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首页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重回灵魂故乡的浮华人生

——《北京遥望香巴拉》书评

2016-10-31 10:41:01   来源:西藏商报   


\

  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感受——晚风轻拂,霓虹闪烁,任凭眼前万千热闹,酒绿灯红,但自己仿佛置身这一切之外,无须闭目屏息,内心早漂泊到另一个地方,泉水静淌、秋虫晚唱,窗内透出点点烛光,亲人望到你,浅笑嫣然……

  《北京遥望香巴拉》便是这样一部身处都市的浮华人生最终重回灵魂故乡的故事。

  三位分别来自西藏、山西和北京的女孩,自大学时代起就感情甚笃,在都市中各自安身立命,寻找爱情,相互支撑,彼此慰藉。她们每个人的性格、目标和执念中,都或多或少地带着我们很多人的成长痕迹。她们在拉萨和北京的3731公里间辗转,努力为“梦想与现实”带给她们的不同命题寻找答案。

  汉族女孩王初一始终被西藏拉萨的一草一木牵引,魂萦梦系,并在两个男人的感情间取舍难断,一个是“过日子”,一个是“灵魂伴侣”;月儿自19岁起甘心与已婚人士默默相爱,在见证了挚友离世之后,终于悟到,在原本就没有结果的人生中,相爱相守的真正意义;从小在八廓街外长大的藏族姑娘卓玛,一心渴望离开拉萨,阴差阳错之后,遇到了汉族挚爱,被两种文化滋养下的生活与爱情包围……

  可以说,这是一部“纯爱”的故事。其中没有一个人是只为一己之私的负面人物。而每一份爱又都悄然而至,看上去纯粹得毫无理由。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一生同行,到头来却依旧是一对陌生人。而有的人只需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足足可以跨越时空,走进彼此的心。”真正的爱情难道不正是这样吗?何时起、因何生,不容细述,感动莫名。

  在如今,银幕、小说中充斥着“互撕”、“求上位”普遍语境中,《北京遥望香巴拉》看上去那么另类,纯美得有些不管不顾。没有现在都市剧中那种因何生情的冗长铺垫、包装自己的待价而沽和车房资产的“势均力敌”。每个角色都是纯正的自己,未经修饰与雕琢,闪亮着灵魂深处人性纯粹而执着的样子,这提醒我们,那正是我们最初的本来的模样。

  但我们还是能看到主人公们为灵魂寻找倚处与落点的挣扎与撕扯,那是一种漂泊之后,寻找安心之地的全情努力,那是对自己人生终极目标的重新定义。“每每伤心无助的时候,初一总是想念拉萨,想念阿妈,想念帕崩岗……初一说拉萨是她前世的故乡,八廓街上的某幢房子是她前世的家……”这种感觉,很多人都会有过。刹然之间,你会牵挂一个人,一片天,一份情怀,这种牵挂无可名状,但她维系着你的前生今世,她成为你无法释然的一部分。

  《北京遥望香巴拉》让我们意识到,身处闹市喧嚣中的年轻人,对这种精神圣域的孜孜以求并非无力。“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外面的世界,我们大概都一样吧。”是的,年轻人还是需要一种值得托付和坚守的信念的,需要一种融而真切的答案。所有的努力最终就是那些物化的东西吗?每个人的价值只以成败而估吗?那些能让我们保持长久快乐的元素是什么?

  记得在一个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揶揄称,“有些小资总喜欢去西藏洗涤心灵,您要是内心脏,去哪儿也干净不了。”且不论这番言论是否有道理,至少,有一种“寻找”是主持人未曾理解的,就是求得一种值得坚信笃定的依赖,一种值得耗尽一生而了无遗憾的付出,一种可在乱世喧嚣中独享宁静的心灵一隅。

  如此,方能进退无碍,心离烦恼,得大自在。

  西藏人总是很快乐,他们遇到再大的事情也会用善良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因为大家坚信,今生遇到幸福和苦难全部是前世注定的。就连家里进了小偷被洗劫一空,大家都不会沮丧,他们会开心地说:“前世的债,终于还清了……”

