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张永焕:坚守初心 为藏族群众谋幸福

2020-07-15 12:56:47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兰伟香 吴梓嫣


\

张永焕与孩子们在一起。

  张永焕的家在浙江省云和县凤凰山街道河坑村。2004年8月进藏至今,他已别家16载。39岁的他,两鬓霜发却已渐显,头发稀疏,皮肤黝黑。

  16年来,他克服着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高寒缺氧气候,兢兢业业工作在西藏。难得回老家休假的这几日,他说闭上眼睛还都是雪域高原上藏族孩子的模样,心里牵挂的还是西藏群众的生产生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04年8月,张永焕从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为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放弃了沿海地区优越的工作环境,前往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质监局工作,扎根雪域高原。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青山绿水,是林芝给张永焕的第一印象。然而,从低海拔的江南来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反应远超预想:嘴唇干裂、头晕胸闷、气喘失眠……同时,还要面对饮食不习惯、语言不通等困难。

  高原反应使得他长期失眠,脑力、体力也衰退得比较厉害,内脏肿大、脱发等高原衰退症也在他身上有明显表现。

  “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张永焕总是这样鼓励自己。他照样冲在一线,从不退缩。“咬紧牙,挺一挺,熬过去”。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16年12月,张永焕被调到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工人事处。2019年1月,为助力西藏脱贫攻坚任务,他被委派到了日喀则市拉孜县曲玛乡娃隆村驻村并担任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在扶贫路上攻坚克难

  零下20℃至30℃,风沙漫天飞扬。沙子砸在脸上格外生疼,能见度不到20米。

  张永焕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达娃隆村时的情景。

  天色已黑,晚上9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冒着寒风在村口等他,为的是早点见到这位新来的驻村干部,向他诉说娃隆村的困难和村民们的需求。

  娃隆村,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海拔4000多米,距离拉萨近500公里,距离日喀则市区170公里,交通不便。这里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全村总人口291人,贫困发生率达28.9%。

  脱贫任务艰巨。为找到一条适合娃隆村的脱贫路,张永焕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便开始走村入户,了解当地村民的状况和致贫原因。

  经过走访,他发现娃隆村没有水渠、没有水库,种植耕地灌溉没有水源保障,植物时常因为缺水旱死,修建水库是娃隆村村民最向往的事情。

  说干就干,张永焕上跑项目,下与村民一起动手修水渠,事事亲力亲为。

  终于在今年5月,赶在春播前,修建了1个小型蓄水池和2730多米的水渠。总投资100余万元的水利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了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娃隆村耕地灌溉难、靠天吃饭的问题。

  “谢谢、谢谢……”水渠投入使用当天,村里举办了一场庆祝晚宴,部分村民不懂汉语,却用最淳朴、最炽热的动作和情感向张永焕表达谢意。

  看着村民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的笑容,张永焕的心里有种特别的幸福。他说:“娃隆村村民对驻村干部的赤诚和信赖,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第一书记的价值,也激励我必须全力以赴。”

  此外,张永焕积极引进循环农业助力西藏牧民增收脱贫。“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扶贫建设藏鸡养殖项目,还有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鸡苗、饲料保障以及藏鸡回购渠道。养殖基地也为藏鸡养殖购买了保险,降低了养殖风险,这是一个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的好机会啊。”张永焕说,项目规模每个村投资23万元,养殖藏鸡800只,由村“两委”负责管理运行,全体村民受益。他和群众一起学习掌握了养殖技术,俨然成为藏鸡养殖行家里手。

  春耕青稞种子协调落实,硬化村里公路,修缮村公房,植树造林……在驻村从事扶贫攻坚的工作岗位上,张永焕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干劲和用不尽的热情。这些亲力亲为的付出,换来的是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此外,张永焕还自筹资金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前往北京、延安及梁家河学习培训。

  2019年9月底,张永焕所在的娃隆村顺利通过了自治区脱贫攻坚考核验收,成为曲玛乡12个行政村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的村庄。

  千山万水传递真情

  “娃隆村的孩子们,学习用品较为短缺,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张永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自己不仅筹钱给孩子们买毛巾、送书包,还动员社会各界进行爱心捐赠。2019年3月,张永焕将这一情况发到了朋友圈,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不久,便收到了来自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杭州等地爱心人士捐赠的8000多件价值80万元的儿童物资和40288元的捐赠款。

  一到暑假,村里99个孩子就处于“自由”状态。2019年8月,张永焕特意邀请了杭州第七中学和莲都梅山中学的6位老师,到娃隆村进行一周的爱心支教帮扶。一大早,村里的孩子就齐刷刷地等待老师们的到来,支教老师们新颖的授课方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孩子们的文化视野。支教老师们还自费2000余元购置教学材料和娱乐器材,并发动学校资源和社会力量筹集爱心善款15000元,给每位小朋友送去了教材和文具。小朋友巴旦高兴地将现学的画贴在自家门上,喜悦溢于言表,灿烂的笑容像格桑花一样美丽。

  “自从张队长来到我们村以后,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还鼓励我们外出务工,现在村民收入也高了,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我们都很感谢他。”村民平拉对张永焕的付出满怀感激。

  张永焕说,在西藏这么多年,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感到愧疚,孩子打出生起,就送回老家云和县由年迈的父母抚养,如今已经10岁,在云和县实验小学就读。妻子在与自己相隔900多公里的林芝市疾控中心上班,一家三口三地分居。

  “我也只是尽自己所能多干一些,帮助村民们脱贫是我来这的最初目的,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乡村振兴不是梦。”在谈及未来的打算时,张永焕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