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希热布唐卡艺术展长沙开幕 策展人:为弘扬藏族文化

2017-06-20 13:26:58   来源:凤凰网湖南   


\
开场前的特色奏乐。

\
现场观众云集。

\
自健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李自健先生。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唐卡大师希热布

\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专家、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汉民教授出席开幕式。

\
众人参观唐卡艺术展。

\
唐卡大师希热布接受媒体采访

\
唐卡制作中

  6月1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唐卡大师希热布的唐卡艺术展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广州市红坤文化传播、长沙李自健美术馆联合主办。将展出希热布大师唐卡作品上百幅,体现了悠久的藏族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和宗教信仰,充分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祥和生活的美好愿景。

  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16日结束,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均可免费参观。

  唐卡可保千年不变色

  唐卡又名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唐卡的“唐”表示广袤无边,“卡”则指空白填补,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绘画艺术形式,是用彩缎织物装裱之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绘画,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6月18日,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展厅内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作品令观众们不由得发出声声惊叹。彩缎上的唐卡色泽鲜艳、构图严谨、笔力精细细腻,风格华丽,构图饱满。画作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精美,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高超的工艺技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卡大师希热布介绍说,唐卡兴起于1000多年前的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唐卡的品种和质地丰富多彩。以制作技艺论,有画、绣、粘贴、镶嵌等;以质地论,有纸、布、丝绸等等,其中用麻布或丝绸为底布,以绘画形式制作的占绝大部分。

  唐卡以色彩绚丽著称,因其颜料选择上一直遵循传统,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藏红花、大黄、蓝靛等野生珍稀植物,手工研制而成,过程复杂。这些天然原料纯度高、覆盖力强,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可以保持千年而不变色。

  40余年创作400多幅唐卡作品

  甘肃夏河拉卜楞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曾是电影《天下无贼》外景拍摄地之一,希热布大师就在那里修行,学习唐卡绘画。

  希热布的父亲也是一名画师,受其影响,希热布很小就痴迷于绘画,幼年时买不到纸和笔,他就在石头上练习,石头是画板,手指是画笔,经常手指磨破流血。上世纪80年代,希热布带着绘画梦想来到拉卜楞寺,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唐卡老师——僧人曲扎。希热布在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绘制唐卡的技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后,他又跟随了安多强巴等多位著名绘画大师学习,尽得唐卡艺术的真传。他画技精湛,同时有着广博的藏文化功底,许多藏传佛教的著名寺院都留有他的手迹。六世贡唐仓活佛,六世嘉木样活佛,中国佛教协会前副会长茗山大和尚等都曾为希热布大师题词。

  希热布绘制唐卡至今已有30余年,共创作唐卡作品400余幅,并在海内外巡回展出。其代表作包括《十世班禅大师》、《南海观音》、《大威德金刚》、《五大文殊》、《金刚萨垛》、《宗喀巴大师和八大弟子》、《释迦佛金唐卡》等。其中,他用10年时间绘制的《彩绘大观——十世班禅大师》像,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念奖。

  这样的盛名并没有改变希热布四十年不变的简单生活。他是一名比丘(僧人),日常的穿着就是最普通的僧衣僧袍。教授绘画时,和学生们一起挤在并不宽敞的画室里,一待一整天,饿了就掰块糌粑蘸茶吃,三餐如此,长年不变。

  唐卡绘制有着严苛的要求

  在希热布的笔下,释迦牟尼、菩萨、绿度母等佛像,栩栩如生,散发着神圣的光辉。在他看来,画唐卡也是一种修行。他把自己对佛祖的敬重、对善的向往,用心带笔,一点一滴地描绘了出来。他希望这些带着吉祥意念的画作能抚慰、净化人心。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佛经中的仪轨及上师的教导来绘制,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

  在制作唐卡前,希热布必先观修静坐,放松自己的身体,反覆思考与观想、反覆领悟特定内容。累了就暂时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次思考、观想、领悟,并以佛法相结合,以期获取智慧。作画时心神祥和宁静,气不散乱。作品所展现非凡活力,正是依靠这样宁静心情获得。为此每年的冬季,希热布大师都会做短期的闭关修行。

  画唐卡所采用的画布要先用石灰水浸泡,使布质软化,然后将布匹固定在木架上,用光滑的鹅卵石反复磨压,最后刷上刷上水胶粉液,经处理过的画布,表面柔软平滑,且不露布纹,便于绘制精美的形象;

  而绘画工具,一种是画基线的松柏枝条,经火上烘烤过,做成木炭;另一种是上色的毛笔,取自高原上稀有的动物毛发。在绘制唐卡时,希热布大师时不时要用舌尖润湿笔尖,“这样笔尖上颜色的多少才能感觉出来,没有舌尖湿度的控制,颜色深浅,就感觉不出来。”希热布说。

  在佛像的塑造方面,希热布大师以自己内在厚重的宗教修养,配合纯熟的绘画技法,来表现自己心中感受到的菩萨形象,或慈祥悲悯,或威猛庄严。

  那么,一张佛像要画到什么样子才圆满呢?

  “拿财宝天王的佛像来说,他的眼睛是要看到很奇怪东西样子,鼻子是要闻到很臭东西的样子,嘴巴是要吃到很酸的东西的样子,这就算成功了。”希热布是这么回答的。佛菩萨的形象必须完全依照佛经的描述精心绘制,面部、五官、头、身体等各个部位的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更改发挥。画完后的唐卡,还要经过喇嘛上师的开光加持,所以一幅完好的唐卡佛像作品,往往会使一些爱好者,在观看时,受其感染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艺术创新绘制新唐卡

  因为曾追随西藏绘画大师安多强巴学习绘画,希热布大师接触了许多西画的绘画理念,并创新地把各种技法交错运用,他的作品有类似油画的多种画法,有类似国画的画风,各种画法画风的有机组合,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唐卡。他的新唐卡,并没有完全束缚于程式化的构图,严格的度量和色泽要求,一幅幅极富生活情调的画面,甚至会让欣赏者忘了,这是表现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

  在接下来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期间,希热布大师还将现场绘制唐卡、举办唐卡鉴赏讲座、并举行与唐卡艺术相关的民俗礼仪演示活动。

  展览目的:为弘扬藏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奉献力量

  李自健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李自健先生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深入甘南藏区的拉卜楞,为毕业创作采风一月之久,恰时正逢在拉卜楞寺修行的希热布,两位艺术家一见如故,互相探讨切磋,共同的艺术追求和执着,成就了这场在湘江之滨的藏文化艺术盛宴。也让湖南及周边地区的广大观众能近距离地欣赏到这批技艺精湛、境界非凡的唐卡艺术佳作,走进神奇而美妙的藏文化艺术世界。

  李自健先生说,作为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既是宗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很高价值的艺术品门类,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审美价值,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链条和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谱。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卡绘画大师希热布的唐卡创作,在创作形式、内容、技法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高深的画境,艺术上的造诣让这位卓越的艺术修行者誉满画坛,名扬国际。此次,希热布大师的上百幅精美的唐卡画作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隆重展出。这是一次别具风采、难能可贵的艺术展。

  李自健先生表示,此次李自健美术馆联合广州市红坤文化传播举办藏文化艺术盛宴,旨在为传播璀璨的唐卡艺术,弘扬深厚的藏族文化,为增进民族文化交流与团结共同奉献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