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首页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一封写给仓央嘉措的情书

《北京遥望香巴拉》讲述三位职业女性的寻爱之路

2016-08-22 09:43:52   来源:凤凰读书   


  作为一名闯荡京城多年的资深媒体人,宋晓俐一向给人一种干脆利落的女汉子形象。她的文字,如同她的性格,热情,大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偶尔看见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感性、自我的文字,让我看到了这位知性的职业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听说她要写书,我还以为她写的是社会新闻题材之类的采访手记。新闻媒体从业者嘛,她有这个资源和优势。直到大半年之后,她把一本崭新的《北京遥望香巴拉》送到我的面前,让我不由大跌眼镜。老实说,即便是周星驰要拍文艺片,都没那么让我吃惊。作为她的朋友,更多的是为她担心:她真的能摈弃一贯新闻写作的固有模式,写出那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吗?

  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其中并没有跳跃的阅读。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读完之后,我按照自己的阅读惯例,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那是一部关于都市职场女性婚恋小说,是发生在当下许多北漂一族身上的爱情双城记。

  小说讲述了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职业女性的寻爱之路。主人公王初一、月儿和卓玛三个女孩儿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成为千千万万北漂一族的一员。她们在职场上艰难打拼,在情场上苦苦寻觅,纠结挣扎,经过一番兜兜转转,最后终成正果。从小在八廓街长大的藏族姑娘卓玛,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逃离,逃离贫瘠的故土,逃离母亲为她安排的相亲,却不可救药地暗恋闺蜜王初一的男朋友柳海峰,内心挣扎不已。王初一也知道卓玛对柳海峰的感情,但她不在乎。这种不在乎源于对男友的信任,还是对爱情的不自信?她也说不清。对于这一点,月儿作为旁观者,看得云里雾里。月儿自己本身,也在纠结当中,月儿与比自己大十九岁的男人潘友谊相爱,这一段注定得不到祝福的恋情让她遍体鳞伤。卓玛要逃离的故土,却是初一心目中的天堂。初一和卓玛情同姐妹,一次和卓玛回西藏探亲之后,她便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西藏,更把卓玛的阿妈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康巴男子洛桑的偶然出现,让王初一在和自己相爱了十多年的柳海峰的选择间陷入两难。最终,身怀六甲的初一在一次与海峰的交欢中大出血,死在了寻爱的路上。

  老实说,都市职业女性的爱情婚恋故事,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写小说的好题材。如何摆脱庸俗的窠臼,避开落入俗套的情节安排,在读者心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这是这一类题材的写作者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这种情形之下,表达的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宋晓俐另辟其蹊径,巧妙地融会了大量的西藏元素和宗教的元素,将一个个发生在职场和情场、他乡和故乡的故事,缓缓地展现出来给读者。

  小说的第一个场景就很耐人寻味。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出发大厅,藏族女孩卓玛要奉母亲之命回西藏,好朋友初一、月儿和初一的男朋友柳海峰前来相送。卓玛却紧紧搂住柳海峰,当着初一的面,问:“海峰,如果没有初一,你会娶我吗?”一下子就把性格迥异的几个主人公推到读者面前,也给了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悬念。看了这个开场,原以为情节很快跟进,谁知节奏却是不缓不慢的。宋晓俐完全摒弃了自己擅长的那种新闻写作的语体风格,采取了碎片写作,片段式的结构叙述方式,并不追求情节的紧凑。甚至在每个章节之前,她特意加上了仓央嘉措的诗句,浅唱低吟一番,再慢慢推进情节。尽管增加了宗教的元素,但她并没有采用那种玄乎其玄的表达,而是用一种诗意的语言,布局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的逐步递进。叙事的场景在北京和拉萨两地之间转换,几个女主人公的情感交织,数条线索并行,交叉展开,又交会自如。使读者随女主人公的情感发展起落着,内心的情感不知不觉地被带动起来了。最为难得的是,宋晓俐在叙述中不追求情感爆炸性的冲突,而是大量的穿插着回忆,碎片的写作使得故事更为丰满,人物更加栩栩如生,情节更加曲折生动。

  我知道在最近这十年之间,宋晓俐常常奔忙于全国各地。几次辗转来到西藏之后,读所有西藏的书,看所有仓央嘉措的诗句,随着对西藏的了解越来越深,她终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西藏。2015年的雪顿节,宋晓俐完成了采访任务,到色拉寺祈福,突然觉得自己内心的西藏情愫汹涌澎湃,无法安置。于是,她产生了一种写作的冲动。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她对于西藏文化的难以掩饰的喜爱和渴望,甚至让我不禁怀疑,爱情的感悟不是她要表达的东西,那一份对西藏的热爱,特别是对仓央嘉措的爱慕和崇敬,才是她写作冲动的源头。整篇小说里,大师的影子无处不在。与其说是一本爱情小说,倒不如说那是对大师爱情诗歌的一本注解。这种手法对于小说来说,是利还是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形式,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创新。起码在我看来,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不但没有觉得它冲淡叙述的节奏,反而给了我一种史诗般的庄重感,更加突出了爱情永恒的主题,道出了爱情的真谛,从而也增加了叙述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我想起仓央嘉措大师诗歌中最经典的诗句: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宋晓俐轻松地摆脱了新闻固有模式桎梏,完成了一个新闻从业者到一个爱情题材女作家的温柔转身。很多人都说,《北京遥望香巴拉》是一部宋晓俐遵从自己内心而写的心灵之作。可是在我看来,那是宋晓俐写给仓央嘉措的一封情书,一封赤裸裸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