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绽放京城

2016-08-19 11:10:48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孙文振


  8月17日晚,重庆市代表团参演剧目——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在北京天桥剧院首演。这台本届文艺会演中唯一的芭蕾舞剧,让首都各族观众感受到了“轻盈脚尖上的民族文艺风”。

  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那里是一片绝尘净域,是一方旷古秘境,是一个七色乐土。那里,就是传说中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洁的香格里拉。由重庆演艺集团、重庆芭蕾舞团原创打造的大型现代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灵感源自于上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希尔顿发表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该剧讲述了一个享尽世间繁华但又饱受现实生活压力的青年画家丹青,如何去追寻象征宁静而安详的精神高地香格里拉的动人故事:

  丹青与姐姐在藏族聚居区长大,当姐弟俩来到现代都市时,姐姐如鱼得水,丹青却难以适应……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香格里拉的酒吧里,藏族姑娘卓玛的玄子舞表演让丹青眼前一亮。卓玛与丹青记忆中的雪莲仙子特别相像,于是丹青邀请卓玛作为自己的模特,却被姐姐一再误解。故事的最后,丹青带着卓玛离开了都市……

  该剧故事情节简洁、人物脉络清晰。用芭蕾舞这种西方舞台形式来呈现香格里拉这样的题材,可谓将国际性与民族性、时尚元素与古典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据了解,该剧初创于2013年。2016年,重庆芭蕾舞团对该剧重新打磨,在音乐、舞蹈和舞美以及服装设计等方面,更多汲取了藏文化元素。

  “这样一个追求宁静安详的精神高地的青年,让我的心理为之震惊,同时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北京金斧机械公司财务总监邱旻看完演出后感叹道。剧中担纲女一号的青年演员王佳楠的父母专程从黑龙江赶到北京,观看女儿的演出。父亲王建中用三个“很”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女儿很优秀、舞剧很经典、演出很成功。

  据悉,《追寻香格里拉》自2013年5月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成功演出了数十场。这一极富少数民族气息特征的当代芭蕾舞作品,因文化传播效果突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穿着芭蕾舞鞋跳藏族舞

\
《追寻香格里拉》剧照。

\
《追寻香格里拉》剧照。

  他们是一群年轻的舞者,年龄最大的只有24岁。他们坐了13个多小时的火车,从重庆来到北京,只为赴一场少数民族的文艺盛会。他们,便是来自重庆市芭蕾舞团、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的演员。

  24岁的胡江在剧中饰演男一号、一位青年画家。虽然这部舞剧从2013年5月首演以来,已经在全国各地上演了数十场,但为了参加会演,重庆演艺集团、重庆芭蕾舞团又对该剧进行了打磨,使该剧的风格既具备芭蕾舞的特点,又融入了藏族民间舞的特征。

  “新版本中民族元素增加了,这对我们排练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学跳藏族舞,还要十分注意舞段的衔接。”胡江告诉记者,到北京后的第二天,他们便投入到高强度的排练中,“太累了,每个舞段都要反复练习。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加大练习强度。”

  这部芭蕾舞剧是用肢体语言讲故事,除了用芭蕾舞形式在演戏,还要用形体动作来串联起整个故事。饰演男二号的张珈源说:“藏族舞与芭蕾舞表现形式不同,但在表演中,我们必须要将二者融合。”

  女一号藏族姑娘卓玛的扮演者王佳楠做了很多功课。为了了解藏族风情,她还自费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风和体验生活。那次生活体验,让她对作品和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她的藏族舞技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每天从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0点多,虽然很累很苦,但是心里特别高兴。”陈婷婷是演员队队长,要帮助剧团组织演员参加排练。陈婷婷告诉记者,此次演出,“开场演出是由20位女演员以莲花的造型亮相,场面震憾,也会让观众强烈地感觉到香格里拉的美!”

  透过演出,观众们感受到这群年轻的舞者穿上芭蕾舞鞋,一路挥洒着汗水和泪水,一路轻盈撒播民族舞蹈之美,一路热舞着、传承着民族文艺之风和芭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