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首页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把神性织入羊皮经卷:《藏地羊皮书》启示

2016-01-08 10:36:34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周天白


\
 

  在散文集《藏地羊皮书》里,作者凌仕江以他自己的方式讲述西藏故事,在他所讲述的西藏故事里,所有神性的精华已经被织入羊皮中。
 
  在凌仕江笔下,铺陈出一幅神秘却又极富人间温暖的西藏风情画卷。你在读他的文字时,会发现他极善于处理各种关系,他有意无意地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万物的关系用一种世俗的关系勾勒出来,而他参与其中,与他叙述的人和事之间保持得若即若离,既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现场感,又经营出一种奇妙的关系,即他讲述的西藏故事和叙述者本人之间是不是存在一种冥冥之中的必然联系?
 
  《藏地羊皮书》为建构和开发叙事主客体之间,叙述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神性方面的努力颇巧妙,极富于哲思。毋庸讳言,在讲述西藏故事的时候,绕不开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对所有从事西藏写作的人面临的一种考验。凌仕江富于哲思的叙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他的书特别容易为各个方面接受。在这本书里,读者会发现这种现象,比如《朝圣》、比如《天上的甘丹》,再比如《扎西的婚礼》,他都在编织着人的神灵,人与佛、人与人的关系,不论是信仰,不论是修行,还是古老婚姻关系,我们都能看到羊皮之上呈现的圣洁西藏,其神奇和独特,他以多维度审美眼光,破译被人称之为“秘境”的藏地密码。由于他的这种富于哲思的叙事方式,他就能将一些常常被视为禁忌的领域,不动声色地娓娓道来。凌仕江在讲述西藏故事的时候,给人一种佛教里称之为“芥子纳须弥”的感觉,或者说他用滴水映射太阳的方式,将那些神秘的西藏风情没有顾忌地展示给读者。于是,我们看到了磕长头的朝圣者为了信仰不惜长途跋涉;看到了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婚姻遗存;看到了佛教寺院的兴衰,看到了修行者的历史与现实;看到了西藏的牛皮船和与牛皮船形影不离的羊;还看到了像《卓玛经》这样少有涉猎的具有西藏隐密光环和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人物风情。而读者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现场、历史抑或传说之间的切换中,感知西藏,感知西藏的阳光和神性,感知一个人十六年的西藏史。
 
  羊皮之上的西藏,是一个人十六年的西藏史,自然有其历史的厚重感。这厚重感里自然不会都是轻快的风花雪月,还有他经历的那些后来被称作财富的坎坷和苦难,在《望见东山顶上的月亮》一文中,读着凌仕江的春秋笔法可以看到,他在西藏修炼成“富有哲思的石头”的成长和磨难。他在通往开满格桑花彼岸的途中,经历了无数的荆棘、野刺和泥沼,从而逐渐吸入了檀香佛性,流露出涅槃般的神性清辉。
 
  无疑,西藏是具神性的,西藏的神性具有无孔不入的渗透性,与西藏有勾连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被西藏神性化。凌仕江把自己融入西藏,在神性的西藏洗涤灵魂,接受神性的洗礼。读者不仅在《藏语》一文中可以看到他如何主动成为西藏人中的一分子,在他的西藏叙事里,都能看到他的这种努力。

  走入过西藏的人,就再也走不出西藏了,无论他在哪里,西藏都会成为他的灵魂印记。在《西藏羊皮书》的最后一文《一个人逃到哪里放得下西藏》中,他写道:“……这时候,我才感到我从文化地理中的西藏走了出来。那么多大美的物象,那么多天然的景致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的心的湖面上。幡影在吹,风在念经,神灵在高处!……这时候,我明白了一件比大地更大的事情:在我的身体里,永远藏着一个逃不掉的西藏。”

  如此神性的光芒,总能让人在疑惑与明悟之间思考,西藏与自己已经产生和将可能产生的牵绊,不知不觉中,沐浴在西藏的神性光芒中,被渗透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