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新时代西藏故事:红太阳照耀格桑花开

2021-01-15 09:33:53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刘明


  万亿级别的川藏铁路产业带正在出现。拉萨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美丽与富饶,将进一步展现在远为广大的世界面前。
 
  格桑花,幸福之花,吉祥之花,希望之花。她开放在美丽的雪域高原,开放在西藏各族人民的心间。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
 
  太阳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太阳就是伟大的新时代思想。
 
让稳定与融合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乌兰牧骑,蒙语“红色的嫩芽”,数代中国人的红色记忆。如今,乌兰牧骑精神在遥远的日喀则再度生根、开花。
 
  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创作生产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讴歌新西藏、讴歌和谐文明幸福美丽日喀则的文化产品。
 
  “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偏远农牧区、易地扶贫搬迁点,把最新编排的相声、小品、歌舞等优秀文化产品送往基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只有民族融合的深厚大地,才能盛开稳定与和谐之花。
 
  在日喀则,民族团结结对认亲,拉近了各民族群众的心灵距离和情感距离,播撒了民族团结种子;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让外来人口参与社区管理、担任双联户长,实行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各族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2019年,日喀则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日喀则的故事正是新时代西藏的缩影。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提出把西藏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目前,西藏有6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8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2家单位和31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或个人荣誉称号。
 
  西藏人民格外珍惜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齐心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中华文化精品创作传播、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等建设工程,打造着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西藏各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西藏各种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的思想在深深扎根。
 
  藏传佛教,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绚丽的花朵。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西藏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宗教事务局。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能进一步强化,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呈现出新亮点。
 
  ——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养,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全面提高西藏佛学院及其分院办学水平,积极推进“三级学衔”制度。
 
  ——佛协、佛学院坚持每年举办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坛,组织活佛经师、专家学者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打牢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理性对待宗教,鼓励信众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勤劳致富、过好今生幸福生活上来。
 
  ——紧扣“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四条标准,在宗教教职人员中开展“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
 
  在拉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感党恩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寺规戒律教育、宗教界人士看今日拉萨教育梯次展开。
 
  在这里,各级书记讲“政治和大势”,涉宗教干部讲“政策和规定”,专家学者讲“法规和历史”,高僧大德讲“戒律和佛学阐释”,“三老”人员讲“对比和变化”。“五讲”活动成为宗教工作创新亮点。
 
  拉萨积极建设寺庙公共服务体系,维修改造寺庙僧舍,实施文物保护工程,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及时解决寺庙僧尼生活、修行和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日喀则,医疗专家团队深入聂拉木、昂仁、江孜等地偏远、高海拔地区的尼姑寺庙,开展“感党恩 送健康”活动;“情暖寿星 畅谈新旧”活动,邀请老僧结合亲身经历,揭露旧西藏的黑暗、残酷、落后,歌颂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幸福、美好,表达了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今天,扎什伦布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日琼波多寺和乃宁曲德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能看到僧人自发在领袖像前敬献哈达、与驻军官兵一道升国旗唱国歌;也能看到官兵到寺庙宣传党的政策、手把手教僧人学习汉语、帮助打扫庭院,僧人则为部队官兵烧牛粪炉取暖、提供热水;还能看到僧人和游客友好互动,等等。这是一幅幅文化交融、社会和谐的生动画面。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当各民族群众,各宗教信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糌粑团一样紧紧揉在一起的时候,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就有了更为强大的根基。
 
  西藏,正展现出长治久安的美好前景。
 
让美丽与和谐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青藏高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保护好青藏高原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西藏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不忘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已建立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3处,面积40.16万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及其占国土面积比例均居全国首位;湿地面积达652.9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已记录的高等植物达66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38种。西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
 
  曾经有多少朋友关注藏羚羊的命运。今天,这里的藏羚羊由原来的5万只增长到20万只以上。黑颈鹤由原来不足3000只上升到目前的约8000只,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盘羊、岩羊等野生动物恢复性增长明显,野生动植物生境、栖息地基本保持原生状态。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涵盖那曲、阿里两个地区的7个县,总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但羌塘保护区也是生态敏感性的典型代表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内高寒荒漠、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保持了稳定,植被盖度不断增长,有效遏制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趋势,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保护。
 
  此外,西藏已建立国家森林公园9处、国际重要湿地3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2处。目前,西藏正积极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工作,其中优先的就是羌塘,当然,还有珠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争取率先纳入国家试点建设范围。在不远的将来,“世界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或许就会出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拉萨人自豪地说,那里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名,主要江河湖泊和7个国控断面、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也许有朋友会感到吃惊。但是,如果你听完拉萨人讲述“绿色围城”的故事,或许就能明白,这一切并非偶然。
 
  所谓“绿色围城”,其实就是拉萨周边及山体造林绿化工程,总投资62446.81万元,总建设规模9178.52亩。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54397.27万元,建设规模5991.62亩,工程涉及34个项目点,目前已完成30个项目点5755.25亩建设任务,包括南山生态修复造林、北山生态修复造林、米琼日山坡地造林等8处山体造林4530.61亩,栽植雪松、樟子松、左旋柳等各类苗木200余万株,打造城市景观廊道19处、城市游园3处;二期工程投资8049.54万元,建设规模3186.9亩,工程涉及22个项目点,目前已完成17个项目点1200余亩建设任务,包括纳金山周边山体造林、次角林东山山体造林等4处山体造林,打造城市景观廊道11处、城市游园2处,栽植白皮松、红叶李、旱柳、侧柏等各类苗木90余万株,花灌草20万平方米。
 
