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我来自西藏,我是绍兴人”

——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创新德育模式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2019-09-02 10:14:15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汪敏 陶伟元


    “冈拉梅朵”,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雪莲花,寓意着坚韧、纯洁,给人们带来希望。日前,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台上,绍兴西藏民族中学14名藏族学生共同演绎了一曲《冈拉梅朵》,并获得了中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融江南水乡的灵气与青藏高原的质朴为一体的表演,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创建于1985年9月,是内地创办的首批西藏班(校)之一,肩负着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30多年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以亲情式服务、疏导式管理、融合式教育为主要德育工作模式,为推动内地民族班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累了宝贵经验。

  亲情式服务:

  不让一个孩子落单

  今年6月,又有193名藏族学生从绍兴西藏民族中学毕业了。分别的那天,有学生一次次从大巴车上跑下来,与老师紧紧相拥,泣不成声,久久不愿分开。

  许多毕业生忆起母校,仍对老师们当年的悉心照料念念不忘:“我们远离雪域高原,远离爸爸妈妈,老师们让我们在绍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刚到学校时,一些同学由于地域环境的变化、家庭关怀的缺失、饮食习惯的改变等,难免会感到不适应。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创建专业心理健康成长中心,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3年时光。

   “在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是‘24365’的上班模式,即全天24小时开机待命,全年365天在校。”该校校长吴红红说。在绍兴,老师们就是学生的亲人。天气变凉了,班主任和值班老师每日督促学生及时添衣加被,做好教室通风、宿舍保暖;孩子生病住院了,老师们学校、医院两边跑;每逢中秋端午,老师们为孩子们准备团圆饭;藏历新年,学校食堂还会熬制学生爱喝的酥油茶……

  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学生们专门编排了一曲《阿爸老师》,讲述学校里日常的温馨故事,表达感恩之心。演出的时候,好多老师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疏导式管理:

  运动舞蹈一个都不能少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特别注意将艺术体育教育作为疏导式德育管理的重要抓手,让每个孩子拥有一项终身受益的艺体特长,满足西藏学子崇尚大自然、能歌善舞的特点,保障孩子们对艺体活动的需求。

  又到了校足球队集合的时间。带队老师不在,队长次仁达登就负责集训的组织和开展。示范几个基本动作的要领之后,次仁达登退至场外担任裁判。次仁达登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性子沉稳,擅长踢球,担任学生会主席,还兼任校男篮队长。球场周围围坐着的是低年级的足球爱好者,球员们抢断、防守、进攻,默契配合,表现不凡。进入校足球队,代表了“速度”“力量”与“专业”,这是这些来自高原的少年莫大的荣耀。

  藏族孩子在舞蹈构思和表现力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学校也很支持队员们大胆参与舞蹈的创作。“在我们老家,每到望果节、藏历新年,全村老少一起跳舞。”来自山南的久米次仁说。

  孩子们喜欢舞蹈,学校支持孩子们成立不同舞种的舞蹈社团,定期组织舞蹈比赛,选拔优秀者进入校舞蹈队,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每周六晚上学校组织的大型锅庄活动,也能一解孩子们的思乡之苦。

  融合式教育:

  写汉藏一家亲故事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有个曲艺社团,取名“鉴水格桑”,寓意汉藏和谐,不少学生因此成了戏曲爱好者。藏族学生爱唱越剧,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鉴水格桑”社团成员益啦来自拉萨,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歌手,对于曲艺的热爱,让她乐于去尝试不一样的曲种,特别是越剧这种婉约悠绵的曲调。在绍兴市的一次戏曲比赛中,益啦以一曲越剧《张羽煮海·闯海》技惊四座,荣获一等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让学生们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注重绍兴特色文化的教学,让学生们开阔视野、增进文化认同。”吴红红说,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摆在首位,组织编纂校本教材《那片雪域》,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向学生讲授唐宋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作民族宗教政策报告,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

  据了解,办学30多年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培养了4000多名优秀藏族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政治坚定、文化基础扎实。他们学以致用,回馈西藏,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

   “我来自西藏,我是绍兴人。”这是绍兴西藏民族中学的同学们常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