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山河如画 生活如歌

——西藏阿里地区边境一线群众守边兴边见闻

2023-12-12 09:53:5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如今的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成为了边境小康村,全村群众通过发展合作社、苗圃等产业,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余元,过上了富足祥和的生活。图为鸟瞰乌江村(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 洛桑旦增 摄

  漫漫边境线,拳拳赤子心。

  “再恶劣的天气也得去巡边,一路走下来心里才踏实”“就算老了,不能巡边了,也要把家安在这里”“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更多人愿意留在家乡,加入守边队伍”……阿里地区守边群众的话语,是那样的铿锵有力。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高原,拥有上千公里边境线。有许许多多群众,他们像格桑花一样扎根边陲,在漫长的岁月中,世世代代承担为国守边的神圣职责,不仅守好了脚下的土地,还依靠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幸福家园。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从守边群众身上,看到忠诚、无畏、坚韧、奉献,他们用点滴行动把爱国守边精神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近日,记者来到阿里地区边境一线,走近这群默默无闻的守边人。

  旦确桑保:一家三代接力传承

  “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就必须担负起守边护边的使命,能为祖国边境安全尽一份力,我感到很骄傲。”生活在阿里地区日土县甲岗村的旦确桑保,今年62岁。作为家里的第二代守边人,他继承父亲的事业,把守护祖国边境当作毕生的使命,用岁月和坚定谱写了一曲非凡的赞歌。

  甲岗村位于日土县南部,距离县城70公里,西与印度毗邻,边境线长达80公里,从村庄往西80公里可达边贸点都木契列。对于出生在这里的人来说,守边护边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旦确桑保一家也不例外,11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多杰欧珠放牧巡边。

  “当年爸爸带领其他村民一起为解放军运送物资。后来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民兵巡逻队,成为村里的第一代护边人。”旦确桑保回忆道,“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爸爸带我去边境线,一边放牧、一边巡查,还总说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

  2013年,91岁的多杰欧珠去世了。多杰欧珠始终坚持放牧守边,终其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家乡。在父亲的影响下,旦确桑保从小就愿意守边护边。他学着父亲的样子,一边放牧一边巡边,用无数的脚印和汗水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年轻的时候,旦确桑保本有机会去县城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但父亲说边境总要有人守护,要他留下来,于是他就听从父亲的教诲,参加村里的民兵集训。

  从22岁起,旦确桑保当了21年的民兵。回忆起这段岁月,旦确桑保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和其他民兵一起集中巡逻,风雪无阻,每次都要沿着边境线走很长时间,直到每一个点位都走到、每个点位都安全,才安心踏上返家的路。

  “当时条件很艰苦,每次巡边都要自己带粮食和棉被,白天走路,晚上就找个背风的地方休息,但从来没有人放弃或者退缩,大家都想为边境线的安全尽一份力。”旦确桑保说,“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可以骑马或者骑摩托车去边境线上巡逻,比当年徒步巡逻的条件好太多了。”

  除了参加民兵以外,旦确桑保从1988年起,陆续担任过甲岗村一组小组长、村委会副主任、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帮扶下,他带领全村群众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旦确桑保告诉记者,目前家里有田、有羊,每年靠种田放羊都有上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草补和边补等政策性收入,他家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就想为村里多做一些事,带领大家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更多人愿意留在家乡,加入守边护边队伍,共同守护祖国的边境线。”

  近些年,旦确桑保逐渐退居二线,护边守边的接力棒传到了三个儿子手中。大儿子次仁南杰告诉记者,如今他和两个弟弟都加入了民兵组织,经常要去边境线上巡逻。

  “爸爸常说,守护边境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当下的幸福生活,教育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次仁南杰说,“这条边境线,爷爷和爸爸都走过无数次,我们作为家里的第三代守边人,要像他们一样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嘎桑龙白:薪火相传奔向小康

  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边境小村,爱国精神在当地群众中世代相传,诞生了丹增加措、乌巴·平措南加等多位戍边英雄。

  1951年秋,阿里骑兵支队准备探索出一条从新疆至阿里的驼队运输路线,来到乌江村寻求当地群众帮助。得知丹增加措曾经多次往返西藏和新疆两地,便邀请他作为向导,随部队一起探路。

  丹增加措没有丝毫犹豫,毅然与部队官兵踏上前往新疆的艰苦征程。期间,他们穿过茫茫藏北无人区,翻过海拔超过5000米的多个达坂,历时7天,终于抵达新疆大红柳滩,为进出阿里开辟了一条新路。随后,在新藏公路筹建和新疆西藏两地划界工作中,丹增加措又先后2次担任部队向导,钻进了茫茫昆仑山,圆满完成任务,诠释了一名普通牧民赤诚的爱国之心。

