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捧给雪域高原的滚烫情怀

——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郭晓荣

2020-11-23 10:41:04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程宦宁 陆广涛


\
    在扶贫第一线总能看见郭晓荣(左二)的身影。本人供图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位于青海的南大门,是1984年国务院最早确定的全国首批贫困县,属于青海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曾一度达36%。2015年,囊谦县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2301名,占年度总人口的28.8%。然而到了2019年底,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8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据,这是囊谦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也是国家一项利好政策在囊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体现,更是奋斗在一线的扶贫人用无数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斗的印记。
 
  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郭晓荣便是这其中的一员,这位来自黄土高原腹地——陕西洛川的关中汉子,29年来始终扎根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其中的13年,一直战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这片土地,换来无数牧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扎根澜沧江畔的“康巴汉人”
 
  1991年6月,郭晓荣从青海省农林学校农学专业毕业,他没有选择舒服安逸的省会城市,而是循着父辈的足迹,留在了囊谦县。
 
  当时的囊谦县交通闭塞,从西宁到囊谦,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需要走半个月左右,下乡基本靠骑马和步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土豆、甘蓝、粉条是难得一吃的蔬菜……艰苦的生活条件对于来自黄土高原的郭晓荣来说,是难以想象到的。即便如此,郭晓荣还是坚定地留下来了。
 
  正是心中的那份坚定,面对艰苦的环境,郭晓荣不但没有打过退堂鼓,反而激起了无穷斗志。 由于不懂藏语,起初,郭晓荣到基层开展工作十分困难。他就和藏族群众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在日常交流中主动学习。他用汉字注音,记录在工作日记中。坚持“学以致用”,凡是学到的,就要在接下来的语言交流中使用。日积月累,连词成句,连句成篇,郭晓荣终于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
 
  但郭晓荣觉得这还远远不够。郭晓荣说,他藏语水平的大幅提升,是2007年初从基层调到扶贫局、从事扶贫工作开始的。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用政策办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郭晓荣如饥似渴地搜集和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将与扶贫相关的知识弄懂、吃透,再将其变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
 
  郭晓荣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精准扶贫中的‘精准’二字,直接翻译只需要四个字,可老百姓仍旧很难理解。我的办法是‘绕圈’,用老百姓身边的事物,多打比方,比如‘像打枪一样,要瞄准病灶,对症下药’……这样他们就明白了。”
 
  如今,无论是开展基层工作,还是召开群众大会,郭晓荣的藏语都得心应手。在一些专业的政策宣传上,就连当地干部都自愧不如。正因为如此,在囊谦县,郭晓荣也被称为“澜沧江畔的康巴汉人”,是藏族群众眼中“我们的晓荣”。
 
  扶贫就是要有“较真”劲
 
  2017年5月,郭晓荣出任囊谦县扶贫局局长,同时担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牧业、住建、水利、卫生健康等十多个业务部门,都需要他来统筹协调。项目、资金分配引发的矛盾,也都要他来一一化解。
 
  郭晓荣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是他工作的劲头儿也越来越足。
 
  囊谦县白扎乡也巴村,自然条件恶劣,房屋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群众脱贫难度大、增收渠道单一,县里决定对村里158户村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项目即将落地时,村民们得知根据国家政策,牧民迁出后,老房子必须拆除,顿时产生了抵触情绪。
 
  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郭晓荣利用近半个月时间,召开宣传动员会,和群众座谈,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不厌其烦地开导群众。
 
  郭晓荣回忆说,记得一次,在一个长达11个小时的协调会里,他给群众代表反复讲政策,列事实、举案例,但是群众依旧不让步,连晚饭都是打包送进会议室的。那天会议结束后,郭晓荣坐在椅子上半个小时都没有站起身来,走路感觉全身轻飘飘的。
 
  在经历了群众不理解、拒绝访谈等困难后,正是靠着郭晓荣这股“较真”劲,终于做通了大家的工作,使得这个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如今,村里158户牧民全都住进了新房子,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学生们也能就近上学,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也就理解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用心良苦”。
 
  郭晓荣的“较真”不仅如此,还体现在对扶贫工作的尽心尽力上。
 
  为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他和同事们学习借鉴贵州黔西南州战略打法,精心谋划,形成了“4大战区、10个作战单元、69个作战小组”的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强化了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集中力量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多渠道增收,努力争取生态公益性岗位3240名,让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保护的红利;努力推动产业扶贫,落实扶贫到户产业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建设县扶贫产业园,培育和孵化脱贫产业,目前12家入驻企业辐射带动项目群众每年增收300元至3000元不等;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4个旅游扶贫项目已开始发挥效益。
 
  坚守在扶贫一线的“不倒翁”
 
  在郭晓荣的工作日志上,有这么一段话,“把脱贫群众扶上马还需送一程,我已经做好了再次出发的准备,为让群众生活的越来越好贡献自己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如果累倒在路上,那就让我化做不朽的山脉,一直守望着我用青春热爱的雪域高原,我的扶贫事业!”
 
  正如郭晓荣所说,为实现囊谦的脱贫摘帽,几次他都累倒在岗位上。
 
  郭晓荣告诉记者,他白天的工作时间,大都用来协调各类事情,只有午休时和晚上下班后,才能静下心来,查阅文件资料,筹划下一步工作安排,“白加黑”“5加2”成了家常便饭。“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加班到晚上三四点都很常见,有时要到四五点才能休息。早晨7点左右,又要起床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因为工作压力大,作息、饮食不规律,他的心脏开始出现问题。2017年4月初,一天会后,他一头扎在地上,幸亏同事们火速送到了医院,才让他脱离生命危险。但是从此以后,心脏病药物就和日记本一样成为了他随身携带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这些年来,郭晓荣先后三次心脏病发作,还有痛风等疾病缠身。但是面对责任和使命,郭晓荣始终不曾放弃心中的坚守。他说:“每一次下乡,走在茫茫高原上,我都在思考着生命的价值,我也想过,或许哪一天我是不是也会像有些扶贫干部倒在扶贫的路上。但转念一想,真要是为了老百姓富起来,即使倒下了,也是值得的。”
 
  2018年11月的一天凌晨,郭晓荣结束工作刚躺下不久,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得到了父亲突发脑溢血病危的消息。匆忙赶往医院,父亲已经住进ICU,身上插满管子。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他再也忍不住了,外人面前的铁骨汉子像个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但是第二天,擦干眼泪,他又投入到了正常工作之中,没有给自己的父亲端上一口水,喂他一口饭。当全县脱贫攻坚战打赢,省里宣布摘帽的那一天,他来到父亲的墓前,耳边回响着父亲“要把国家的工作做好,家里的事不用操心”的弥留之言。他说:“我坚信,父亲看到了我们的工作成果,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也会理解我,原谅我。”
 
  如今,囊谦县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他组织同事制定了《防止返贫工作方案》,计划建立有效的防贫保障机制,进一步发掘特色产业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从业和劳动技能等巩固提升工作,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在群众奔小康的路上久久为功,绵绵用力。