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星期二


从编写《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说起

2024-04-02 10:04:34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研究员 格勒


  1987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就协调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共同组织了《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课题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我的任务是协助当时的总干事多杰才旦组织协调三方的合作并参与其中一章的写作。经过三方科研骨干的多年努力,最后形成700多页的学术巨著,先后出版两次。可以说,这部大著是西藏和平解放后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阐述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的学术研究成果。

  为什么要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就把研究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作为重点课题?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回答。《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的前言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原因,在开篇就直接提出:“在1959—1960年的民主改革运动中,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被百万农奴彻底摧毁。从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一去不返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知历史何以知未来。西藏民主改革使封建农奴制社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陈迹,但究竟什么是封建农奴制,西藏封建农奴制何时形成,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有什么特点,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如何,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怎么改革等历史问题,离不开调查,离不开科学研究。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早在1950年和1951年开始,党中央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抽调很多学者进藏进行实地调查。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更多的人再次进藏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1986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在前辈调查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再次组织力量进藏补充调查。多次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资料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封建农奴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经作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合乎规律地替代了奴隶制度。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它越来越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保守、黑暗、落后的制度。在西欧,封建农奴制度是中世纪的产物,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人们唾弃了。而在西藏,它却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才最终覆灭。”研究人员还总结出西藏当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特点,从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思想文化、宗教哲学等六个方面说明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才最终覆灭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是依照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为农奴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理论在我们国家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术界并不承认或不了解这一点。我认为,国内外藏学界围绕是否承认1959年以前的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客观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藏学和非马克思主义藏学的差别。从认识论上讲,这是对西藏上千年传统社会的认识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的出版,至少对正确认识1959年以前的西藏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抛出“中国威胁论”,试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国。他们散布“西藏文化毁灭论”“保护西藏宗教文化独特论”,在所谓“西藏地位”“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蒙蔽国际社会。时至今日,仍有外部势力企图美化旧西藏,将过去“人间地狱”般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塑造成“香格里拉”。这无疑是对遭受苦难的百万农奴的公然蔑视,是对“人权”二字的蓄意践踏。还有很多国外的学者、记者和公民,没有机会实地接触、调查、了解旧西藏社会,对解放后尤其是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后西藏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不理解、误解甚至曲解。

  今天,我们再次阅读和讲解《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还原历史真相,对于引导人们尊重史实、尊重曾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和剥削的西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权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