  上世纪60年代,一场边境冲突在乌江村附近爆发。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当地群众乌巴·平措南加毫不犹豫,将家里的170多只羊以及粮食、茶、酥油等捐献给部队,并精心挑选出90头牦牛,带着村里20多名青年,在100多公里的运输线上拼尽全力为部队来回运送了整整两个月的给养,直到战斗胜利。

  近些年来,以嘎桑龙白为代表的乌江村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光荣传统,全力推进阿里地区“拥军爱民第一村”建设,续写了一段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佳话。

  1980年,19岁的嘎桑龙白在老一辈英雄故事的熏陶下,加入民兵组织,承担起守边巡边职责,一干就是12年。期间,因表现突出,他被提拔为民兵排长,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那时条件很差,我们巡边都是靠步行,一趟下来要走40多公里。”嘎桑龙白说,“我每年大概巡边20多次,再恶劣的天气也得去,心里踏实,也不觉得苦,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1996年至2017年,嘎桑龙白担任乌江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有条部队驻扎和群众放牧共用的道路年久失修、路况极差,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嘎桑龙白四处奔走,争取到了道路硬化项目,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嘎桑龙白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乌江村先后打造了国防双拥教育阵地,每季度开展一次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还建起了军民共建文化站、共建林。在“七一”“八一”等重要节点,组织驻地部队和群众开展军民联欢、歌舞比赛等活动。同时,驻地部队也会对群众开展不定期的送温暖活动,每年还开展近10次医疗服务活动,极大地增进了军民鱼水情,夯实了军地共建基础。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如今乌江村的边境小康村,全村群众通过发展合作社、苗圃等产业,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余元,过上了富足祥和的小康生活。

  “守边固边更要兴边富边。这几年,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守边固边的动力更强了、决心更大了。”嘎桑龙白告诉记者。

  欧珠加措:四代房屋见证初心

  入秋后的札达县楚鲁松杰乡帕里河谷,一片片树林染上了灿烂的金色,掩映着丰收的田园。

  欧珠加措家的第一代土坯房就坐落在楚松村河畔的一处台地上,屋旁有棵20多米高的大树。相比于其他村民家大多数已成残垣断壁的一代房,他家的老房子保存得比较完整,甚至到今天还能住人。

  “从我出生开始,在这里住了整整50年。”今年72岁的欧珠加措从高处俯瞰着旧居,眼里充满了眷念。

  欧珠加措的旧居由土坯筑成,屋顶铺着厚厚的柳树枝。屋子只有十几平方米大小,没有窗户,以前全家人都是坐在地上围着火炉吃饭。

  青年时代的欧珠加措主动加入了民兵组织,就此种地巡边、结婚生子,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在为祖国守好边境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晚年,更是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搬了3次家,住上了越来越好的房子。

  2005年,楚松村利用国家兴边富民资金建起了二代房,欧珠加措一家住进了两层高的土木房,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面积也扩大到了40多平方米,还开了不大的窗户和天井。

  “我对这套房已经很满意了,本来打算住到老的,没想到几年后又换房了。”欧珠加措开心地说。

  2012年,随着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欧珠加措又搬进了砖混结构的第三代安居房,国家还对房屋进行了粉刷装饰,屋内的房梁上绘有精美的藏式图案,让他非常喜欢。而随着对开窗的应用,屋内终于变得明亮。

  可惜的是,三代房没住几年,却因为帕里河的洪水侵袭,成为了危房。

  2016年,欧珠加措第三次搬家,与村里其他23户群众一起住进了白墙红顶、独家独院的边境小康示范村新居。新居不仅24小时通水电,而且布局合理、窗明几净,各种家具家电也是一应俱全。打开他家厨房里的大冰柜,牛羊肉等各种食材丰富充足,好几个月都吃不完。

  为国守边,初心不变。这些年来,欧珠加措去过拉萨、成都这些大城市,远嫁的女儿和亲朋也建议他换个环境生活,但他依然选择留在楚鲁松杰,留在这片河谷之中,因为这才是他的家。

  “是国家帮我们过上了这么好的生活。”站在四代房前,欧珠加措由衷地说道,“现在我老了,不能巡边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把家安在这里。只要我们人在房子在,这片土地就永远都是中国的。”

  如今的帕里河谷,在金色树林掩映下的新旧四代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诉说着边陲的巨变。它们不仅是一个住所,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一方百姓的安康;还是一种昭示,更是一种宣告,宣告着这片土地所属的这个伟大的国家,自强自立,繁荣昌盛。

  作者:温凯 洛桑旦增 娄梦琳 马国英 姚海全 周辉 普琼 拉巴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