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1日 星期三


首页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雪山大地》:按下时代背影的“快门”

2024-02-21 10:20:04   来源:中国民族报   


《雪山大地》 资料图片

  2023年8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公布。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成为本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此前,杨志军凭借代表作《藏獒》,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名单。

  听到获奖的消息时,杨志军正在青海采风。尽管由于工作关系,他搬出青海很长时间了,但每年都会频繁地回到这里,跟牧民聊聊天,随处走走,看看他们的新生活。

  谈及《雪山大地》的创作初衷,杨志军坦言,他最初想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写一户汉族人和草原牧民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相濡以沫的交往。“但一动笔就发现,这不仅是我的故事,更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是所有在青藏高原留下足迹、洒下血汗、度过青春乃至全部人生的父辈们的故事。”

  父辈们的故事开始于1949年。父亲作为一位从洛阳来到西安读书的青年知识分子,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来到西宁,在一家马车店里创办《青海日报》。母亲当时还在求学,听说有一所卫校又管饭又发衣服,便立刻报名上了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卫生部管辖的卫校,后来成了青藏高原上第一批国家培养的医生。

  在那些年月里,年年都有“西进”的人,他们和当地人一起建造了草原牧区的第一所学校、第一所医院、第一家商店、第一个公司、第一处定居点、第一座城镇。“一个地区从落后到进步的足迹是那样深刻,里面贮满了父辈们的血汗和被时间演绎成荒丘的生命,并在多少年后开出了艳丽的花朵。”

  在《雪山大地》里,作者更多探索的是人性的美和善良。“我想展示,人是怎么样才能叫做‘人’。我的父辈们就是这样去生活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群体、一整代人都在那样生活。对于善、美的人格刻画,我觉得我写得还远远不够,我所写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杨志军看来,这种对人类理想的构建,现在是缺乏的——曾经人们生活的常态变成了理想,这是一种遗憾。

  杨志军从小爱好文学,喜欢读文学读物。在陕西富平县当兵时,他在一个农户家里看到一本《小二黑结婚》,看了之后觉得,赵树理写农村的故事他也可以写,从那时候他就开始动笔了。

  1995年,杨志军因工作从青海调往山东青岛,并定居于此。此后,大陆性文化与海洋性文化共同交织于杨志军的创作之中,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文学风貌。

  “这些年,我的写作往往是交叉着写,一会写写青藏高原,一会写写青岛的海洋。我在青藏高原生活了40年,这是我的第一故乡;我在青岛生活了28年,今后还将继续生活下去,这是我的第二故乡。从某种意义上,我的文学创作一直是对故乡的皈依,我深深眷恋着故乡的一草一木。”

  对于杨志军而言,青藏高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经常回到青藏高原,我才觉得我的生命是很活跃的。”虽然杨志军是个“老高原”,但青藏高原变化太快了,面对这种变化,他还是得去不断探索。

  杨志军最怀念那种骑着马在草原奔跑,人与人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亲密无间并不完全是家人之间的,甚至是与每个不认识的牧民。杨志军说,《雪山大地》是向时代背影按下的“快门” ,“如果我不按下这个‘快门’,可能连这张‘照片’也没有了。但我毕竟还可以用文学创作来复现从前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文字的魅力,让历史在我们面前历历在目。”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