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吐蕃赭面风 唐朝时世妆

2023-05-11 11:11:12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黄维忠


河南安阳唐墓壁画上的“斜红妆”女像。

青海德令哈郭里木吐蕃墓棺板彩画人物摹本(局部)。

青海都兰吐蕃三号墓木板彩画中的赭面样式。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这是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诗中描述的这种唐代时流行于长安城内外的“堆髻赭面”源自何处?“赭面”妆究竟又是什么样子的?

  赭面原为吐蕃的一种面妆习俗,意思是“以赤色涂脸”。吐蕃上自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喜欢赭面。在唐蕃两地的文化交流中,唐代对吐蕃的影响较多,比如丝绸、茶叶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物品流传到吐蕃。而赭面是吐蕃习俗传到唐朝中少有且有趣的一个案例。

  事实上,这个9世纪初成为唐朝时世妆的赭面习俗,却是7世纪中叶文成公主入藏时所不喜欢的,她的丈夫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甚至曾为此下了“禁俗令”。《旧唐书·吐蕃传》便有这样的记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

  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沿途风尘仆仆,由异常繁华的长安(今陕西西安)抵达近3000公里之外的逻些(今西藏拉萨)。那时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还住在大帐篷里,文成公主对吐蕃的风尚自然难以适应。其中,她对当地的赭面习俗尤其讨厌。

  那么,文成公主的形象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不喜欢赭面呢?对于文成公主的形象,历史上相关描述并不多。好在塑造于7世纪的布达拉宫法王洞文成公主像为我们留下了她的形象——文成公主双手抄手置于袖内,结跏趺坐,外穿蓝底绣花半袖装,内套咖啡色底绣花长裙,头戴绿色真丝头巾戴冠,双耳饰金缀,神态自若、高雅端庄,可谓典型的唐代仕女之相。

  这样一个雍容华贵的大唐公主初到吐蕃,见到当地几乎人人都用赤色涂脸,难以适应,她对松赞干布表示不喜欢赭面也是比较自然的事情。松赞干布立即颁布了“禁俗令”,“权且罢之”,要求大家暂时不要赭面了,免得引起文成公主的不快。

  禁令效果究竟如何?我们找不到当时的任何材料。猜想是,和文成公主有所接触的人,应该不再赭面了,其余接触不到文成公主的王公贵族、普通百姓照样赭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青藏高原的考古出土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几十位用赤色涂脸的人物图像实证。目前已经知道的、有代表性的至少有3处:一是年代大约在8世纪中期的青海都兰吐蕃三号墓出土的“彩绘木箱状木器”,3块侧板上绘有4个面涂红色的人,可能就是赭面人物。二是年代大约在8世纪末的青海德令哈郭里木吐蕃墓棺板的一幅侧板彩画,彩画中绘有42个人物,其中涂饰赭面妆的有34人之多,占总人数的80%以上,显然赭面还是非常流行。三是年代范围为10世纪到12世纪中期的西藏定结县恰姆石窟Ⅰ区1号窟北壁所绘的“供养和礼佛人”中,有多位人物饰赭面妆。

  这些实物资料表明,吐蕃在8世纪中期至10世纪中期非常流行赭面这一习俗,而且王(赞普)、王后(赞蒙)、贵族、密宗法师、供养人、商人、武士、乐手、射手、侍者、平民等社会各阶层的人群都赭面,更说明这一妆俗广受喜爱。

  根据学者的研究,吐蕃赭面按照涂抹样式,可以细分为3种:其一,将两颊与鼻梁的涂点联为一体并通涂红色,如郭里木吐蕃墓棺板彩画中的王后、骑马商人、侍者、射手等人物就是如此,此种样式可称为“连红妆”。其二,在两颊、眼尾、眉梢、腮部等处涂抹向上或向下的条形红色,如都兰吐蕃三号墓彩绘木箱上的射手、郭里木墓棺板彩画帐篷两侧的男女人物等,这种样式可称为“斜红妆”。其三,在面部涂抹多处对称(或非对称)的圆形红色,或间以三角形、条形红色,如青海两处墓地和西藏恰姆石窟的人物绘画中都有出现,可称为“点红妆”。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斜红妆”是这3种妆容中最好看的,流传到中原地区的赭面也正是“斜红妆”。

  至于吐蕃赭面是如何流传到长安的,目前还缺少资料。不过,9世纪初白居易的一首《时世妆》为我们留下了长安曾流行赭面的有力证据。诗歌中的“斜红不晕赭面状”,有实物资料佐证:唐代的相州(今河南安阳)砖室壁画墓中就绘有面部涂抹斜条形红色的立姿侍女和“更衣女子”。这种赭面妆容和郭里木吐蕃墓棺板彩画的赭面“斜红妆”极为相似,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斜红妆”可能就是中原所仿效的赭面妆式。

  这首《时世妆》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此时距《旧唐书》所说的“公主恶其人赭面”已过去了160多年,吐蕃的赭面非但没有被禁止,反倒成了唐朝的时世妆。这也说明唐朝对各地新鲜有趣的习俗均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着开放包容的风气。

  (本文图片由黄维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