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7日 星期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启示录

2018-02-22 08:18:11   来源:新华社   作者:霍小光、张晓松、罗争光、胡浩、林晖


  新方法破解新课题——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推动改革,彰显非凡智慧和勇气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进入新时代,改革形势今非昔比:

  ——从改革范畴看,已经从经济领域全面扩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军队等各个领域;

  ——从改革进程看,“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从改革面临的阻力看,过去强调放权、授权的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理顺、约束权力,让伸得过长的权力之手“断自己的腕”。

  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亟待揭开破旧立新的改革新篇。

  站在时代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

  在浙江省长兴县刘家渡河道南太湖段,河长带领专职保洁人员进行日常的乡村河道护理(2017年10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筹部署、上下联动,使改革化解了“顶层设计不足”的掣肘——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从未摆在如此高度。

  然而,多年粗放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虽早已步入穷途,却始终辟不出新径。细究之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不清,无法从源头上避免生态环境破坏;不同区域、部门诉求不一,国土开发和保护无法形成“一张蓝图”;生态补偿机制不建立,污染者、保护者各有所求难成“一条心”……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绝非几个地方、几个部门所能为,必须通过党中央集中领导和统筹,形成科学、长远、跨区域跨部门的顶层设计,展开全面、系统、有步骤有分工的工作部署。

  从研究问题到制定方案、从谋划设计到协调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始终在党中央“一盘棋”部署下推进。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下,2015年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的纲领性架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四梁八柱,也就此锁定。

  5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如同导航仪,引导改革超越既有利益格局,环保督察、河长制、国家公园等创新举措陆续面世,生态文明建设大步前行。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政治、经济和生态、社会、文化、党的建设、国防军队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在重大改革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果断拍板、一锤定音,大大提高了改革决策效力。

  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下设的6个专项小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各地区各部门也相应建立起集中统一领导的改革推进机制,上下联动、蹄疾步稳,把改革引向纵深。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突出重点、注重系统集成,使改革避免了“碎片化”的问题——

  多年来,为管住小小一枚公章,各地区各部门使尽招数,却摁下葫芦浮起了瓢,甚至为管住一项权力却新增了多项权限。

  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行不通了,靠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更行不通了。

  “要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清晰指明方向。

  既注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讲求“十个指头弹钢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齿轮朝着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目标不断前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住土地这个核心问题,以“三权分置”改革为龙头,推出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多项举措,再次释放出中国农村的巨大活力。

  司法体制改革,以司法责任制改革破除“审者不判、判者不审”顽疾,以员额制改革提升法官、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出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改革举措一环扣一环,法治中国的根基不断夯实。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推进改革,鼓励改革试点和基层首创精神,使改革力避“闭门造车”的陷阱——

  2015年3月底,重庆市试行《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然而仅仅7天,这项重要医改措施就暂缓执行,原因则是调查研究不够,方案没有周全地考虑部分患病群众的接受能力,实施后引起民意反弹。

  改革方案质量优劣直接关系改革效果甚至成败。

  “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为弄清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多个部队,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建议。全军上下历时近两年,690多个军地单位,800多个座谈会、论证会,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完善……直至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军队改革迎来历史性突破。

  “如旱天惊雷!”对中国军队改革,新加坡《联合早报》如此惊呼。

  改革,还必须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通过试点为改革探索方法、积累经验。

  从2013年起,福建三明市围绕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推进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2016年2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专门听取福建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汇报;当年8月,包括三明市在内的八个方面24条医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7年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推广至全国338个地市。

  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央层面部署开展重大改革试点127项,已完成33项、扩围25项、正常推进61项、延期或滞后4项,待启动4项,为改革探路的作用不断发挥。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改革督察落实,建立改革激励机制、容错机制,有效防止了改革沦入“空转”——

  全面深化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十八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明确提出,“三中全会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

  然而,改革越进入深水区,越遭遇“中梗阻”。面对改革,有的口号喊得响、改革方案却迟迟出不来;有的方案出来了,却以出文件代替抓改革,没有切实行动。

  抓落实,成为检验是否真抓改革、是否能改革成功的试金石。

  “在改革第一年决不能放空炮,而是要真枪真刀干!”习近平总书记在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之初的重要指示,振聋发聩。

  从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到研究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狠抓落实”“落地生根”等成为高频词,“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等金句也广为传播。

  为形成抓改革落实的有效机制,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建立了改革督察机制,明确提出“三督三察”。几年来,改革督察工作既抓重点、又抓全面,既发现问题、又总结经验,既盯住“关键少数”、又抓好基层,不断提升广度和深度。

  抓落实,既要传导压力,也需激发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2016年底,浙江省下发了《关于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若干意见》,鼓励改革创新,宽容改革失误。在此引导下,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客观公正评价改革工作情况;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加大改革实绩权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推动下,全面深化改革在扎实推进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论,激发出强大的改革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