温暖每一个需要照护的生命。”这是记者在采访赵静时,她对自己职业使命的深情告白。
“在心胸外科这个守护生命最后防线的地方,我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每一次成功的抢救、每一个平稳度过的夜班,背后都是团队的默契配合、是医生们的精准判断、是护士姐妹们的无缝协作。”赵静说,让她特别难忘的是那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相继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急性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血氧一度降至65%,病情危急到让家属几近绝望。
赵静说:“那段时间,我们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团队的远程指导下,制定了精准到每小时的特护方案;我带领资深护士成立专门护理小组,24小时特级护理;年轻护士们主动加班,只为了多观察一个病情变化。记得患者发生严重肺部感染时,我们每2小时为他翻身叩背,一对一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精确到毫升的胸腔引流记录,连患者家属都称赞说:‘你们记录的痰液量太仔细了!谢谢你们!’”
最艰难的是患者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那一周。“在医院护理部的指导下,我们采用“微量持续泵入法”,护士们轮流守在床旁调整速度,连5ml的胃潴留都要反复评估。当患者终于能耐受营养液时,他虚弱地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赵静回忆道,“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赵静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护士,我始终相信,优秀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新起点。未来,我将继续与团队并肩,不忘初心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继续用爱与专业点亮生命的希望。”
代金丽
故事3:守护生命的起点 爱与责任同行
代金丽:西藏阜康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2018年,入职西藏阜康医院新生儿科,曾获得志愿服务标兵、荣获抗震先锋、优秀管理者等荣誉。
“在新生儿科,我们守护的是生命最脆弱的阶段。”代金丽说,新生儿管理是极其重要且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需要通过精准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才能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代金丽回忆,有个胎龄仅28周、体重仅有800克的早产宝宝,在团队24小时不间断守护下,2个月后孩子健康出院,家长含泪鞠躬。还有去年冬天,面对流感高峰,儿科全体成员在科护士长的带领下主动加班支援门急诊,连续奋战几个月,用责任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这些瞬间,让我深刻体会到:护士的双手不仅是技术的载体,更是托起生命希望的摇篮。”代金丽说。
“去年,我们成功救治260余例低出生体重儿,创下科室新纪录,收到家属赠送锦旗10余面,这是对我们科室工作的最大认可。”代金丽说,当家长颤抖着接过健康的宝宝,当早产儿第一次学会自主吸吮……这些生命的奇迹里,都有护理人的专业与温度。
今年1月7日,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代金丽自告奋勇,申请前往震区一线。给震区的群众包扎伤口、给孕妇检查身体、背着大口袋给群众分发药品……她始终冲在前面。“震区群众看到我没吃午饭,就把自己的面包分给我,当时我感动得落下了泪水。”代金丽说,选择护理,就是选择了一份需要“用爱发电”的职业。当她听到那一声声嘹亮的新生儿啼哭,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幸福。在守护生命的征程中,护士时刻绽放着最美的光芒。
白玛拉姆
故事4:以心为灯 步履不停
白玛拉姆:西藏军区总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2023年7月踏入西藏军区总医院全科医学科,在护理岗位上已走过两载春秋。
护理工作琐碎而繁杂,白玛拉姆始终以“认真、专业、务实”为准则。从协助医生完成诊疗、执行医嘱操作,到日夜巡视观察病情、守护危重患者,每一个环节她都全神贯注。面对高原复杂的医疗环境,她凭借精湛技术为患者精准穿刺,用温暖话语化解患者焦虑,在抢救生命的紧急时刻,她与团队默契配合,争分夺秒托起生的希望。那些深夜的坚守、节日的忙碌,在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时,全部化作了内心的甘甜。
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白玛拉姆从未停歇。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追踪护理前沿知识,反复打磨操作技能,力求以更专业的姿态服务患者,面对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创新意识待加强的短板,她主动突破舒适区,立志向更高目标迈进。
“护士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人间的温暖传递者。” 白玛拉姆说,用细致观察发现病情变化,用耐心沟通搭建医患桥梁。她深知,护理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与心的交融。这份工作的价值,在白玛拉姆获得2025年“优秀护士”荣誉时也得到了最好印证。
“我始终记得,一位资深护士前辈说,‘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这句话深深印刻在我心中,激励我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我将继续以长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护理之路漫漫,我也将永葆初心,用专业守护健康,用爱心传递温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白玛拉姆说道。(文/记者 张雪芳 王静 图/记者 郑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