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日喀则边防:“出彩边防人”就在身边
2014-06-25 14:37:24   来源:人民网    

查看原图
   “十大边防卫士”和“喜马拉雅十大边防卫士”评选活动相继结束,被表彰的西藏公安边防官兵被大家称为“出彩边防人”。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发现,在这些的荣誉背后,无不是平平淡淡的工作岗位,但都融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闪耀。在对先进事迹的学习讨论后,官兵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出彩边防人”就在身边,每个边防人都能出彩。
  世界之巅的坚守
  兰巴拉边境检查站是迄今全国最高的公安边境检查站,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雪域边防第一哨”。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的腰际,海拔5326米,其巴弄卓康执勤点海拔更是达到5700米,是生命禁区中的禁区。然而就是在这里,却有一批人常年默默驻守着,把青春奉献给雪域边关,用忠诚守卫着祖国的边境线。
  巴弄卓康执勤点是支队进行信息化建设先行单位,率先在执勤点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该站参谋原眉军凭借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娴熟的操作成为该站技术骨干,承担起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视频系统的建成运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科学管边水平,也缓解了官兵的执勤压力。但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机器也经常出问题,一旦机器出现问题,就只能靠官兵的徒步巡逻。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原眉军每个星期至少要对设备进行一次维护,而每一次的维护都要经受高寒缺氧的考验,而一旦到了冬天更是要顶着风雪、忍受狂风,但他一干就是五年。五年时间在他脸上刻下了风雪的痕迹,给他带来了指甲凹陷、心脏肥大等高原病,却也留下了真挚的战友情。支队多次拟对他进行调整,但他却坚持不离开,“最艰苦的地方最需要人,我在这里时间长情况熟悉,习惯了!”是他最好的“借口”,但大家都知道他包含的意义:希望自己的坚守能给战友带来更多的休息。
  群众的守护神
  地处“雅江源头”的西藏仲巴县,因为山峦叠嶂、高峻神奇、草原广袤,一度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同时又因为高寒缺氧、人烟稀少,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在这里却有一名90后的老兵,入伍至今一直坚守于此,他就是90后边防战士小王,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件关于小王的故事。
  2010年11月22日,接仲巴县拉让乡白玛拉姆求救电话,她家100余只羊掉进沼泽,在冰面上瑟瑟发抖,有的已经被冻死在冰冷的水中。“警情就是命令”,时任仲巴机动分队的上等兵小王随队前往救援,时下的仲巴县白天的气温接近零度,不用说在冰冷的水中是何感觉,就单站在岸边就会冻的瑟瑟发抖。在中队长的带领下小王直接跳入冰冷的沼泽中,迎着刺骨的河水,慢慢向受灾的羊群靠近,由官兵组成的一条救灾“接力桥”瞬时在沼泽水中搭起,你传我、我传他的将受灾的绵羊拉回岸边。
  2012年2月,日喀则地区普降大雪,仲巴县纳久乡持续大雪,就在此时,派出所接到群众求救电话,一辆车被困距单位十几公里的地方需要救援,而此时单位的车辆无法动用,只能徒步前往。已身为班长的小王主动请缨,带领救援队伍前往事发地。雪地里行走往往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没有方向只能顺着路边的电线杆一步步往前,没有路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而走在第一个的小王是最辛苦的,一脚踏进没膝的雪中,再从雪中抽出脚,步步艰难,而后面的人可以沿着脚印向前。救援路上没有什么特别,也没有风景,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白,只有官兵的相互鼓励,能看到是因呼吸雾气形成的霜在帽顶上凝结成冰,帽顶上凝结的冰被冒出的汗气所融化,随之而来的是缺水引起的嘴唇干裂,这短短的十几公里路硬是走了7小时,期间官兵没有吃东西,渴了就在路边随意的抓上一把雪咽下,官兵体力也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透支。但是到了救援地官兵没有停下,立即开展救援,小王也是一马当先,铲雪、推车、安抚群众一切都是轻车熟路,很快被困车辆成功脱险,接下里是一项更加艰难的任务,将官兵安全带回单位。因为官兵体力透支,有的官兵想停下来歇歇,此时已是凌晨,气温已在零下二十度左右,雪也一直飘着,现在停下来休息无疑是更大的威胁,小王边搀扶着他们边鼓励他们,坚持走着不至于身体冷下来,他必须将官兵安全带回单位。一路跋涉回到单位已是凌晨5点,官兵没顾得上吃饭就休息了,而小王又忙上了,因为他知道接下来一天官兵可能会患上雪盲症,得给那些“新兵”准备了纱布和牛奶,尽可能减轻眼睛的疼痛。第二天一大早包括小王在内的4名执勤的官兵刚醒眼睛就睁不开了,雪盲症如期而至,得益于小王的提前准备,官兵的雪盲症得到及时的治疗,一次救援任务才算圆满完成。
  战士的贴心人
  西藏的风霜雨雪,造就了他不屈的意志;艰苦军旅生涯,成就了他带兵人的梦想。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军事过硬的排长,用热血青春在雪域高原书写荣誉,用突出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总队优秀团干部称号1次。他就是日喀则边防支队机动大队四中队排长——谢鑫辉。
  部队生活虽然艰苦,但作为带兵人能给官兵带来温馨的幸福。谢排作为官兵的管理者,更是他们生活中的兄长,“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家,我就是大家的兄长,有事你说话。”是他的口头禅。他熟知单位每名官兵,闭上眼睛,仅凭官兵说一句话,他就能将官兵的姓名、生日、民族、喜好、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娓娓道来。
  在一次战士的交心谈心中,他得知班里一名战士家发生不幸,母亲患重病,父亲在外务工,战士的津贴在庞大的医药费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得知这一情况后,谢鑫辉积极向上级汇报,为该战士争取了事假一次,并发动全体官兵为该战士捐款一万余元,事后他又主动与该战士家人取得联系,了解家里情况,把部队的关心带到战士家里,并帮他减轻低落情绪和思想包袱。
  2011年入伍的西藏籍战士加央平措,生病期间由于药物过敏而产生不适。当时已是午夜1点多,正在查铺查哨的谢排发现了这个情况,他顾不上训练疲惫,与卫生员仪器迅速将平措送往附近医院治疗,而他硬是在病床边的板凳上守了一夜,得知平措脱离危险后才松了口气。当平措清醒过来时,谢鑫辉口中说“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是不是?想吓死我啊?”,布满血丝眼里却满是关切,平措的眼角不禁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些都只是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日喀则边防官兵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永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把热血男儿的青春挥洒在了雪域高原之上,在高原缺氧和恶劣环境的重重考验面前,经受住病与痛的折磨,践行着爱民和强警的实践,在新时代公安边防部队的各项任务中书写着动人的诗篇,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卓越风采,“出彩边防人”就在我们身边。(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