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英雄格萨尔和他一亿字的故事

2019-08-19 10:46:29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迪


  一个英雄,三十大将,1.3亿字。

  近日,《格萨尔王传》最新版本的问世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这部世界最长史诗的认知。这部诞生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史诗,用不断扩展的篇幅,展示了它的广博和生命力,吸引着更多人走进这个传说和历史交错的时空。

谁是格萨尔?

  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格萨尔是一个被传唱了数百年的超级英雄。

  他是天神转世,能像孙悟空一样千变万化、降妖伏魔。他在一场盛大的赛马会上夺魁,一举赢得王座和心上人;他统一了“雪域之邦”的多个部落,东征西战打败了贪婪的君主、前来进犯的强敌;为了拯救妻子和母亲,他勇闯地狱,超度了万千受苦受难的灵魂;最终,他功成身退,重归苍穹。

  在史诗里,还有一群形象鲜明的人物,如众星拱月:名叫晁通的坏叔叔,觊觎权力和钱财,不断挑起事端。妃子珠牡一心想把格萨尔占为己有,不惜下迷药让他忘记出征的大事。还有包括哥哥嘉查在内的三十大将,有胆有谋。

  尽管史诗充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但藏族群众普遍相信,格萨尔是一个历史人物。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格萨尔生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据1983年的地名资料普查统计,德格县境内15处行政地名和18处自然实体地名都和格萨尔史诗有关。这些名字里,有格萨尔大臣之子的宝刀(俄支乡),有其叔叔晁通(错通村),也有妃子珠牡的梳妆台(玉隆拉措,又称“新路海”)。

  1995年版的《德格县志》甚至断言,格萨尔生活在公元11世纪。《县志》说,曾是牧羊娃的格萨尔在德格县俄支乡建起了政权,后来率军征战过四川、青海、西藏的不少地方,包括黄河源、玉树、色达、道孚、昌都等地。历史上长期统治德格的林葱土司家族也把格萨尔写进了家谱。

  而格萨尔说唱艺人深信,格萨尔是他们的保护神和灵感源泉。

  71岁的藏族老人阿尼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格萨尔史诗,他把这归结于年少时的一个梦:“梦里来了7个骑马的武士,马是白的,人也是白的,把我围在中间。其中一个人对我说,今天给你三个任务,保护身体、保护嗓子、把我的故事唱下去。”

  阿尼说,这是格萨尔王对他的嘱托。直到今天,无论走到哪里表演,他都会随身携带格萨尔的小金像以及毡帽、皮鞭、酒杯、海螺壳等法器。每天清晨,他要给格萨尔唱诵经文,虔诚地进献牛奶、水和白酒。

格萨尔史诗为何重要?

  像《西游记》一样,格萨尔是藏族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在格萨尔的故事里泡着长大的。”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教授泽仁吉美说。童年时代,只有爷爷奶奶给他讲一两个格萨尔的故事,他才肯睡觉。

  到了小学三年级,泽仁吉美却从听众变成了讲故事的人。爷爷、奶奶、舅舅等长辈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就会自发地聚集到泽仁吉美身边,递上一本格萨尔故事的小册子。“他们年纪大了,要么不识字、要么读起来口齿不清,所以希望我来读。” 泽仁吉美回忆,大人们一边喝茶、一边眯着眼睛听。说到精彩处,他们表情很凝重、很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我们康巴地区自古就有一种对英雄的崇拜,而英雄的标准就是格萨尔。”来自德格县的泽仁吉美说,格萨尔的个人魅力可以用这些关键词概括:虔诚的佛教徒、胸襟宽广、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格萨尔史诗涵盖的不仅仅是英雄壮举。泽仁吉美说,其中也包括农牧民生活的常识。比如,藏区的牧民早上何时起床;怎么烧不同材质的柴火;什么时候搬迁草场;怎么搭帐篷;宴席应该如何安排等等。

  如何从马的外形看品种的高下?从脸型、腿型、毛质、蹄形、骨节等多方面,一连串的200多句诗行总结了马的优劣标准,比如“凤凰脸型是上品,山羊面孔居中等,鹿子脸蛋是下品。”

  从中也能一窥藏族人的地理知识。例如,《门岭大战》里有一段著名的“山赞”,描述了藏地、汉地乃至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的诸多名山:“小沙弥持香是印度的檀香山,仙女戴黄帽是著名的珠穆朗玛山,孔雀开屏是尼泊尔的长寿五眼佛山,初三新月升是不丹的天雷轰顶山,国王登宝座是念青唐古拉山,空行母托五峰是汉地的五台山……”

  格萨尔史诗收入了很多别具特色的谚语。比如,“糊涂女人冬天搅拌冻乳酪,不但出不了酥油,反冻僵了双手;愚蠢男人冬天冻土上跑马,不但压不住地皮,反碰伤了身体”“逼债的山主躲不了,老来额头上的皱纹抹不掉”。

  “《格萨尔王传》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是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格萨尔王传》中文版的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如是总结。

  也难怪,2009年,格萨尔史诗传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亿字鸿篇巨制从何而来?

  在近期举办的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四川出版集团的藏文图书《〈格萨尔王传〉大全》横空出世,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格萨尔史诗的认知。300卷、1.3亿字的规模,相当于约210本《西游记》、588本《奥德赛》。

  格萨尔史诗本身没有这么长。据降边嘉措估计,格萨尔史诗100多万诗行,翻译成汉字相当于2000多万字。

  这“多”出来的一亿多字,实际上由格萨尔史诗在传唱、誊写中的不同版本组成。

  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直到今天,格萨尔史诗仍然通过口头和文本两种形式传承。过去的数百年里,各地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在表演的时候不断融入地方特色和个人创造,从而衍生出五花八门的版本,为史诗注入了新的血液。

  据四川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勇介绍,《〈格萨尔王传〉大全》的搜集整理历经十年之久,囊括了历史上的手抄本、木刻本、早期铅印本以及新近整理的说唱本等多个版本,其中很多版本是首次公布。

  喜马拉雅文库创建者才让多吉参与了搜集整理工作。他和助手们走遍了青藏高原,造访美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从牧民家、寺庙、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里,一点一滴把不同的版本汇集到一起。

  但说到底,亿万字的鸿篇巨制建立在中国过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研究成果上。

  阿尼很欣慰能见证《〈格萨尔王传〉大全》的问世。在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身着传统藏装的他登上舞台,在新书发布会上表演了一段格萨尔史诗。

  “没想到格萨尔的故事可以这么大规模地出版。”他感慨道。

  曾经,阿尼让妻子写下他唱的诗行,他自己再一刀刀把文本刻在长条形的经版上,只为了把关于英雄的记忆留给后人。如今,随着他的唱段入选这套文库,将有更多人通过他的语言了解格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