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日喀则藏汉夫妻:民族团结就是一起把日子过好

2022-01-29 09:26:03   来源:中新网   作者:江飞波


图为1月27日,李富华(左一)一家在日喀则白朗县的家里合影。 江飞波 摄

  李富华原籍青海,是汉族,2000年坐了几天几夜的长途车到西藏打工谋生。“我和爱人玉珍是2003年夏天认识的,正是青稞长得最茂盛的时候,2004年秋天,青稞成熟时,我们就结婚了。”1月27日,日喀则藏历农事新年前,李富华在白朗县家中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讲述自己的藏汉婚姻史。

  “我记得那年(2003年)恰嘎村修水渠,我们外来打工的经常要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和同村的玉珍便慢慢认识了,那时我不会藏语,她不会普通话,但相互有好感。”李富华回忆,两人准备结婚时,双方家里都不看好这段跨地域、跨民族的婚姻。

  玉珍所在的白朗县恰嘎村是西藏传统农区。“当时家里人都劝我考虑清楚,还说‘你们肯定会离婚的’。”玉珍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当时自己就认定了李富华,觉得这个外地青年善良、人好、勤劳。

图为玉珍在织邦典,她三天可织一幅,售价为500元。 江飞波 摄

  婚后,大女儿拉姆出生,李富华和往年一样,跑遍日喀则各县,做电焊、木工、泥瓦匠等维持家庭开销。随后,一家经济陷入困境,“太穷了,最困难时真是有上顿没下顿。”李富华回忆,那时,为了维持家庭,玉珍也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此后生活好转,李富华至少两年会带着妻女回一次青海老家。“后面我们觉得只有一个女儿不热闹,也担心她长大后一个人孤单,就计划再生一个孩子。”他说,二女儿起名次德吉,从此家里的交流也变成了“双语”。孩子们和母亲说话多用藏语,而和父亲说话则多用普通话。

  玉珍说,夫妻难免争吵,她和李富华也一样。“吵完架转念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这个事也就过去了。”她说,最重要是相互理解和尊重。

  李富华也笑着说,每次争吵完后,多是自己主动认错,“白朗县是她的地盘嘛。”

  2016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资助下,李富华和玉珍自筹20余万元(人民币)在恰嘎村建了一栋传统藏式院落。李富华就此扎根白朗县。

  据悉,十余年前,李富华便开始教授当地农牧民焊接、砌墙等技术,带领部分人外出打工、转移就业增加现金收入等,“我现在和村里人关系很好,大家也对我挺好的,互帮互助嘛。”

  “打色子(西藏一种游戏)、打台球、泡茶馆,他现在和本地农牧民也没什么区别了。”玉珍说。

  在他们家,记者看到了几台传统藏式织机,玉珍说,这是用于织邦典(藏式毛织围裙)的工具。2016年开始,玉珍运用编织技艺带领村里的妇女共同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编织厂,“我们的羊毛线是自己染的,织出来的邦典质感更好,也不愁销路,为家里增收不少。”她说,编织让大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不耽误家务,村里人很乐于接受。

  日喀则藏历农事新年在即,李富华家院子里挂着风干牦牛肉,他计划再去买些糖果等年货,和孩子们热热闹闹过个新年。

  如此,在西藏传统农区白朗县,李富华和玉珍的“平凡婚姻”一过便是十余年。李富华说:“以我们家为例,我觉得民族团结就是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相互理解、尊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