  2018年10月,拉萨入围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根据计划,拉萨重点实施拉萨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中下游环境综合整治、周边生态保护与修复三大类16项重点工程。截至2019年底,城区绿化面积突破252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9平方米。
 
  “以绿为底、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天蓝水静”。拉萨,正在成为一座立体高原生态花园城市。
 
让发展与进步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脱贫攻坚,重大的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西藏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和历史性成就: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西藏在全国首创区市县乡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脱贫责任制,推行干部“四包”制度,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制度,制定印发了“五个一批”实施方案、贫困村退出与贫困县摘帽考核办法等70多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1+N”政策体系。
 
  西藏综合考虑各市地贫困人口、减贫数量、成本差异等因素,实行资金、任务、权利、责任“四到地市”,制定出台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方案,将日喀则、昌都、那曲三市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确定了44个深度贫困县区、315个深度贫困乡镇、2440个深度贫困村,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做到新增资金、项目、举措向重点区域倾斜。采取大集中与小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区域的26.6万贫困人口搬迁至城镇周边、生产资料富裕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域。
 
  西藏贫困群众成为各类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分享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西藏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和贫困家庭大学生“三免一补”政策,连续3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三包”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三个一批”救治制度,提高贫困人口报销标准,将包虫病、白内障、肺癌、肝癌等20种疾病纳入大病救治范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3种。
 
  在全面小康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围绕边境地区建设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西藏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下达西藏兴边富民行动资金达26.9亿元,西藏配套16.2亿元,全部整合用于脱贫攻坚和边境小康村建设。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告别绝对贫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净土健康和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数字产业为支撑,具有高原特色的高新产业体系正在成型。西藏正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如何处理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绿色发展就是答案。
 
  西藏整合中央对民族地区、主体功能区、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等重大生态资金,对16周岁至65周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农村低保人口、低收入人口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落实专兼职生态补偿脱贫政策,综合实施退牧还草奖补、荒山绿化等项目。
 
  拉萨着眼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率先提出以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发展重点,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创新高原产业发展新理念。藏鸡、藏香、拉萨好水、奶牛养殖、藜米、藏毯等6大标准体系建设完成,5个无公害基地整体认证完成,“三品一标”产品111个认证完成,“拉萨净土”荣获2018、2019年度“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西藏也是新时代的“潮人”。2020年8月20日,拉萨联合拼多多公司举办了“净土拉萨、高原优品”消费扶贫直播节,市、县(区)两级领导走进直播间,向消费者推荐牦牛肉、藏香、蜂蜜、灵芝等88款特色农畜产品,成交额环比增长890%。
 
  在日喀则,文化产业由单一的“旅游”开始向多业态拓展。以珠峰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成为日喀则形象的展示窗口;“一乡一品”式的“非遗+扶贫”模式,深度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日喀则民俗文化体验园、萨迦特色民族手工业园、定日洛谐文化产业园、白朗民族手工业园、谢通门民族手工艺街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正在朝业态融合多样转型升级。
 
  日喀则作为西藏重要的文化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目前,日喀则拥有2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座历史文化名镇、1条历史文化名街,876处文物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75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1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7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3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传承历史、探索创新的,还有山南。
 
  “泽帖尔”,手工纺织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濒临灭绝。2007年,掌握“泽帖尔”纺织技艺的仅剩5人,年龄最小的也已80多岁。这年4月,绘画艺人巴桑创办泽当居委会职业技能培训点,次年5月成立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5位80岁高龄手艺人手把手地传授编织技巧,使学员逐步掌握了泽当毛哗叽手工编织工序和技能。2010年,“泽帖尔”正式挽救成功,并随后注册了“泽帖尔”国内国际商标。
 
  现在,合作社经营“泽帖尔”品牌各类藏装、围巾、披肩等产品,同时经营山南土特产品、民族唐卡绘画及销售等,相关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泽帖尔”还带动了羊毛和羊绒生产、销售,羊毛洗涤、分梳,民族服饰缝纫加工等产业,成为山南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品牌。2019年10月,“泽帖尔”亮相北京,登上了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秀的舞台。
 
  林芝,西藏的江南。
 
  然而,沿“此生必驾”的318国道从波密往西,首先抵达的则是“中国最美小镇”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2019年,这里实现旅游人次82.85万,实现旅游收入7852.41万元。2020年,低密度的消费模式,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业态,日益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也进一步“走红”。8月,在首批西藏自治区级康养和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试点授牌仪式暨乡村旅游推广活动中,鲁朗当仁不让,成功入选。
 
  西藏的眼光正在延伸向未来。
 
  2020年金秋时节,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川藏铁路通车后,将直接拉近拉萨与全国主要经济区的距离。万亿级别的川藏铁路产业带正在出现。拉萨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美丽与富饶,将进一步展现在远为广大的世界面前。
 
  (作者系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来源:2021年1月1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