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庄稼汉蜕变建筑工人:四川得荣6名藏族青年来蓉务工记

2019-07-19 14:26: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葛永超 李安心


  7月17日,成都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施工现场,罗绒土格、扎西曲格、次人朗吉、斯朗多吉、降措等6名藏族青年正在卖力干活……他们来自1000公里以外的四川甘孜州得荣县,本是“太阳谷”里的放牧人和庄稼汉,如今变身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成为媒体眼中藏区脱贫攻坚的“特别亲历者”。

  他们中最大的30岁,最小的21岁,是家里的顶梁柱。今年3月21日,他们第一次坐飞机离开小村庄,来到向往已久的大都市成都。

  在四川省住建厅和中建四局三公司等央企的安排与帮助下,作为得荣县首批劳务输出人员,他们在从农民蜕变为建筑工人的3个多月里,不仅熟练掌握了一些建筑技能,还给自己的家庭带去了脱贫的美好憧憬。

\

两名藏族青年工作中。张世荣 摄

  来大城市学个手艺 “才能从根上脱贫”

  从大山深处到大都市,只是58分钟的空中飞行。回忆起落地成都的第一天,年轻的降措还有些轻微的眩晕。“马路两边的高房子,比家乡的山峰更高更密;马路上跑着的汽车,比山坡上的牛羊更多更快!”

  “其实,现在家里的生活比起以前是好多了!”30岁的组长斯朗多吉说,在持续几年的对口帮扶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小楼。。他的三个孩子上学享受“两免一补”,家里土地产的粮食足够自给,生活条件已越来越好。

  “家里现在不缺吃穿,缺的是能够发展致富的本钱!”29岁的次人朗吉结了婚,他的妻妹去年考上了成都的大学,一万多元的学费是一家人向八方亲戚借的。

  “我们小学读完就没念书了,没有手艺挣不到钱。有时候靠捡一些松茸挣点钱,一年也不过三四千元,够不到一家人的花销。我们想来大城市学个手艺,这样才能从根上脱贫!”扎西曲格说。

\

日常工作中。张世荣 摄

  2018年8月22日,由成都市青羊区投资援建的青羊·得荣就业扶贫公共实训基地在该县瓦卡镇正式揭牌。这是四川第一个援助藏区建成的就业扶贫公共实训基地,占地近1000平方米,年培训能力达到2000人次。

  因想学一技之长,两个月后,斯朗多吉等6名年轻人报名去了瓦卡镇就业扶贫公共实训基地,来自成都的两名建筑师为他们教授建筑技术。全省的资源都在向这里的“造血式”扶贫集中——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西南区域总部、中建四局三公司等14家央企,专门推进得荣县建筑劳务培训输出。

  与斯朗多吉们结缘的正是中建四局三公司,一家在成都有20多个工程项目的老牌央企。除了输送师资,他们还接纳藏区青年去成都当建筑工人,这6名藏族青年正是首批幸运者。

  “越努力越幸运” 用双手彻底告别贫穷

  今年春节后,斯朗多吉和伙伴们动身前往向往已久的成都。多位师傅带他们上岗,每天工资可以拿到200元。

  走进工地,等候他们的是“技术小灶”:师傅教他们砌砖,没有批评,只有鼓励和示范;工长教他们安全施工,他们一点一点被专业化“改造”。

  “开始砖砌得不直,我急得想哭,恨自己太笨了。”扎西曲格说,几个月里,他们每天6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下班都常留在工地,在师傅的指导下刻苦练习。

  “现在好一些了,大约有一半以上能达到合格了!”降措说,他们特别羡慕工地上的师傅们,一个人干活顶他们三个人,“希望赶快把手艺练好!”

  三个多月里,他们眼见着、参与着两幢小楼从平地而起,一层、两层、三层……他们有一种无以言说的自豪和欣慰。

  扎西曲格说:“越努力越幸运,我们不怕吃苦,我们想以自己为例子,带动家乡更多的年轻人学技术、学手艺,让家人过得更好!”

  告别了大山,告别了酥油茶,6名藏族青年潜下心来,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彻底告别落后与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