  西藏的丹增阿妈,像个识得人间疾苦的菩萨,一眼望穿所有人的心事。”在书中,种种人性的进退取舍,在阿妈的眼中,都可以理解,都值得宽恕与原谅……

  是的,《北京遥望香巴拉》就这样讲述着一个个纯美的故事。身处都市的繁华与热闹喧嚣,阅读西藏的清苦与重复枯燥。我们所有的欲望、挣扎、苦难,是源自内心还是彼此、是现实还是梦境?如果你想在都市生活中与西藏圣域这两点之间,寻找一种最好的连接方式,这本书和书中的人物,或许可以帮到你。

  兜兜转转,其实我们过尽千帆苦盼和寻找的那个修行终点,或许就是我们灵魂深处令人心安的那个原点。给你幸福,给你安逸,给你快乐。最终,你说她是什么,她就是什么。

  电影《爱在午夜降临前》中有这样一段话“I believe if there's any kind of God, it wouldn't be in any of us. Not you, or me…but just this little space in between。”(我相信,如果有任何神灵,她并非在我们中间,不是你,不是我,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系)。所以,无论身处爱情还是一种什么情,都是上苍的恩赐,都该爱得纯粹,爱得长久,爱得勇敢。这或许就是《北京遥望香巴拉》想要表达的题中之义吧。

  耳边响起郑钧的《回到拉萨》——“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纯净的天空中飘着一颗纯净的心,不必为明天愁也不必为今天忧,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凤凰读书)

  2016年7月,宋晓俐在拉萨举行《北京遥望香巴拉》发布会,并发起“大手拉小手——3731公里圆藏区孩子的1000个微梦想”公益活动。

  内容简介

  遍地爱情的年代,在圣地西藏,总能被赋予新的意义。

  三个从大学时代起就要好的女孩儿因为不同原因寻找爱情。她们在拉萨和北京的3731公里间辗转,圣山圣湖、布达拉宫、圣城拉萨因为她们的执着而神圣和美丽。

  汉族女孩王初一始终相信自己的前世一定生活在西藏拉萨。多年来,初一无可救药地爱着拉萨,除了因为天高云阔之外,更多是因为拉萨有一个让她能时时感受到母爱的家。康巴男子洛桑的偶然出现,让初一在和自己相爱了十多年的男友柳海峰的选择间陷入两难。最终,初一在一次与海峰的交欢中大出血,死在了寻爱的路上。初一死后,在洛桑的帮助下,实现了天葬的愿望,成为拉萨帕崩岗天葬台上送走的第一个汉族女人。

  月儿从19岁开始与比自己大19岁的男人潘谊和相爱,漫长的十多年间她们经历思念和伤痛,相爱和离别;最终在亲眼见证了挚友王初一的离世之后,懂得了相爱相守的重要意义,双双离开北京,远赴香港……

  从小在八廓街外长大的藏族姑娘卓玛一心渴望离开拉萨。除了因为爱上了最好朋友初一的男友之外,更因为她成长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前最特殊的家庭里,那样的家庭叫做一妻多夫。苦苦寻爱,伤痕累累。好在,卓玛遇到了比自己小8岁的汉族男孩儿,打破了阿妈关于草原女人的“魔咒”,并且终于走到了一起……

  作者简介

  宋晓俐,1978年生于山西朔州,现居北京。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网站中国工会网,任多媒体中心总监。作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原创深度报道记者,采写的许多稿件在业界引起一定反响,并获得大量转载。2009年创办《中工明星汇》栏目,以“最贴近职工的名人访谈”为主旨,先后采访两百多名艺人。节目持续四年以来,成为互联网娱乐访谈节目的品牌。2012年5月创办系列人物专访《劳模故事》,带领导团队拍摄劳模人物专题200期左右,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中国当代劳模的风采,成为中工网品牌。2013年参与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参与云南鲁甸地震报道工作。

  从事新闻行业15年,《北京遥望香巴拉》被称为宋晓俐从一个新闻记者到作家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